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林武术发端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武术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大派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其拳术。实际上,少林武术的产生与稠禅师有着一定的关系,他为少林武术的传播及其流派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23,(10):114-116
<正>少林武术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国外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本书通过深入挖掘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展示了少林武术的沧桑变迁,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少林武术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少林寺是我国素负盛名的佛教寺院,是声名煊赫的禅宗祖庭,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在中国佛教史和武术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号称"天下第一名刹".  相似文献   

4.
嵩山少林武术文化是我国武术体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自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五百年的发展,终于扎根于中华民族,发展成中国自身的佛学。到清前期,少林武术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嵩山少林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析唐代的高层是怎样与少林武术发生交往,首先故事传说分析唐统治者与少林武术的交往渊源,其次说李世民与唐初僧兵并肩作战,再次阐述武僧圆静的行侠事迹,最后说话唐代朝中大臣怎么与少林武术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证少林武术是在达摩的禅宗思想指导下创立、发展的事实;并结合达摩的生平事迹和其禅宗思想的特点探究了达摩对少林武术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清初,由于统治者严令禁止少林寺及其他任何寺院的僧人习武,同时还禁止民间习武,对少林武僧和民间武术高手加以严格防范,导致少林寺许多武术高手流落民间秘密传授武艺,这反而促使少林武术从寺院的狭小空间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许多习武之人掌握了少林武术。同时,在清朝统治者禁止少林寺僧人习武的背景下,反而激发了僧人们的逆反心理,少林寺从公开习武转为地下习武,而且进一步将少林武术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奇葩。清初嵩山少林武术文化具有显著的自身特色,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十分讲究"武德",且在佛学和儒家学说的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禅武"文化和爱国爱民情怀。  相似文献   

8.
少林寺在世界有巨大影响,特别是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少林寺是禅宗的继承和发扬基地,又是中华武功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少林饮誉天下,首先是少林武术。正是拳以寺名。寺以拳显。僧徒入寺修行,以禅入武,习武修掸。  相似文献   

9.
福建莆田少林寺在唐朝时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在武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整个少林武术和中华武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么长青 《兰台世界》2011,(12):62-63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在中国武林中,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一、少林武术的传说 少林武术在北魏扦始萌芽,到隋末唐初达到繁盛.在明清尚武的氛围里,少林寺以武功见长,更是名扬天下.武术活动与竞赛频繁.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少林寺"以搏名天下".除精湛的武术技艺获得世人的喝彩与注目外,自古以来关于少林功夫的传说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2.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在中国武林中,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正>王镖简介:甘肃灵台县人,崆峒武术第十一代传人之一,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崆峒文武学校创办人、校长,崆峒武术研究会会长,国内弘扬崆峒武术领军人物。崆峒派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早于少林、峨嵋、武当,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敦煌壁画中飞天舞伎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崆峒派武术集修身、养性、健体和技击于一体,讲究实打、实拿,  相似文献   

14.
少林拳是少林僧人汲取民间武术的精华,以军事技能为基础,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的医、武、禅等相互结合起来的一种技击武术。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少林拳受到社会政治因素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武当功夫起源于春秋时期长期的军事战争。张三丰承前启后,通过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创造了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武当武术,并在武林中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嵩山少林寺发展以及明清时期对少林寺营建的基本情况加以概述,并对营建少林寺的原因以及统治者对少林提出的政策演变加以探讨,以便通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的发展情况揭示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刘丽君 《兰台世界》2013,(12):88-89
武当功夫起源于春秋时期长期的军事战争.张三丰承前启后,通过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创造了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武当武术,并在武林中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相似文献   

18.
商界少林帮     
千年少林,就像无数影视作品中呈现的那样,山欲静而风不止。虽然是中国古老的武术门派,却已在国际商战的硝烟中修炼出了独家生意经。  相似文献   

19.
清代之初的少林寺武术活动开展尚显正常,但好景不长,自康熙中后期以后愈加受到清廷的戒备和限制。至清代后期,尽管清廷的高压政策有所缓解,但少林寺敏感的神经仍未松懈,令少林武术发展失去了诸多好时机。  相似文献   

20.
唐朝时期,军事和民间武艺获得了长足发展,朝廷施行府兵制和武举制,少林武术的兴起以及多种形式角力活动的开展,使得这个时期武艺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变化态势,构建了中国古代武艺技能演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