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期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载本,是开发利用价值最高的一种信息源,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含期刊在内的献信息资源,其利用率仅为20%~30%,师专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期刊献的利用率更低。为提高期刊献的利用率,必须努力提高期刊献的搜集质量;善于使用电子期刊;馆企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期刊资源;针对师专特点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做好期刊的宣传工作;加强期刊馆员的管理和培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信息时代文献开发的特征,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搞好图书馆期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从而提高图书馆期刊文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提高期刊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玉平 《天中学刊》1998,13(3):119-120
期刊是高校图书馆利用与收藏的主要文献之一,是高校师生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料来源。下面就开发利用期刊文献资源,提高期刊利用率需要采取的措施,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剪报是师专图书馆开发和利用期刊文献资源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也是师专图书馆充分发挥情报职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都针对本院校所设专业,收藏有大量的相关期刊文献。如何充分发挥其情报职能,深入开发期刊文献资源,挖掘潜在的价值,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优质的情报服务,已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重要的研究课题。 期刊文献以其出版周期短、信息容量大、内容新颖、能及时反映科研成果而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期刊的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专业文献发表十分散见的增长势头又令众多教学、科研工作者束手无策,造成期刊文献利用率大大降低。据统计:国内许多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仅在30%左右,相对期刊70%的首次信息量来说,还有40%的文献资源蕴藏于期刊文献之中,有待开发利用,因此,这对  相似文献   

6.
期刊是一种出版周期短,传播信息快,信息容量大的连续出版物。它能够及时传输最前沿的学术动态、科技成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好参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好助手。因此,如何提高期刊的利用率,让期刊中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广大师生所充分利用,是一项值得图书馆工作人员深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文献信息急剧增加,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的工作任务和服务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出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以及开发利用期刊信息资源的方法;对如何深化期刊资源建设及期刊信息服务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服务的类型有:联机目录检索服务、文献索引数据库服务和电子期刊服务。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服务的特征是:期刊文献服务层次分明,繁简有序;期刊文献服务内容全面丰富,服务方式多种多样;期刊文献服务呈现多层次、多渠道态势。提高期刊文献利用率的措施:加强馆藏期刊资源建设;对网上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为读者提供多途径检索服务;共享国内各图书馆及各文献信息中心的馆藏信息资源;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9.
从建设地区文献资源信息中心这一历史高度探讨师专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模式,并根据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提出搞好师专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把师专图书馆建设成学校信息中心、地区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指出了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院学报编辑部很重视学报交流工作,采取了专人负责、突出服务与实用、动态管理等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特别是针对性有所加强,但仍然存在着学报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结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30所高职院校的学报交流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认为今后各编辑部应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此项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随时调整学报的交流单位,同时对收到的学报,建议在编辑部进行统计、建档和学习研究之后将其转移至学院图书馆,由其进行管理,并向师生开放。另外,图书馆和编辑部关于学报的对外交流也应统一管理,避免重复,以企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光盘期刊作为一种新的期刊形式 ,它的出现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传统期刊工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期刊工作中应重视光盘期刊的意义 ,合理配置 ,合理利用 ,搞好馆藏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利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馆藏文献,做好不同类型期刊的合理配置、集成管理、分类开发与利用,使期刊文献转化为有效的知识资源,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科研水平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4.
An understanding of where community college scholarship is published can be beneficial to practitioners seeking to identify and use scholarly evidence to support policies and programs that promote student success. Such an understanding will also benefit aspiring and new scholars seeking to identify community college scholarship. Unfortunately, there has been little effort to document journal characteristics of scholarship focused on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The present study identified, reviewed, and described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 scholarship published in P–20 education journals between 1990 and 2014. The study also examined trends over time in journals publishing articles focused on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We found a sizable increase in scholarly work published in education journals since 1990—in particular with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Importantly, results also revealed an underrepresentation of empirical work focused on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published in P–20 education, top-tier, and open access journals. A discussion of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as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15.
高燕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5):151-153
学报资料不仅为学报编辑人员提供所需的参考资料,而且也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因此,做好高校学报资料的搜集与开发利用对推动高校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报资料的搜集应针对编辑人员、教师和其他科研人员的工作需要.重视报刊、书籍的订购和网上信息的获得.学报资料的开发利用,要在丰富资料室室藏资源、搞好特色服务、利用现代技术加强信息传递的多元化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型期刊的逐渐普及,使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能否及时认清并不断总结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今图书馆工作能否跟上时代的脚步。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学报是本校的学术传媒,它既要遵循办刊工作的一般要求,又要遵从学报类期刊的特殊要求;既要体现高校学报的办刊特征,又要表现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学报应坚持"学术性"、"应用性"、"地方性"并重,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根本的办刊定位,立足自身特色,走出有特色的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18.
资料是学报工作的两大支柱之一,资料信息是学报编辑工作选题的前提,突出学报资料的特点,为组稿、选题提供第一手的材料依据。学报编辑掌握了期刊信息,就抓住了文献信息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编辑工作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在数字时代高校学报编辑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性、乐于奉献的精神,应当具备立体型思维方式、更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高校学报编辑应熟悉多种技能成为多面手,熟悉网络新技术,深化学科素养、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边缘学科,承担起构建文化话语权的责任,高校学报编辑可尝试用微博、微信等手段进行组稿推广等工作,增加刊物的时效性,扩大学报的影响力,在数字时代做一个内心宁静淡泊受人尊敬的学者化学术编辑。  相似文献   

20.
We discuss what document types account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 a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Based on a brief review of articles discussing how to predict JIFs and taking data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b of Science (WoS) and the JCR into account, we make our own predictions. Using data by cited-reference searching for Thomson Scientific's WoS, we predict 2007 impact factors (IFs) for several journals, such as Nature, Science, Learned Publishing and som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journals. Based on our colleagues' experiences we expect our predictions to be lower bounds for the official journal impact factors. We explain why it is useful to derive one's own journal impact f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