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分类,就是依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它某种属性,将图书馆藏书按照一定的图书分类法分门别类地、系统地加以组织和揭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进行科学的图书分类工作,首先要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确定一个适合本馆所用的图书分类法。中学图书馆由于藏书都不多,因此必须选择既简单而又使用方便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经过修订已经由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分类法是一部新型分类法,是为适应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解决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的需要而编辑的。这部分类法比较简略,使用也比较方便,而且和我国大型图书馆使用的中国图书分类法在分类体系和编制结  相似文献   

3.
在图书馆学教科书上关于图书分类法是这样定义的:图书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检索语言,是揭示、组织图书资料的一种工具,是用来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的“法典”。其传统意义上的作用是组织藏书和目录、《中图法》,即《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四版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这是一部代表性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我校图书馆已有60多年的历史,馆藏图书的分类留下了各种图书分类法的历史发展痕迹,拥有《科图法》,《人大法》、《中小学图书分类法》、《中图法》以及一系列人为分类的图书。加之2000年初、高中分佼,高中部迁到新址,原来合一的图书馆藏书被打乱。高中部图书馆的建立,其基础是分过来的近6万册  相似文献   

5.
图书分类,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征,把图书馆藏书予以一一揭示,并分门别类地将它们系统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它是图书馆组织和揭示藏书的一项基础工作,是进行藏书管理的首要环节。分类正确与否,关系到藏书的检索、流通、利用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图书分类标引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及馆藏资源的利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图书分类标引前,除了选择好一本适宜本馆使用的图书分类法外,还必须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发展规模、藏书特点、读者对象等诸多因素制定好本馆的图书分类标引细则。这是因为分类法多是综合性的,适用于各个图书馆,但不同的图书馆,比如中学馆与小学馆、职业高中馆与普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的藏书浩如烟海,如果不加以科学整理,就会杂乱无章,读者索取图书和图书馆员实施管理都将非常困难。图书分类就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将藏书揭示出来,并分门别类系统地把它们组织起来的一种方法。经过分类处理的图书,就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堆集,而是把同类图书集中到一起,把相关的图书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图书区别开来,从而使图书馆的藏书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图书的编目应当在遵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开设的专业、既有藏书的实际而灵活处理,既要保证分类的正确性,也要遵循特有的习惯性,做到细分、粗分相结合,以便提高管理效能,方便读者的借阅.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多数中学图书馆图书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以下简称《中小学版》)分类。本校图书馆早就按《中小学版》分类,在分类中对G633和G634两大类目设置有一些想法,提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1.中图分类号 它是为检索方便而统一编制的图书号码,供情报单位和图书档案部门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组织藏书、编制目录以进行文献检索之用。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之  相似文献   

11.
《中图法》三版已经出版发行两年多了。对于绝大多数准备舍弃其他分类法而改用《中图法》或正在使用《中图法》二版或准备改用三版分类法的单位来说,目前仍处于认识,理解,与具体制定相应规定的阶段。在此阶段图书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目录体系和藏书体系,会不会因此发生紊乱,首先取决于图书分类工作开展得是否科学,是否扎实。前一阶段在学习陈树年、侯汉清、戴维正、王荣授编著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理论与使用》一书时,对其第五章”重新分类工作””第一节更换分类版本的重新分类工作”,“第二节更换分类法的重新分类工作”。我理解这里所指的不是“重新分类工作”,而是已有图书及其目录的改编工作,不如索性称前者为“改版”,后者为“改换”,即分类法改版的改编工作与分类法改换的改编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分类一般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的。《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2年第2期刊登了张正和老师的《中小学图书馆(中图法)分类的详简取舍》一文中指出:“至于各国文学,一般国家分到国家或地区即可,如1711加拿大文学,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特殊性和馆员素质要求有一部适合其工作特点的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学校图书馆使用本》对中小学图书馆分类工作来说是一部比较适用的分类使用本。  相似文献   

14.
藏书排列又称藏书排架,它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把已经通过分编人员分类加工好的图书按照一定的方法,有序地排列在书架上,并形成一定的检索系统。藏书排架方法科学合理,可减少读者检索图书资料的时间,便于馆藏文献资料的利用。 藏书排架法主要有内容排架法和形式排架法。内容排架法是以图书的内容性质作为排架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瑞安市教委仪器站对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室)进行评估检查,全市有大部分学校图书馆(室)没有对图书进行科学分类,有的虽然有分类,未用国家统一编制的分类法进行分类标引,而是采用自编分类表,有的只粗略分类,还有的采用统一书号的十七大类来分类,甚至根本不分类,而用财产登录号来组织藏书。因此鉴于目前这种情况,我想谈谈关于图书分类标引工作的意义以及本馆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分类应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规定精神,编制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学校图书馆使用本》,突破了传统分类使用本的编制方法,把分类过程中的诸多程序事先设计完成,用具体的组号结果体现各种分类原则和规定细则。这个使用本在大连市中小学图书馆中的应用,不仅使图书分类工作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也给广大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趋势及大连大学图书馆现状,讨论了图书分类中的组配问题,认为在图书分类法中应适当增加组配因素。以增加其容纳性与专指度,并在图书分类工作中灵活运用组配复分法,使图书反映主题内容更充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与此相关联的文献变化情况,《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最近完成了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出版了《中图法》第三版,并开始在全国采用《中图法》的文献情报部门逐步进行推广使用。采用《中图法》第三版后,各图书馆和情报部门将面临着繁重的对藏书和目录进行改编和重新分类工作。鉴于《中图法》  相似文献   

19.
图书分类工作是图书馆最主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对入藏图书进行科学整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图书分类工作的质量如何,即关系到读者工作的质量,又关系到图书馆潜力的发挥,还是检验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否标准化、规范化的关键。 一、图书分类 所谓图书分类,是指根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它特征,将图书馆藏书予以一一揭示,并分门别类地把它们系统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它的含义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在A大类增设了邓小平理论类目后的修订情况、现实意义以及图书对已编藏书的改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