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物理实验室都要求配置规格为2kVA的自耦调压器。如图1-(a所示,由自耦调压器的AB端向里看,它是一个有固定匝数的铁芯线圈,也就是一个有固定电感量的电感线圈;从CD端向里看,它是一个可以调整使用匝数的铁芯线圈,也就是一个可以调整电感量的电感线圈。用自耦调压器做电感实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实验效果好。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 做通电自感实验如图1-(b所示,电源电压为3V,灯泡的规格为2.5V 0.3A,照图1-(b连接好,闭合开关K,灯L1先亮,灯L2再亮,即说明通电时的自感现象。2 做断电自感实验图1-(c中L应选用规格为4.8…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一个无铁芯的自感线圈 ,自感系数为 L ,现将该线圈稍拉伸一些后 ,若不再恢复原形 ,那么它的自感系数将 [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无法确定对此题的答案选法颇多 .有选 A的 ,理由是由于线圈的粗细不变 ,匝数不变 ,长度增大 ,因为长度越长 ,自感系数越大 ,故应选 A.有选D的 ,理由是线圈稍拉伸 ,粗细可认为不变 ,长度增长引起自感系数增大 ,而长度的增加又使单位长度上的匝数减小 ,会使自感系数减小 ,因而无法确定 ,故选 D.也有选 B的 ,理由是线圈的匝数不变 ,粗细也可认为不变 ,线圈长度的增大会使线圈的自感系数减小 ,所以选 B.二、线圈的自感系数决定式对于前面的分析 ,到底哪种选法正确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选法 ?主要原因是高中课本中对自感系数的内容叙述较少 .自感系数到底与线圈的长度成正比还是成反比 ,与匝数有关还是与单位长度上的匝数有关 .学生了解甚浅 ,故不易正确分析 .现就自感系数的决定问题表述如下 ,自感系数的决定式为L=μ0 n2 V=μ0 n2 Sl. 1式中μ0 表示线圈铁芯材料的磁导率 ,n是单位长度上的匝数 ,V是螺线管线圈的体积 .因...  相似文献   

3.
电磁铁的实质是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它通电时,有磁性.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由通过它的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来控制.对于一个  相似文献   

4.
一、单相电动机的线圈修理一种是为了帮助启动,在启动绕组中串入一个电容器,启动后利用转动的离心开关使电容器断开。另一种是带电容器运行的单相电机(无K)。(见图1)带电容器运行的电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常用于吊扇、台扇、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此种电机运行时的向支路性电流大于220ωC,理想情况N1匝数与N2匝数相等,(运转绕组的外加电压)与U1(启动绕组上的电压)相等而相差90°,此时把已知数代上公式:总匝数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修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一般有单层双层两种,其实双层可以认为是两个单层绕组…  相似文献   

5.
引子(2011.浙江高考)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要全面《科学》和《自然》课教材中,都编有电磁铁。其教学目的如下:1.从传授已有科学知识方面讲,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实验而获得:a.电磁铁是用绝缘导线绕在铁芯上制成;b.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电磁性消失;c.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d.其南北极会随着电流的方向和导线绕制方向的不同而改变;e.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缠绕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大,线圈匝数多的磁力大。2.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方而来讲,其教学目标是:a.使学生掌握简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b.电源的联结方法;c.用指南针测电磁铁南北极的方法;d.用吸大头针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2第五章第四节的实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够得出线圈的匝数越多,它两端的电压越高,但不易得出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的关系,其原因是所用的可拆变压器效率太低(铁芯截面积小、导磁率小、漏磁大)。教材中没有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实验,而是通过介绍没有能量损失的理想变压器,推导电流与匝  相似文献   

8.
1 改进演示实验的方法 1.1实验器村: 规格相同的小灯泡三只、6V直流电源一个(务必用干电池或蓄电池)、变频交流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R1)、电阻箱一个(R2)、电感线圈L(用可拆变压器线圈作为电感线圈,当铁芯不闭合时为线圈L1、当铁芯不闭合时为线圈L2)、400uF电容器(C1)和2000uF电容器(C2)各一只、双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一端带有鳄鱼夹的导线4根).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在高二下学期学习的实验内容主要是选修《3-2》中的实验,包括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传感器的应用等。在这些实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比如"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原理是原线圈通过电流时,铁芯中产生磁场,由于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的磁场也随之不断的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中就产生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0.
变压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种改变交流电压传输电能的仪器。在必修本和试验课本中对变压器的原理都没有从理论上进行推导,没有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反电动势,也没有具体的演示实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变压器原理,掌握变压器输出输入的电压、电流、功率之间关系,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演示实验。实验一:在引出课题后将可拆变压器的部件逐一介绍,让学生弄清原线圈、副线圈、铁芯、输入端、输出端等基本概念。为了导出输出输入电压跟线圈匝数比之间的关系,先把可拆变压器的副线圈取下,用一根长1m左右的铜芯绝缘导线与小灯泡组成…  相似文献   

