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法国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瑙德夫人。她的丈夫在马奇诺防线被德军攻陷后,当了德国人的俘虏,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12岁的雅克和10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  相似文献   

2.
车宏 《黑河教育》2011,(3):22-22
教材简析:课文记叙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和她的一对儿女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相似文献   

5.
经常看到课堂上所谓师生的“对话”,一问一答,看似热热闹闹,可是学生经历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低下。很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有自己的体验,习得语言,在执教苏教国标六(下)语文《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时我进行了尝试。师: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为了情报的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  相似文献   

6.
学完课文《半截蜡烛》,同学们都深深地被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所震慑。下课了,同学们都还沉浸在严峻、紧张的气氛中。午自习课上,我布置学生学习课本剧《负荆请罪》的写法,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附一学生所写剧本:【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地点】法国一个平民家中。【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秘密传递员;情报站长;杰克,伯诺德夫人之子,13岁;杰奎琳,伯诺德夫人之女,10岁。甲:德国少校军官。乙:德国中尉军官。丙:德国少尉军官  相似文献   

7.
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中,母亲伯诺德夫人、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小朋友,请随我一起走进伯诺德夫人的家里,看看他们一家人是怎样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主持人:小博士  相似文献   

8.
<半截蜡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为了保护隐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在危急关头和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文本脉络,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  相似文献   

9.
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作品多数都涉及了生存价值及伦理道德问题,其代表作《红与黑》便是其一。为了塑造德·雷纳夫人这一形象,作者用大量笔墨展现了她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和她进行的伦理救赎,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本研究围绕德·雷纳夫人这一角色,对作品中呈现的人与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不同关系进行文学伦理学分析,试图探讨德·雷纳夫人在面对伦理蒙昧、伦理选择直至伦理回归的三个阶段,以期挖掘司汤达作品在人伦道德及人文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一聚焦蜡烛形象,读出紧张氛围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这半截蜡烛非同一般,谁能谈谈对这半截蜡烛的认识?生:这半截蜡烛内藏有绝密情报。生:它关系到情报站的安全。生:这半截蜡烛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生命安危。师:文章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了这半截蜡烛的重要性,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句话并画出来。(生浏览、标画、交流,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师:请大家读读这句话,想一想应该怎样通过朗读表  相似文献   

11.
《半截蜡烛》是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描写二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人与德国官兵周旋,最终一家人通过沉着、机智有惊无险地保护了情报,保住了生命,战胜了敌人。虽然课文的故事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文章描写的是二战期间发生在法国的一则故事,学生没有生活体验。也就不会有“最近发展区”.无法产生共鸣,很难真正地走进人物的内心。  相似文献   

12.
白涅德夫人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她1849年出生在英国,4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家里也变得一无所有。从此,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历尽艰辛,辗转到了美国。白涅德夫人自身的经历让她对生活的艰辛有深刻的体会,同时,对幸福的生活也怀着强烈的向往。几乎在白涅德夫人所有作品中,自始至终都萦绕着一种美好善良的氛围,散发着人性的光芒。白涅德夫人一生都勤奋写作,是位颇有才气的儿童文学作家。《小公主》《小公子》《秘密花园》等是她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少年读物。《小公主》还曾被美国著名导演瓦特·兰改编为电影,由享誉世界的童星秀兰·…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可以有效促进他们语感的提升。课文中作者通过一些关键性词语有效地突出了文本的主旨及内容,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关键性的词语进行捕捉,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高效化。《半截蜡烛》一文描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二战时期为了保护好情报而和德国军官做斗争的故事,文章基于“半截蜡烛”来逐...  相似文献   

14.
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场面:宇宙人为了测试地球各国人的国民性,把一个地球人从没见过的物体扔到大道的正中,而他们则藏在盘旋于空中的圆盘中,观察地球人拾到这东西后的反应。如果这时有人拾起这个物体放在眼前遮着光从各种角度观察,那一定是法国人;如果有人把它拿起来放在耳边摇晃,那就一定是德国人;有绘画天赋的法国人善于用眼睛(视觉)去观察事物;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大学同学聚会上,有一位女孩向同学们不停地抱怨老板的不是。女孩说,那老板是个死板的法国老夫人,经常指责她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对。女孩跟她聊天,她说女孩的法语发音不准。女孩说的那位法国老夫人,是个因体胖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她的女儿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女儿为了照顾老夫人,把她从法国接到上海,然后雇了能讲法语的女大学生做保姆。但许多女大学生都在这位苛刻的法国老夫人面前败下阵来,有的不辞而别,有的不能忍受老  相似文献   

16.
【案例描述】《半截蜡烛》是国标本语文十二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文章生动记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文章情节一波三折,使人有窒息的感觉,在教学中,我并没有一味分析,而是充分发挥了读书的作用,以“读”代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六下《半截蜡烛》主要讲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保护情报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的故事。但由于时代背景与当下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内在体验未必深刻,而教学中若能围绕着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敌人周旋的"借口"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出要读懂教材,在"借口"中理解意蕴;读透教材,在"借口"中体悟技法;读活文本,在"借口"中洞察历练,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妙用。  相似文献   

18.
《半截蜡烛》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二战为背景,主要围绕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展示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与三名德军官兵反复周旋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凉险过程。  相似文献   

19.
宽|恕     
43年的时间似乎已经很长,长得足以使人忘记一个熟人的名字,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验。有一位我曾经很熟悉的老夫人,我现在已经记不起她的姓名了,她原来是我在威斯康星州的迈阿密送报纸时认识的一位客户。那是1954年的岁末,那一年我12岁。虽然已经隔了这么多年,她曾经给我上的一堂宽恕他人的课还像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我只希望有一天我能把它传授给其他什么人。  相似文献   

20.
《半截蜡烛》是篇传统教材了,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的伯诺德夫人母子3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军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扣人心弦,普通的法国百姓用勇敢、镇静、智慧向法西斯分子亮出了正义之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