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老旧的故事,《论语·待坐篇》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相似文献   

3.
一、试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 名点,字皙,曾参之父;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四人均为孔子弟子.这是个单句,主语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个联合词组,谓语是“坐”,“侍”是“坐”的状语.子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一册新增选了《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以下简称《侍坐》)。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而其中的高潮出现在曾皙的一答和孔子的一叹中: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查看教师用书及多种《论语》注解,都把这段话理解为曾皙的洒脱打动了孔子,而且孔子认为曾皙的回答是结合国情的治国措施,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了出来,展现了一幅国治之后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5.
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也,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相似文献   

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篇很合乎学校教育实际的课文,它不仅反映了教学民主,也反映了孔子的人生理想。学习时,我们不妨打开这篇文章,走进两千多年前孔子上课的那块大草坪,做一回孔子的学生,体会一下远古的课堂气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学生坐好了,老师开始讲课。这是一节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谈理想”。老师先来一段开场白:同学们,大家跟老师学习,千万不要太拘束,我能做你们的老师,只不  相似文献   

7.
张正林 《考试周刊》2014,(45):152-153
<正>翻开《论语》中《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侍坐》一文,一个生动活泼、内涵丰富的教育活动场景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  相似文献   

8.
<论语·先进>篇所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描述了孔子和几位弟子进行的一场有关人生理想的交谈.(以下引文以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为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相似文献   

9.
到古书上找"辙"不失为作文创新的好办法。《论语》中的《侍坐》是高中教材的课文,成为众多同学"故事新编"的素材。[课本素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加或知(?),则何以哉?"  相似文献   

10.
去年,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遇到一个难题,即:从文章本身明显地看出孔子对冉有、公西华的志向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按照课本的注释看,似乎孔夫子又很“赞成”“异乎三子者之撰”的曾晳,这不是相矛盾的吗?我翻阅了许多参考资料,众说纷纭,依然不能解决这个矛盾。于是,我只有求诸文章本身了。仔细研读之后,我以为:孔子并没有批评子路  相似文献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畅谈人生理想,在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自谈了自己的理想之后.曾皙最后一个发言,“异乎三子者之撰”.就是和他们三个的意见都不相同,他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相似文献   

12.
人教出版社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本高一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异乎三子者之撰”中“撰”被释为“才能,指为政的才能”,笔者以为此说殊为不妥。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自主赏析"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广阔空间,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另类解读可能会有"柳暗花明"之感。它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欣赏从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记录孔子与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篇章。当孔子问及弟子们的志向时,轻率直爽的子路表示自己可以做一个“千乘之国”的国相,目标是富国强兵;冉有表示自己可以做一个小国的国相,目标是“足民”,对于礼乐教化还无能为力;公西华则更谦虚,表示自己只能在祭祀或者会盟的工作中做一个小相;曾皙却出人意料地表示自己的人生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几乎是要做一个隐士,优游于山林。很明显,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理想正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干预政治的精神,而曾皙的理…  相似文献   

15.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曾皙言志”一段最为生动:  相似文献   

1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有这样一段话:“(曾皙)日:‘莫春,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这段话可译为:“(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一文。这篇文章主要记载了孔子循循善诱的言行,在谈话开始,孔子怕学生在他面前不敢畅所欲言,就以“以吾一日长尔乎,毋吾以也”来打消其顾虑,为弟子们畅所欲言创造了宽松的氛围,又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诱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志向。  相似文献   

18.
二十二,《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冉有)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又,“(公西华)对曰:‘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此中两个连词“如”,现行多种选本均注为“或者”。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亦注云:  相似文献   

19.
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  相似文献   

20.
笔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时候,总觉得课最后部分“夫子评志”中孔子的话有点“语无伦次”,令人费解。原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