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柯梅坡 《知识窗》2013,(18):51-51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或者修饰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基因组中,使之表现出新的可遗传的性状来,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食品即为转基因食品。当国外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茶时,我国大部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还缺乏科学的了解。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Genetically Modified---转基因,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再从结果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而其衍生出的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即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1,(9):28-29
“许多消费者对于哪些食品可能含有转基因成份,始终怀着疑问。由于目前全世界广泛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油菜等,而大豆、玉米及其衍生产品(如大豆磷脂、大豆蛋白、玉米淀粉等)最常被拿来作为食品原料和添加剂之用,也就可能添加在日常接触到的饼干、方便面乃至婴儿奶粉等食品之中,使得含有转基因成份的食品也因此无所不在。”——《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食品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必然产物,披着神秘的面纱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对转基因食品能了解多少呢?透过其神秘的面纱我们究竟能看到些什么呢?其实,所谓的转基因食品即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食品有潜在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它进行安全评价和监控管理,确保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为此,根据转基因生物体和转基因食品的一些国际惯例,各国针对本国国情制定出相关的生物安全法律体系,确保转基因食品管理的安全有效。美国和欧盟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法律法规,对我国管理和发展转基因食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度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很多人对转基因并不了解,担心它危害身体健康,甚至还有人谈"转"色变。转基因真的很可怕吗?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转基因"指的是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物种之内,也可以发生在物种之间。转基因现象在自然界十分普遍。人们平常食用的所谓自然食物都是长期育种中发生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转基因生物体加强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影响生命最基本物质--基因为特征的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代人类社会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转基因生物体(GMOs)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福利,同时,转基因生物体也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潜存着巨大的危害性.转基因生物体所引发的生物安全(Biosafety)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地加强我国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管理,是当前亟待加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     
李景色 《金秋科苑》2012,(19):76-77
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4,(10):24-25
转基因大米有多少? 转基因大米是通过人为改变大米的基因使其拥有更好的性状的一种稻子结出来的大米。如果不加以标记的话,一般是很难区别的。 近年来,不断地有媒体报道,湖北武汉地区周边市场上销售的大米中含有转基因成分。与此同时,中国出口欧洲的大米制品也频繁被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在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里,仅2013年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品中,就有25次被查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是指那些在其体内含有稳定的导入外源基因,并能将此外源基因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从外表上看,它和普通动物并没有什么两样,但从遗传角度来说,它们二者之间却有着极大的差别。打开转基因的双面“开关” 第一个转基因动物诞生于1980年。  相似文献   

11.
刘云  祝建华 《科教文汇》2007,(5X):148-150
一、前言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基因转移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某个或某些性状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即所谓的“转基因”技术。由此产生的转基因食品正在进入百姓生活。但是人们对新生事物转基因食品——总会有一个认识、了解直至接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因此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对转基因食品的探讨都是热点问题,针对现阶段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情况,笔者通过查阅近几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文献,对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发展现状、国内外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及其监管模式、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及中国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所采取的公共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研究了在全球化下中国转基因食品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2.
对于国人来说,转基因食品不再是陌生的字眼。随着全球化的风潮来袭,转基因食品正在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所食用的奶粉、豆浆、方便面、色拉油等,都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转基因食品问题一直是倍受争议的话题。开始是1999年的转基因马铃薯事件, 英国的一位研究人员公布的实验结果说:用  相似文献   

13.
周英 《金秋科苑》2010,(22):111-112
转基因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这个本来只在科学家手里捣鼓的工具早已飞入千千万万寻常百姓家,像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不饱和脂肪酸富集转基因猪等转基因食品都是大众关心和经常讨论的问题。而在科学上更常用的名词是基因工程或者称作遗传工程,2007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就授予了建立基因工程技术的三位科学家,基因工程早已不仅仅是理论的科学研究的工具,它应用到了有关人类生命、衰老、疾病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4.
“实质等同性”原则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新志 《科学学研究》2004,22(6):578-582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其安全性评价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实质等同性"原则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合理吗?为此,我们需要对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实质等同性"原则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旨在探寻更加合理的方法来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新玩意     
《世界发明》2009,(10):6-7
基因食品烹饪大师 如何缓解人口膨胀带来的食物短缺问题?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而食品烹饪机Cocoon就是专门用来烹饪未来的转基因食品的。未来,你从超市买来的“食品”——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食用鱼或肉的细胞组织——将被装在一个扁平的容器内。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外源性目标基因导入某种受体动物的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早期胚胎,并在其染色体上稳定整合,之后经过各种发育途径把外源性基因传递到子代,这就是动物的转基因,或称转基因动物。外源性基因导入受体动物有不同的方法,同时,由于有不同的受体动物,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动物进行转基因。大致而言,动物转基因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法、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精子载体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体细胞克隆介导法)等。通过逆转录病毒转移基因研究人员早就发现,逆转录病毒常常能侵入宿主细胞并整合于细胞中的DNA,因此逆转  相似文献   

17.
牛牛 《青海科技》2014,(5):58-59
<正>转基因食品,就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许多人已经知道,所有生物的DNA上都写有遗传基因,它们是建构和维持生命的化学信息。通过修改基因,科学家们就能够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没有一种含有从其它动植物上种植基因的食物,实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培植。同时许多人坚持认为,这种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研究和商业化的管理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能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但可能有潜在的风险。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人们对其争论也非常激烈。像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基因专利和利益分配问题,食品标签和知情选择问题,动物和人体实验问题,商业化的利益平衡问题都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为了使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造福于我国人民,本文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研究和商业化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10,(3):14-14
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在不知不觉中溜进了我们的肠胃,这是自然生态农业被颠覆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分类,国内外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以及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