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陈邦彦是南明抗清官员,同时还是一名诗人,他的作品中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贯穿始终,从他的作品中能够清楚的看出诗人的爱国情怀,文章就从诗歌的"耿耿忠心"来看民族英雄陈邦彦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大刀王五作为普通国民的一员,以一身武艺和一腔爱国情怀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中。他把武术与爱国情怀,与友谊,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丰富了中华武术的内涵,为中华武术浓重地抹上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闫伟 《兰台世界》2012,(3):17-18
陆游存诗九千多首,是我国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陆游的许多诗词大多风格雄奇奔放、悲愤激昂,贯穿着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不仅仅是南宋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贲园书库"为学者洞开门户,为读者介绍乐善好施,广交天下的名士渭南严士父子。从"视藏书如生命、宁舍万金、不弃一卷"三部分描述了清末至民国年间,渭南严氏父子作为爱国藏书家的博大情怀,崇高的品质,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重大贡献,值得我们缅怀和继承。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真切地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其中有徜徉山水的悠然,有置身乡村田园的欣乐,更有于山水寺庙中参佛悟禅的超然。孟浩然因其隐逸情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后代诸多诗人。  相似文献   

6.
汤军 《兰台世界》2014,(12):68-69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真切地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其中有徜徉山水的悠然,有置身乡村田园的欣乐,更有于山水寺庙中参佛悟禅的超然。孟浩然因其隐逸情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后代诸多诗人。  相似文献   

7.
黄冰 《新闻窗》2012,(2):37-38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品味2011年评出的2010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从中领悟各种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特别是有些作品流露出的感伤情怀,读后给人带来别样的心情,令人震撼和难忘。感伤情怀的视觉魅力淡淡色彩,浅浅画面,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感伤的情怀在新闻中有着巨大的魅力。只有品味了痛苦,才能珍视曾经忽略的快乐,只有领略了平凡,才会收藏丢弃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黄奕住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他积极兴办企业,提倡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同时,他还热心教育事业,捐巨资兴办学校及师范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他爱国爱乡,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有着高尚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者和词人,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在抗金斗争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和爱国情怀。他的词同样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怀,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0.
王文欣 《历史档案》2020,(2):138-144
正清嘉庆朝官修大型文集《钦定全唐文》的编纂基础是一部160卷本"内府旧藏《全唐文》"稿本,其编纂者是历仕康雍乾三朝的翰林词臣陈邦彦。陈氏原稿下落不明,今人往往仅通过嘉庆年间的文献记载了解其情况。本文结合陈邦彦生平履历,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宫档案,梳理陈氏向乾隆帝进呈自编《全唐文》稿本的过程与情境,分析这部书稿的完成程度、编纂时间、内容来  相似文献   

11.
陈与义是江西诗派的霞要诗人,其夺胎换骨之诗法与黄庭坚、陈师道诸人一脉相通。本文通过具体作品分析了陈与义诗 歌夺胎换骨的几个不同层次,以考察其取法之得失。  相似文献   

12.
南宋诗人陆游自幼受社会与家庭环境影响,立志于杀敌救国,在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熏陶。他虽然屡受挫折打击,但是爱国之情始终不改。陆游的诗中也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历史上传颂千古。  相似文献   

13.
<正>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祖籍江苏泗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中国地理学和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张相文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但他的爱国思想,特别是他的爱国实践活动还鲜有文著述。本文就拟梳理张相文的爱国实践活动,以全面展现这位科学工作者的爱国情怀与人生。  相似文献   

14.
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南京中央医院等建筑,是杨廷宝作为建筑师留下的重要作品。在阔别十数年后,杨廷宝选择定居南京度过他后半生。南京与杨廷宝之间的联系深厚而紧密,这位民国建筑大师对于南京的情怀从他的建筑作品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李益是中唐时期年寿既长成就又高的一位杰出诗人。通过考察李益与中唐时期重要诗人孟郊、杨巨源、柳宗元、刘禹锡、王建,特别是贾岛的交游情况以及这些诗人对他的推崇、敬仰之情怀,可以窥见他在诗坛所占有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艳萍 《兰台世界》2014,(11):25-26
南宋偏安一隅,涌现出了诸多爱国诗人,陆游即是其中的典范。他出身名门,从小就立下了爱国、报国之志。无奈南宋统治者和众多官僚的昏庸,不仅让陆游这位真正的爱国者在官场沉浮不定,而且让他壮志难酬。  相似文献   

17.
南宋偏安一隅,涌现出了诸多爱国诗人,陆游即是其中的典范。他出身名门,从小就立下了爱国、报国之志。无奈南宋统治者和众多官僚的昏庸,不仅让陆游这位真正的爱国者在官场沉浮不定,而且让他壮志难酬。  相似文献   

18.
<正>一、经历:人生结缘文学,炙热爱国情怀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民主人士。由于朱自清有着在私塾念书的经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1912年,朱自清进入高等小学学习。四年后,他成功进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学习。在北大学习期间,朱自清出版了《睡吧,小小的人》,这是他的处女诗集。1920年,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不久之后,朱自清加入了文学研  相似文献   

19.
邓颖超(1904-1992),河南光山人,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从1919年邓颖超参加五四运动起,她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为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为新中国加快建设发展的伟大爱国事业,并为此建立了不朽功勋,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与尊敬.邓颖超光辉的革命生涯始终是在爱国情怀指引下的爱国实践当中度过的[1]395-397.本文拟从领导参与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大公无私的爱国人民公仆及开展对外和平交往三个方面阐释邓颖超崇高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爱国实践.  相似文献   

20.
卜云 《新闻世界》2013,(11):196-197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国民大革命,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1919年爆发的"五·四"群众爱国运动,激发了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参加爱国斗争的高度热情。随着摄影技术,即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的不断发展,许多构思新颖的摄影作品开始出现,这一现象表明了单调的"以貌图貌"摄影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无论是照相馆的摄影师还是业余摄影爱好者,都在努力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力求作品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一时期,我国的艺术摄影事业走向新的起点,展现出新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