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倩 《考试周刊》2013,(35):180-180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教育的生命在于"爱"。质量是教师的生命,爱是质量的生命。我们的教育不缺爱,但多的是"偏爱",缺的是"博爱",多的是急切的爱,缺的是耐心的爱。特别是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之爱,是专业之爱,是重托之爱,是睿智之爱。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对班级管理的工作,作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要用滚热的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让"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主题。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把生命之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全部献给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用自己赤诚的心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3.
爱是对孩子进行一切良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爱的泛滥与爱的缺失,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在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过程中没有把握好爱的本质:对孩子付出的爱归根结底在于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懂得爱自己、爱他人,拥有传递爱的能力的独立社会人。因而,家长对孩子的爱的施予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相似文献   

4.
王伟 《成才之路》2010,(3):79-80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我十分信奉这句名言。我理解这里所说的这种“爱”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热爱,来培养学生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教育的一切奥秘在于如何爱学生。”教育之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催化剂”,它时时激发着学生内心的活力,不断转化为学生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爱是教育的目的 ,也是教育的条件和保障,但当下不少老师的爱是"糊涂的爱",是没有效果的爱。师爱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并能做出爱的回应与改变。师爱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理解、接纳为基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师爱要把握好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平衡。对于生活处境不利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师爱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相似文献   

6.
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坚实基础,没有教育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成功的教育。教育爱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越血缘、超越私利而源于人类教育本性的崇高的永恒的教育情感。本次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回归生活、关爱生命、注重人本、发展个性。更注重为师的教育爱。作为教师,拥有了教育爱,才能以人为本。才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7.
袁浩 《教师》2011,(31):14-14
马卡连柯说过,“爱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的教育肯定没有真正的教育。”从稚嫩、懵懂的童年到萌动自我的青少年。每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在历经教育的进程中或多或少总在体验着“爱的教育”;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爱的教育智慧随着学生的成长,教育层次的推进而日渐淡薄。 这不得不归咎于我们教育者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偏激与忽略。幼稚园、小学、初中,也许是基于学生的年龄,  相似文献   

8.
如何爱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追求和规定,这种规定是用理性的、逻辑的形式进行的.爱智慧也是爱的智慧.这智慧没有离开爱.但当我们去聆听哲学时,听到的总是一些陈词滥调或不知所云而毫无智慧的感觉.哲学的智慧哪去了?问题在于我们的"哲学"和哲学教育有许多是非哲学的,没有智慧可言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系统学习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智慧,没有倾听真理的声音,没有在道中沉默.  相似文献   

9.
张春晖 《教师》2010,(6):113-113
教育和爱心两个词往往联系在一起,“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但教育绝不是“一爱了之”那么简单.教育之爱要遵循科学,科学之爱才能将爱心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学生需要爱.更需要教师去培养他们的爱心。懂得去爱的人.生活总是充满朝气、活力和喜悦的。没有爱就没有世界。大作家雨果说:“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学生心中爱的种子,除了家长以外,还要靠老师来播种。老师应对学生从小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用心爱学生 用爱铸师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的爱是多种多样的,而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教师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爱,这种爱决不是溺爱,而是人育人之爱.世界需要爱,教育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2.
户学梅 《教师》2014,(13):46-46
爱是教师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孩子的爱,这是师德;但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英国诗人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我们说,师德最大的秘密是教育爱,而教育爱是需要智慧的。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认识到,真心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懂得老师的爱是需要技巧,需要智慧的。上课铃响过,我已经开始讲课。一名学生迟到了,我很生气,脱口而出:"没听到上课铃声吗?  相似文献   

13.
爱是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教育的着力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是不能打动人心灵的,只有有了爱,教育才能感动人、感化人,才能塑造健康而高尚的灵魂。本文探讨了中职院校班主任应如何用爱感化学生,走入学生世界。  相似文献   

14.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  相似文献   

15.
传统类父母的、无条件的,类神的博爱式教育爱的框定分割了人性。长期以来,教育爱施予主体的教师的人性两面性在研究时被加以规避。把教育爱进行奉献和给予的单向划分是有缺陷的。教育爱的框定应该是多维的。在教育爱的内在构成上,一直存在着利己和利他的双重品性。教育实践领域的诸多问题正是因为教育爱的内部失衡,在于教育爱双重性没有得到良好的调和。  相似文献   

16.
宋晓玲 《考试周刊》2011,(17):213-213
爱是一种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为人师表,对学生正面教育,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循循善诱,才能让学生在爱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学生不等于会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就难以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可见,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须有爱的艺术。就实践层面而言,爱的艺术是爱的具体化的艺术,教育之爱的艺术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的艺术。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18.
张巧玲 《考试周刊》2014,(35):178-178
学校是充满爱的地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爱、懂得爱、付出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至爱",懂得爱的艺术。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要"因生施爱",这样才能因爱施教。  相似文献   

19.
爱的培育和表达是《爱的教育》这本小说的重要主题。小说通过一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展现出爱的丰富内容: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以及普泛化的人类之爱,揭示这些情感对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呼唤人们把爱献给亲人家人、友人、熟人,也献给人类大家庭的每一成员。  相似文献   

20.
因爱之名     
这是一本写给心里有爱的人,以及曾经爱过的人的书,它是一本关于“爱”的人生哲学读本。每一个故事都是关于爱的解读。爱是我们生命的主题,因爱而生,以爱之名,我们才活得坚强而美丽。本书里的青春之爱、悲伤之爱、初恋的爱、遗忘的爱、温情的爱、尘世的爱、孤独的爱、美好的爱、沧桑的爱,成就我们人生的大境界与爱的最高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