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初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以自然为主题,每篇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是一篇很美又很能引人深思的文章,文学性很强,但是却能让人从鲜明的对比中读出地球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认识到人类的破坏行为的严重性,激发我们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爱护家园的责任感,更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相吻合。本课需要1课时,需要学生提前预习,完成片断的打字写作。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班学生已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了两年,通过平时课堂的表现以及…  相似文献   

2.
赵莉 《学周刊C版》2010,(9):114-114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教学要落实“让学生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这一目标。这篇课文是叙事写人的文章,通过记叙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执着痴迷是法布尔成功的秘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河中石兽》是初中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本单元唯一一篇文言文课文。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和科幻方面的文章,重点在于激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质疑和思考。学习这篇课文,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辨能力,还要能从作者的寄托和情感出发,体会求真的思想内容,学会辩证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蝉脱壳》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小作者的眼睛和感受描述了蝉虫脱壳的过程,旨在展现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兴趣。本文所在的主题单元为“昆虫世界”,显然编者是想通过这一组具有科普性的课文米提高学生对自然的敏感度。基于这样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第一册第七单元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河北海燕一、第七单元的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由两篇课文和一个基础训练组成。课文内容写的都是自然界的一些事物,两篇课文都较短,只有几句话,又都是韵文,读起来合辙押韵,琅琅上口,很适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12课《蒲公英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几篇有关探险的课文。并围绕探险进行相关语文实践活动。教学重点主要有:1.引导学生感受人类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大智和大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和豪情。2.指导学生通过快速默读课文.摄取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3.结合课文阅读.以探险为话题进行口语和书面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7.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本单元四篇课文,前三篇都是游记,后一篇是一般散文,从写作内容看,都属于写景状物的记叙性散文。前两篇是讲读课文,是教学重点。教学本单元课文,要教育学生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景状物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热爱悠久文化传统,热爱现实生活,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美好情怀,以达到学文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以教材中的单元为教学单位,以一两篇课文为核心,围绕共同的主题把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整合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运用单元主题教学,充分发挥单元课文的整体优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单元主题教学能有效构建魅力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
《松鼠》这篇课文寓说明于叙述、描写之中,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生活习性及乖巧的性格。与该单元的其他三篇课文构成整体,确实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第一段:“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这是全文的总说部  相似文献   

10.
《金蝉脱壳》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小作者的眼睛和感受描述了蝉虫脱壳的过程,旨在展现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兴趣。本文所在的主题单元为  相似文献   

11.
梁好 《湖北教育》2009,(12):14-14
《东施效颦》(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选自《庄子》,课文通过东施盲目效仿西施,反增丑态的故事,告诉人们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真正的美是自然的流露,而非矫揉造作。这篇课文编排在《美与丑》单元,该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美与丑,树立自信心,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激发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蒋成云 《今日教育》2006,(7S):60-62
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根据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改编而成。整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隽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典范的文质兼美的散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要在保持散文的整体美、语感训练的整体性的前提下,以课本为点,通过朴实的语言训练、清爽的学习过程、自然的生活对话.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13.
杨明泉 《文教资料》2007,(13):152-153
一、教学总体设想《绿色蝈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以反映自然界的内容为主题,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的科学探索,这些内容都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其中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它把文学与科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描绘出一个丰富而奇妙的昆虫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缺少一定的单元意识。在教学时,往往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教。这样的教学虽然也能提高学生一定的语文能力,却不能够更好、更高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的教学,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单元意识。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分别是《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下面以《音乐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过程性评价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一、评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受《刷子李》是五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是一组以写人为主题的课文,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以写人为主题的习作策略单元。之前已经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且人物特点都很鲜明,这些资源可以借以利用,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6.
丰富词汇发展思维学习审美──第一册第6单元教学建议福建同安县实验小学叶妙婕本单元教材包括两篇课文《鹅》和《小小的船》及“基础训练6”。文中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插图,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及文中词语;一首古诗、一则诗歌,语言生动...  相似文献   

17.
第一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河北张建忠一、第八单元教材分析这单元由三篇讲读课文和一个基础训练所构成。三篇课文中有一篇韵文、一篇短文和一篇童话故事,是这一册课文体裁最多的一个单元。这些课文,有的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房屋建设的变化情况,有的赞扬了...  相似文献   

18.
【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次综合性学习.一则语文园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有两方面:一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9.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奇观”这一专题.精选四篇课文和一篇“语文园地”。作者始终抓住“奇”这条主线,贯穿课文始终.以平实、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观潮》记叙的是钱塘江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相似文献   

20.
单元教学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凌玉璧一、从单篇教学到单元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进行的。备一课,教一课,学一课。每教一课,从字、词、句、段、篇(包括内容、中心、写作特点).到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有关知识都得讲,篇篇如此。这种语文教学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