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树涛 《教育艺术》2008,(12):78-79
近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这一用语渐次通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正在逐步取代以往通用的“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而且从作文指导思想和评价内容上都有所创新,提法更科学更合理。这一变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作文评价突破了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形式,逐步朝着多向互动的多样化形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到,小学生最犯悉的就是写作文,这不是学生的过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教学法内容及教学形式与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为了实现我们大脑中过时的思想而使学生,“委屈求全”。近几年,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从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出发,通过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想象能力,下面就把想象作文中的一种课堂教学法方法整理出来,与各位教育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究其原因,是传统作文教学理念有问题,语文教师信奉“作文是教出来的”,“作文是逼出来的”。所以,作文指导课花大力气、费尽心思教写作知识,重形式、轻内容,什么立意、选材,什么布局谋篇,什么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处处讲到,可学生一头雾水,终难落笔。总  相似文献   

4.
浅谈作文教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创造性、人文性最突出的部分,因此它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求就更显迫切。然而长期以来的模式化教学方式和语文教学积重难返的教条主义习气,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作文教学造成有形无形的“牢笼”,这些“牢笼”严重地禁锢和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文教学要走出封闭,走向新生活,就必须作出有挑战性的选择,确立创新思想,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一、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作文教学呼唤生活却难以走进生活。这是因为应试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意愿,割断了作文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天然联系。传统的陈规桎梏…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存在的“两难”(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现状,从操作的层面提出了作文教学理应责“备”求“全”的观点。明确了教师在教中“导”的方向性和学生在学中“练”的针对性,力求实现作文教学的规范化,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改革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一些专家和一线教师提出了很多的看法,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内容到改革中考、高考作文命题,林林总总,甚至有的老师称改革为“作文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学生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简单谈一谈对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汪锋 《湖南教育》2002,(12):53-53
在话题作文辅导中,大多数老师都强调内容的创新,对文章形式上的创新却不太重视。我认为,话题作文的形式创新是很有必要的。形式和内容作为文本不可分的两个要素,它们本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形式不只是作为内容的附属,它应该有自己合适的位置。在训练学生作文内容的同时,我们可以考虑让学生以散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小小说、科幻作品、寓言、戏剧,甚至诗歌等形式进行写作。记叙文可以考虑加小标题。从这几年高考作文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被推荐的优秀作文都是在形式上作出了突破的。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话题,很多优秀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受新概念作文“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影响,加上话题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的要求,学生作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学生的禀赋、才情得以充分施展发挥。但同时为“创新”而创新,全然不顾内容与形式是否协调,也使中学生作文走人怪诞和形式化歧途,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9.
易祥茸 《湖南教育》2002,(22):26-26
教师研究学生心理,顺应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细心辅导,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作文题目在学生的预料之外,又在其认识水平之中。我们平时在批阅作文时,总觉得有些文章“似曾相识”,显得公式化、概念化,甚至还雷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师没有理解学生希望接受新鲜事物的特性,出的作文题目落了俗套,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因而教师出题目时,在内容上,紧扣当代青年的热门话题,如“酷”、“网”、“机遇”、“生命与环境”等;在形式上,除了命题作文外,还可用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创新教育的实践和发展。创新作文教学应运而生。它开创了作文教学的新天地。也对教师作文教学思想、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新的课题,要想达到“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最佳境界,教师必须具备全新的作文教学思想,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真正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法形式的转变以及教学内容的转变”。我认为,所谓的创新作文,就是为让学生拓展思路,突破约束、不拘一格地写文章,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用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篇作文层面上的心灵沟通,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是师生思想交流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高考作文改革和“新概念”作文的兴起,中学生作文出现了新的面貌:形式灵活多样、语言新鲜生动、内容真实深刻的作文越来越多,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渠道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但发展并不平衡,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作文,内容上虽有标新立异,其中一部分也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品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索尝试个性化作文,通过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示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中表现出一个严重问题是创新思维的贫乏,尤其是考场作文显得呆板、无新意、无生气。无论题材、构恩、抑或立意,都存在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病根的原因之一是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少教师屈从于升学考试这一指挥棒,“应试”教学观念还根深蒂固。特别是在考试作文评分标准的左右下,平时的作文训练,时常以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否定标新立异。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扼杀了,学生也习惯于写“四平八稳”的文章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以为首要的是教师应从应试的误区中走出来,切实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可以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提高实效的内在动力。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哪些途径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反评语”就是针对评语写的评语,即学生针对教师的作文评改情况有感而发写的评语它在内容方面可以评论、商榷,也可以褒扬、指正;它在表达方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叙事、抒情;它在形式方面可以是三言两语的随笔、短信,也可以是散文、议论文总之,“反评语”在作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作文教学向来是教学上的一块软肋,许多教师苦于无从着手指导。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着缺乏素材、缺乏个性和创新、不会布局谋篇等现象。从"勤于积淀、厚积薄发","乐于创新、不落窠臼","善于谋篇、华丽成章"等层面着眼,寻求学生写出创意作文的途径,希望有助于改善学生"下笔难成文"的习作现状。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许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教师越教学生越讨厌作文课,学生越学越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陈优飞 《小学生》2012,(8):74-74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要突破两道关口:一是材料关;二是表达关。前者是写什么,是内容,起决定作用的;后者是怎么写,是形式,顺应写什么而来的。“作文教学要从内容人手”,可是有许多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写上,而对写什么却注意不够,然而写什么恰恰是学生首先遇到的难关。时下,经常能看见学生一提到作文就耷拉着头,脸拉得长长的,长时间不知道下笔。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咬笔头是司空见惯的事。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 ,师生都有“难”的同感 ,为了写好作文 ,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 ,备尝艰辛。教师们有的主张多写多练 ,熟能生巧 ;有的主张作文指导生动活泼 ,让学生愉快作文……联系作文教学实践 ,学习新课标 ,我的感触颇多。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巧安排内容 ,巧把握时机 ,巧评价 ,学生就会很快地走上作文这条“道” ,而且会越走越宽广。一、作文内容“巧”安排“课标”指出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 ,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每册课本在积累运用中 ,均安排了作文训练内容 ,教师首先要不为课本至上 ,课本…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落实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扭转中小学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现象,反对作文概念化、成人化、模式化的弊端,开发智力,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写作个性和创新精神,语文教师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写随笔。尽可能每天写一篇,如果某一天过得充实,可以写几篇。而有一天无话可说,也可以不写。因此。随笔具有灵活、自由、随便的特点,它是学生写好个性化作文的基础,也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