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近日啄出了2006年社会语文运用十大差错。1象/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相似文献   

2.
1987年11月第2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己经改掉了“像”简化为“象”的现象。“像”简化为“象”已有30年的历史了,现在一子下改过来,人们觉得有些不习惯。 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有“象[像]字条,但在语言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如“画象”就有歧义,可理解为偏正结构“画的像”,也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画大象”。于是在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64年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中,给“象[像]”字条作了注释:“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但这个注释仍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为了纠正“象”、“像”的混用现象,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委《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在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抽去了“象[像]”字条。可是,两年来报刊上该用“像”而用“象”的情况屡见不鲜,连中学语文课本也未能改正过来(估讨下次再版时修订),光靠小学语  相似文献   

3.
“象、像、相”应该各司其职辽宁省沈阳市王宝贵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说明:“象”不再作“像”的简化字。这意味着,“象”与“像”是意义用法不同的两个字。可时至今日,我们从大量的学生习作中发现,在“象”“像”和“相”的用...  相似文献   

4.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他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相似文献   

5.
“象”、“像”都读作xiàng,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说明:“象”不再作为“像”的简化字。这样一来,“象”“像”就是音同而义不同的两个字,使用时不能随意混淆。 “象”的含义有以下几种:①一种哺乳动物,大象。②形状、样子。如“现象”、“印象”、“形象”、“假象”、“象征”  相似文献   

6.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他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说汉语的人要把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必然要使用汉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简化汉字,国家关于汉民族的语文政策中就有“学说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的要求,这“规范汉字”就是《简化字总表》中公布的简化汉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今天就不用学习繁体字了。  相似文献   

8.
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这就是说,“像”恢复原字原义,“象”不再是“像”的简化字,而是两个音同义异的字。  相似文献   

9.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06年中国人语文运用的十大差错。1.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威力就象一颗原子弹一样。”“象”应为“像”。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相似文献   

10.
从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算起,我国政府正式推行使用简化汉字 已有45年。但是,现在社会上仍然存在滥用繁体字、使用不合规定的简体字等用字不规范现 象。还有人用繁体字又用不对,造成错别字,甚至闹出笑话。凡此种种,都是不符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规定的,都是对语文教学的危害。从本期起,我们 将连载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专家高更生先生的文章,澄清一些错误观念,以利于全面掌握《 简化字总表》,理解繁简关系,搞好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白话文逐步取代文言文。1915年至1919年 ,在新文化运动中 ,出版了不少进步书刊 ,如《新青年》、《每周评论》 ,以白话文向人民大众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杰出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 ,后来毛泽东对这一倡导给予肯定 ,使白话文在我国较快得到普及。简化字逐步取代繁体字。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政府国务院于1956年1月28日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 ,发布了《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 ,规定用简化字和简化作为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也收录在当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内。至此 ,使我国的简化汉字增加到1248个。横写格式逐…  相似文献   

12.
一、现行汉字的形成教材指出"现行汉字是指《简化汉字总表》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公布以后所通用的汉字".《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是1965年1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的,因此现行汉字的最后形成期应在1965年.现行汉字有些书叫现代汉字.现代汉字是同古代汉字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古代汉字是指汉末楷书出现以前的汉字,这样现代  相似文献   

13.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社,今天公布了2006年社会语文运用的十大差错。这十大差错是: 1.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威力就象一颗原子弹一样。”“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  相似文献   

14.
在较长的时间里,象作过像的简化字使用。可是1986年国家语委《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抽去了象(像)字条。因此,象也就不再作像的简化字使用了。我们必须清楚象、像二字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5.
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像”字已简化为“象”,也曾言明,如果使用中出现二者意义可能相混时仍用“像”。然而在三十余年的应用中,由于人们疏忽大意或考虑不周,因相混而引起歧义的事总有发生。比如“他下午4点才赶到动物园,象很疲劳,便匆匆转了转回家了”;又如“督促引导不是包办代替,象代替孩子做作业,是没有好处的。”这两句中的“象”就容易误解为大象。又如“象脚鼓”、“象鼻虫”、“象海豹”、“象牙会脱落”、“象妈妈”、“象尾巴在摇摆”等语句也是很易发生误解的。有鉴于此,1986年国家语委在重新颁…  相似文献   

16.
《报任安书》一课的注释存在用字欠规范现象,有必要一一指出,以免给学生造成误导。一、繁体字92页13条中“石朱笔”的“石朱”应改为“朱”。“石朱”(朱砂,可用做红色的颜料),早在1964年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中就已简化成“朱”。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凡是在《简化字总表》中已经被简化了的繁体字,应该用简化字而不用繁体字。”在第一册课本附录《简化字总表》中单字“石朱”已简化,在复音词规范词形中自然也就不再有“石朱笔”,而应以“朱笔”代之。或许…  相似文献   

17.
目前汉字使用的混乱现象日趋严重,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和社会贤达无不忧心忡忡,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及领导也不禁大声疾呼并相应发出一些正宁措施,但势如杯水车薪,大有每况愈下之虑。一、现状令人堪忧“文革”前汉字使用比较规范,党和政府有关语言文字的各项政策令行畅通。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把语言工作纳入党和政府的政策之内。要求下达学习、讨论和贯彻。尤其是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精减了1055个异体字;5956年国务院公布了《简化汉字方案》,第一批简化汉字51…  相似文献   

18.
迭≠叠     
史国东 《学语文》2002,(2):25-25
在1964年的《简化字总表》中,“迭”是“叠”的简化字;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对此作了调整,不再将“叠”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即“迭”和“叠”都是规范的汉字。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诊所     
‘像’与‘象’在报刊和荧屏上,经常把比较容易识别的‘像’字错写成象字。例如:‘小李把自己打扮得象一朵花’.‘雪象棉花一样白。’这两个例子均应把‘象’改为‘像’。‘像’表示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好像、如之义等。一九八六年,我们国家发表的《简化字总表》,规定了‘像’和‘象’分开使用。‘像’不再是繁体字,而是规范字了。‘名不副实’与‘名不符实’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日,北京一家小报一版头条通栏标题为《名不符实的……》。‘符’即‘符合’之意。‘副’意为相配、相称。‘名不符实’的用法不准确。而‘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20.
象,《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像,《说文》:“像,象电。从人,从象,象亦声。”相,《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象”与“像”读音相同,都读为 xiàng,“相”有两个读音——xiāng和 xiàng。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