11.
电磁感应现象在各种无线电技术和电器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汽车摩托车的点火电路就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一个重要应用。汽油机的运转需随轮的周期运转,在压缩冲程末,通过火花塞点燃气缸内的雾状汽油,实现做功冲程。火花塞的点火原理电路如图1。它主要由蓄电池、钥匙开关、线圈Ⅰ、线圈Ⅱ、电容器、凸轮和火花塞组成。线圈Ⅰ、线圈Ⅱ绕在同一闭合铁芯上,线圈Ⅱ匝数比线圈Ⅰ的匝数多得多。线圈Ⅱ的作用是在线圈Ⅰ断电同时产生一个瞬间高压,凸轮的作用是通过转动,断开、闭合常闭电健,电容器的作用消除常闭开关断开时产生的电火花。点火过程:闭合…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电磁感应实验教学中,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电工高硅钢U型铁芯上放一个高强度聚酯漆包线绕制的线圈,线圈匝数为1300匝或650匝,可接入220 V或110V交流电,在其上再放1个铝圈(高1.5cm,直径40cm),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1改进演示实验的方法 1.1实验器村: 规格相同的小灯泡三只、6V直流电源一个(务必用干电池或蓄电池)、变频交流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R1)、电阻箱一个(R2)、电感线圈L(用可拆变压器线圈作为电感线圈,当铁芯不闭合时为线圈L1、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2011年高考理综浙江卷第16题是一道关于变压器的试题,题目如下:原题如图1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匝和n2=200匝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 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高考物理浙江卷第16题是一个引起广泛议论甚至强烈质疑的试题.原题.如图1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列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相似文献   

16.
由于隧道和煤矿巷道空间狭窄,线圈铺设受到很大限制,提出利用多匝线圈任意摆放进行全空间内水体探测,给出了全空间内任意方向摆放时线圈激发磁场以及全空间范围内核磁共振响应的计算方法。通过分别设置线圈匝数、半径、摆放角度和大地电阻率变化等,对某一深度与厚度水体的MRS信号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野外实验对该数值模拟进行了正确性验证。得到以下结论:线圈半径或线圈匝数越大,信号初始振幅的最大值越大,同时初始振幅达到最大值时需要的激发脉冲矩可相应减小;线圈水平或垂直旋转对信号初始振幅最大值数值影响不大,但探测信号振幅极大值所需激发脉冲矩大小应根据线圈旋转角度相应调整;探测空间电阻率越大,信号探测效果越好;信号的初始振幅最大值随探测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探测信号振幅最大值时需要的激发脉冲矩增大。  相似文献   

17.
看了《小学自然教学》一九九七年第六期中《一个不可沿用的方法》一文后,对陈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在教学中也遇到过。这种自然现象,我是这样认识的:电磁铁通电后,在铁芯上会产生磁力。它的极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它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及磁介质(铁芯)的质量有关。学生实验时,多采用一点五至三伏的干电池洪电。所产生的磁力是有限的,而我们所用已知  相似文献   

18.
雷志锋 《物理教师》2004,25(1):55-55
新教材高二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97页介绍了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并且配有相应的两幅插图,笔者认为这两幅插图有着不尽完善之处. (1)电压互感器.因为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且通常副线圈电压设计为100V,大于人身安全电压36V,因此,互感器的副线圈、铁壳和铁芯应该接地,以防止原线圈与副线圈、铁壳和铁芯之间的绝缘损坏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改制谐波励磁发电机时,由于原产品型号或生产年代不同而产生的性能差异较大的情况,提出根据发电机铁芯的极弧系灵敏aP进行了电枢绕组结构选择,给出院 进行谐波绕组可靠匝数计算的实用公式W3K=(W1.UBH.√δm/δ)/(m^3.U1.αP^3.Kp3),并讨论了凸极铁芯参数对谐波励磁发电机性能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的中考,越来越注重对研究问题方法的考查,这是逐步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在电磁学中,对"控制变量法"的考查常以研究电磁铁的磁性这个实验为载体,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这两个因素都有关.如果电流和线圈的匝数同时变化,那么它们各自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就有互相加强或减弱的可能,也有互相抵消的可能.在此我们采用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即"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