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王明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道教研究专家,是我国道教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在中国哲学思想史和道教史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批准为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他的《太平经合校》、《抱朴子内篇校释》、《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道教与传统文化研究》都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他开创的道家与道教研究,对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中国有漫长的史实可考,在世界史中属仅存的古国。道教是在神州大地的怀抱中诞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它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它的营养成分,经过长期发展,道教有着丰厚的文化积累,并且渗透于中国社会的诸多领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多元互补的文化。其中儒、释、道三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但道教一直是受到冷落的。但近年来,道教文化研究受到海外汉学界的重视。身为中国人,了解一下民族传统宗教文化是必要的。中国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3.
仅仅把道家视为哲学,把道教视为宗教,认为二者之间有鸿沟的观点,都是偏颇的。二者间的共同性远远大于差异性,道、学、术的三重互动关系,是贯穿二者的逻辑红线。二者与儒、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在这指导下研究道教通史、地域道教史、道教思想和道教哲学,会有一些新的发现。道教的专题研究有音乐、养生、水文化、内丹等侧面,文献方面,民间道教文献,尤其是写本文献,研究价值很大。从道教出发研究儒家、易学、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和哲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阮籍、陶渊明、李白以及李商隐等古代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的道教审美意识分析,得出了道教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一初步结论,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5.
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发生广泛互动有其内在原因。就历时性原因而言,两者有着共同的思想与学术渊源,其诞生、发展和演变均受到了易筮术数和道家哲学的重要影响,而道教所承黄老道学与传统数学学术脉络又均可追溯到先秦史官系统;道教与传统数学互动的共时性原因,则是两者在思维方式与文化结构上具有互补性。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双向互动有其内在机制:一方面是道教思想家往往援引传统数学建构道教义理,数学因而成为道教思想的一个内在部分;另一方面,中算家在研究过程中又多主动吸收道家道教思想,使之构成传统数学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四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以道教为民族传统宗教的国家 ,而四川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道教文化资源丰富。应利用道教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旅游 ,进一步丰富道教旅游文化产品 ,有选择地建立一些新型度假区和休闲疗养地 ,以道教传统节日为依托 ,举办各种道教文化艺术节 ,让道教文化与旅游、经贸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本土宗教,其承袭了中国原始社会最古老的信仰传统。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两千年的中国封建国家史上,道教与儒家和佛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武当学刊》是国内独家以研究中国武当道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理论刊物,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应运而生独辟蹊径的科研园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一个新的学术阵地。它的创刊、出版、发行不能不说是中国学术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武当道教文化研究,郧阳师专科研工作,学校发展等诸方面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一件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儒、道、佛为主。史学界对儒、佛比较重视,对道教往往忽视。实际上道教与中国史学研究关系甚为密切。鲁迅早在一九一八年《致许寿裳》信中就指出:“前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态势,在传统的儒。释。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广泛存在于广大劳动人民中,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的文化现象——道教多神崇拜神鬼俗文化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文拟就道教伦理对当代潮汕经济的影响作粗浅的探索。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其伦理思想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生活,传统伦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  相似文献   

11.
钱丽波 《教书育人》2006,(12):56-57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中国有漫长的史实可考,在世界史中属仅存的古国。道教是在神州大地的怀抱中诞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它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它的营养成分.经过长期发展,道教有着丰厚的文化积累,并且渗透于中国社会的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2.
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审美观念以及创造性想象上。清水道教音乐也受到道家"悟"与"和"的思想观念的影响。道教思想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后人得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梅山特殊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古梅山原有的巫教、从江西传入的南方道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和儒教,在此相互冲撞、分化和共融,最终统合成了一种以原始巫文化为基础。积极地融和了南方道教文化(尤其是江西茅山道教文化)、佛教、儒教的部分思想理念在内的特殊的地方性道教文化事象。即梅山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14.
道教气功是道教养生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瑰宝.为了增强人们对道教气功的认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道教气功的地位、定义以及理论渊源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现代健身气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齐文化对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影响方面 ,来窥探齐文化的丰富内涵及深远影响。齐文化对道教的影响 ,主要体现为 :齐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是道教的理论基础 ;齐文化中的黄老之学是“道教的母体” ;齐文化中的方仙道是道教的前身。  相似文献   

16.
《运城学院学报》2011,(4):113-F0003
1.河东根祖文化研究1.1传统信仰研究:以尧舜禹、关公、大槐树移民、吕祖以及后土文化为代表。尧舜禹时代是中国道德文化形成的鼎盛时期,有关尧舜禹的足迹和传说遍及河东大地。关公被誉为中国的“武圣”,是中国古代的道德楷模。吕洞宾对道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宋元以来,道教尊其为“始祖”。  相似文献   

17.
宁宜 《中国教师》2009,(Z1):3-3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传统宗教。湖南是中国的内陆省份,其道家、道教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道教与湖南是有地缘关系的,湖南独特的地理生态资源及丰富瑰奇的物产为道教在湖南的传入及衍播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天然土壤。  相似文献   

18.
任正君 《天中学刊》2012,27(3):32-35
韩湘子作为道教俗神"八仙"之一,其形象演变是一个逐渐世俗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与道教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整体同步发展,就修道主题的发展演变观之,道教修炼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从出世到入世、救世而逐渐世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道教被人们看作是中国的民族宗教,它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反过来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正是由于此种缘故,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对道教的兴趣日益增强,研究工作十分活跃,不断有新的成果在产生。  相似文献   

20.
道教是我国现行五大宗教中唯一的本民族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孕育的产物。与世界宗教相比,道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文章从出世与入世,生死、神形及因果报应等三个方面,阐述道教与世界宗教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认识道教作为民族宗教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