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季复兰:我们这个栏目叫“名人专访”,专访“名人,……王景山:且慢,我倒是有名有姓,可是一无名声,二无名气,三无名望,四无知名度,因此压根儿算不上名人。等你们开设“无名人专访”栏目时,再来找我吧。季:现在声明也晚了。反正我们已经来了,推三阻四就不好了。为了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找一位鲁迅研究专家谈谈中学生学习鲁迅的问题,是我来的目的。就请开始好了!王:又要声明了,我不是鲁迅研究专家,我只是个鲁迅其文的爱好者,鲁迅其人的崇拜者。季:不要谦虚了。请讲吧!王:其实,作为曾经是中学学生、曾经是中学教师、又曾…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如同作画,要花大力气去提炼教学主线,抓重点、轻一般,去枝叶、留主干,删繁就简、以约驭博,深入浅出、以少胜多。一、力砍多余环节传统的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完成为目的组织课堂教学,有过于细密的环节、数目繁多的提问,教师甚至把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设置得天衣无缝,形成一种固定、僵化的“线性序列”。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都被限制在一个又一个周密详尽的教学环节之中,上课成了教师演示教…  相似文献   

3.
作文难,难作文!听过无数教师和学生甚至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于是,“作文该怎么写”成了众多教师努力研究的课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积累就没写作的素材,学生习作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 一、在生活中积累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说 :“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 ;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一切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每位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  一、创设有趣提问 ,激发学生主动求知一位名人曾说 :许多数学知识的获取、能力的不断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是非常重要的。1 .引导性提问。在教“分数基本性质”时 ,我先用投影仪打出三个数 1 /2、2 /4、3/6,问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有疑又有趣 ,他们会很快进入积极思考或议论状态中…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着两大误区:首先是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总是一讲到底,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少得可怜,甚至出现了课堂里“包办替代”的现象,教师的“主导”成了“主宰”。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却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这种“本末倒置”的课堂教学,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片面地认为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韦汉统 《广西教育》2012,(22):14-15
目前,乡镇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导。教师们都担心,自己不讲课,学生是否学得懂?许多教师甚至觉得自己如果讲得不透彻,或漏讲了些许内容都愧对学生。所以,下课拖堂,课后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的现象层出不穷,其结果是勤奋学习的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学困生因学习压力大而厌学,更有甚者,放弃学习。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认为,在教学中运用“三练三评”九步走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千篇一律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的学情,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但是,眼下许多优秀的教师却不管情况熟不熟,一下飞机、火车,直奔课堂。同一个教案,不同的学生,上起来几乎一模一样,教案成了“剧本”,学生成了剧本中的配角,换了谁都无所谓。有的课名日发挥学生主体,实则教师是最大的赢家。比如让学生质疑,这时候往往有意外发生吧,没关系,这些教师很会“调控”,“引”着学生往自己的剧本里钻。这样的教学,只能是作秀演戏而已。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每册教材的开篇都有“习惯篇”,然而我们很多教师教学这一板块时,觉得内容简单,无需精心设计,常常采用看看、讲讲、说说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学竟成了课堂教学的一道简单的快餐,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点心。结果,单一枯燥的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更难以激发他们矫正行为的自觉性,甚至适得其反。无法让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有:  相似文献   

9.
胡应忠 《甘肃教育》2008,(19):20-20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开放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日益普及,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学生的新见解新看法不断提出,它推动了课程改革,在提高语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有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新看法不是详审明辨,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而是轻率地给予过高的褒奖,甚至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也加以肯定和称赞。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质疑问难的气氛,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找出疑点,大胆推测和猜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教师一时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果谁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那么常常会给人扣上“繁琐分析”的大帽子,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如今是谈“分段”色变,谁都不愿再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分段”这一手段。对此,笔者经过思考,颇有些看法:一、是否繁烦分析,关键是看教师运用“分段”这一手段的目的前些年,我们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在学生读一遍课文后便要求学生“分段”,然后便是逐段讲读。分段成了教每篇课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似乎没有给一篇课文分段,就无法进行以下的教学。因此,为了完成给课文“分段”这一任务,不惜花费大…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人的发展,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在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习优生是配角,而大多数中下生则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观众。师生间、生生间缺乏知、情、意的交流,犹如一潭死水。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只能培养成墨守成规、人云亦云而不知创造为何物的庸人。因此,改革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已是刻不容缓的了。下面,我就改革政治课课堂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一些体会。一、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作用。素质教育强调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二者辩证统一。而要学生乐…  相似文献   

13.
每一堂课都离不开“引入”。教师要设法充分利用“引入”这个关键环节 ,创设问题情景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 ,谈谈“课堂教学的引入”:一、利用名人名家引入法 :课前讲述一些名人名家的故事 ,名人名家的聪明才智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该课内容。高中《代数》课本下册§ 6.1数列 ,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和公式这一节课 ,我们这样引入 :德国数学家高斯( 1777— 1855)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上学后不久 ,老师们布置了一道数学习题 ,把从 1到 10 0的自然数加起来和是多少 ?小高斯略一…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结,几乎是每节课都不能少的.的确,在一堂课临近结束的时候,全面总结一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学习探究的历程,领悟重要的思想方法(包括学习方法),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深化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教师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下述现象:只把课堂小结当作不可缺少的一环(这当然也是对的),鲜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形式———教师的独白与“告知”———学生只是在“听”、接受老师强加给自己的“教学成果”;甚至成了…  相似文献   

15.
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人读人异,人言人殊”,皆为阅读个性之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生成性。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上课往往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希望“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古语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在课堂教学中引人讨论这一形式,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各项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思想、观点在交流碰撞中得到了升华。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操作不当等原因,使课堂讨论更多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过多、过频利用课堂讨论的局面,用“满堂论”代替了“满堂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考察我们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似乎“做的不如说的好”:人人都知道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重要性,可是到了课堂上教师就不由自主地成为主人,而学生一如既往地成了教师生硬灌输知识的对象,成了教师演讲的忠实听众——当然也要不断回答几个问题以烘托气氛,让老师找到感觉!   我们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讲的是蚯蚓。老师运用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努力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让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学习。老师先板书“蚯蚓”…  相似文献   

18.
我们把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和问题,称为“新课堂现象”。这些“新课堂现象”很值得教师反思、研究并逐步消除。一、“新课堂现象”现象之一:把“对话”当作“问答”。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将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问答”,无论有无道理或正确与否都不给予“表态”和引导,任凭学生遐想与信口开河,还美其名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现象之二:有“活动”…  相似文献   

19.
观点·言论     
信息化应用不能见物不见人教学,是师生“互动”,思想交流,情感互通,教学相长;离开“互动”,侈谈其他,都是浅薄的、片面的、次要的,乃至是错误的。例如,教学中引入与运用信息化手段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合乎时代需要的,但是,如果离开了“互动”,不恰当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无选择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见物不见人,见技术不见精神,形成了PAC、TAC,人辅助计算机、教师辅助计算机,而非所希望的CAP、CAT,计算机辅助人、计算机辅助教师,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消失”了,学生“消失”了,教师眼中没有了学生,学生眼中没有了教师;屏幕居中居大,教师…  相似文献   

20.
最近,学校开展了“原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与评比”活动.几次听课下来,我们发现在媒体中变得越来越时髦的词汇——原生态,在我们的老师心中仍然存在困惑,甚至有教师以为:一支粉笔、一张嘴、“素面朝天”,就是原生态教学、到底什么是原生态教学?原生态教学是指教师的教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肯定学生的充分表现为特征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