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保定读书时期和流浪北平时期,孙犁受"五四"新文学影响登上文坛,在"五四"文学面前自称是中学生,是汲取"五四"学养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文研会"为人生"的创作主张、鲁迅的影响和左翼文学思潮兼容并存。孙犁对新文学的接受,决定了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以现实主义为基本方向的创作理念和强调个性与朝气的创作底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五四”新文学中的象征主义作品进行了系统的爬梳,然后将中国现代象征主义与西方象征主义作了详细的比较。文章认为,“五四”文学革命催生了白话新文学,新文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与象征主义结下血缘。“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是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象征主义结合的产物,但有别于西方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西方象征主义重主观轻现实,重形式轻内容,重审美轻功利,而中国“五四”时期的象征主义却与“五四”精神相一致,重社会功利,重思想内容,基调高昂,并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融合。  相似文献   

3.
蔡孝乾的《中国新文学概观》(1925)应该是第一部“中国新文学史”,其次是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1930),但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是最早成书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本文首次披露这两部被历史尘埃淹没的文学史,并予以多元视野下的比较研究,认为它们提供了考察日据时期台湾人接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独特视角,同时可为中国文学史的“他者书写”树立范型。  相似文献   

4.
茅盾新文学发端期的文学思想及文学理论著述,包含着明显的社会革命的诉求,集中体现了"五四"时期"人生派"理论主张,表现出了显著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论特征。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新文学由"五四"时期"人的文学"向左翼"革命文学"逐渐转变的某些内在轨迹,对发端期新文学现实主义潮流的涌动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他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建树和文学批评活动,为新文学现实主义流派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繁荣都有它的特别的际遇,那么“五四”时期便是中国新文学繁荣的黄金时代。翻阅现代文学这一段历史的人,都极为重视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文学发展的意义。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结束了封建时代旧文学的历史,揭开了新的现代文学的第一章。这个时期,不仅成为新文学的第一个收获期,而且孕育了中国整整一代新文艺工作者。下面,对于五四时期新文学的繁荣原因试作一些探索解释。  相似文献   

6.
重新建构“五四”新文学传统吴剑一、传统阐释发生了问题什么是“五四”新文学?“五四”新文学作为传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本文既然提出重新建构,就表明笔者对传统的阐释有所怀疑,要进行追问。问题首先发生在时间方面,即“五四”新文学究竟是指哪一历史阶段内的文...  相似文献   

7.
中国浪漫主义在五四时期受到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撒旦”反抗精神和坦诚抒情的浪漫主义气质随着《哀希腊》的译介对五四时期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鲁迅和徐志摩的作品和思想中,可以看到五四中国作家对拜伦精神的继承,看到五四浪漫主义时期“中国式的拜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文学现象,具有反封建、反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王权专制、反对压迫奴役,要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性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对中国“五四”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皆不相同,因此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追求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苏雪林是五四时期涌现的女作家、学者,同时又是研究新文学的先行者。尤其是她对新文学的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最系统的、最客观的,她的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感伤是“五四”新文学的精神胎记。在写实派、浪漫派和现代派的创作中,感伤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表征和审美特质。“五四”新文学中感伤情感涵蕴的精神向度是现代意识觉醒的表征,其情感主题的生成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由此形成“五四”新文学感伤情感的独特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1.
苏雪林是五四时期女性新文学作家的代表者之一。由于诸种原因,她在这一时期的新文学创作并没有得到如冰心等同时代女作家那样足够的重视与发掘。具体说来,可分为"女高师"时期、赴法留学时期和归国后短暂的"《语丝》时期"三个阶段。这些创作均具有比较明显的"五四"特点,对于重构苏雪林作为五四女作家的身份和她的新文学创作的整体性及全面了解苏雪林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渊源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新文学与民族死亡文化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由于历史形势和教育传统的原因,中华民族的死亡意识以及死亡文化的改造,在很大程度上由新文学来完成;新文学对民族死亡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即五四时期、三十年代以及新时期;新文学这种特殊的社会功能反过来对自身的品格和表现艺术产生了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诞生于“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新文学,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既出现过群星灿烂光彩夺目的辉煌时期,也曾在低谷徘徊,而且充满着尖锐的斗争。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进一步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事业,是颇有禅益的。本文仅就“五四”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做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开创时期的“五四”文学,是由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批评等多种原素构成的。那要“毁坏铁屋子”的“呐喊”小说和继之而起的同类作品;那情真意新的白话诗篇和登上它们顶峰的“女神”之歌,构成了“五四”新文学形象创作上的一元。它们有幼稚的,有成功的。但其创作的总体,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瑰宝。作为“五四”新文学结构中另一元素的文学理论批评的成果,相形之下就较为逊色。这虽然说基本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的抉择︾出版彭明杨慧清同志所著《五四时期的抉择》一书,最近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纵观全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结构严谨,内容充实。作为对五四时期社会主义选择的专门研究,作者阐述了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且择且变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五四时期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可以说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不仅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还影响了亚洲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中所包含的挑战权威批判精神和理性意识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新文学,使得五四新文学以决绝的方式来批判封建传统文化,重新关注到人的价值和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一) 六十年前,“五四”文学革命的春雷炸开了沉寂的旧文苑,令牛鬼蛇神遁形,使污泥浊水俱下,升起了新文学的光辉旗帜,从此开创了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的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失驱者、奠基人鲁迅和郭沫若,为不断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发展和壮大无产阶级文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艺创作的长期实践,革命先辈的亲身经历,都证明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是自“五四”时期萌芽繁衍起来的,历史不可割断,传统不能丢掉。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十分关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简述延安文艺整风运动的意义和对中国新文学的主要影响 延安文艺整风运动的意义: 1.推进了“五四”新文学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主要是与农民群众的结合。这是“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个发展,也是对“五四”新文学弱点的克服。 2.在文艺整风中,产生了毛泽东的《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 3.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运动创造和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学作家中不少人在五四落潮以后重新进行古诗词创作,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现代性,甚至有复古的嫌疑,而事实上,新文学作家重新开始创作古诗词是一个现代性事件:一从现代古诗词自身来说,它们已经具有了现代新质,其内容和五四时期的新诗内容的现代新质具有共同性。新文学作家创作的古诗词从诗词本身来说已经不同于传统古诗词,它们已经开始了形式、情感和审美的现代变革。二从新文学作家创作古诗词这一事件来看,它本身就是一个现代性事件,对现代新诗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翻开“五四”时期出版的《小说月报》、《华严月刊》、《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等一些杂志,“庐隐”这个名字就会赫然跳在读者的面前。作为一个勇于探索文学真谛、勤于创作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中国新文学上第一代的女性作家,理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理应引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注意,然而十分遗憾,在八十年代之前出版的一些现代文学史著作,却很少有人提到她的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