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既给学校德育带来挑战,又带来了机遇。网络时代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是: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与传统学校德育有机结合,创新学校网络德育机制;社会网络监管与家庭网络引导有机结合,创新社会网络监管渠道;倡导健康上网,创新个体网络成长的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学校德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文化经典和价值观念曾屡次遭受批判与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学校德育的文化断裂与经典缺位现象的产生,即传统文化经典在现代德育体系中失去了合法性基础,处于缺位的状态。当前,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集中体现为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和德育理论研究等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排斥,这最终导致了经典阅读和经典教育在学校德育体系中丧失了立身的基础,从而深陷于断裂与缺位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视野下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视野下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和谐"的心理认同,实施国民教育;倡导"和谐"的共同价值观,改革学校德育课程;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对话",融合东西文化精髓.研究和谐社会视野下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9年起,临河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德育中,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夯实了学生品德发展的根基,提高了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增强了德育工作实效性。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学生寻找品德修养的传统渊源,疏通学生品德发展的文化源泉。以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为有效载体,深化现代文明,有利于解决当今青年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错位与缺失问题,将使学校德育走出困境;以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和丰富德育的内  相似文献   

5.
信息多元化对学校德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信息多元化为学校德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有益于增强德育过程的生成性;有益于实现师生交往的互动性;有利于增强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信息多元化也给学校德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削弱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度;降低了学校德育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对传统德育方法和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对德育教师的职责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思茅地区学校德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德育与经济社会;德育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与智育、素质教育等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制定学校德育改革措施的前提和基础,而又这些关系贯穿在整个学校德育改革过程中,能否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将影响着学校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最终旨归在于个体及社会道德需要的满足,即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现代学校德育价值是作为德育价值客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及其所内蕴的德育功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一种属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具有主体性与为我性、客观性与多维性、直接性与间接性、自在性与自为性等基本特征。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的有效策略在于:现代学校德育目标设计要具有合理性;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选编要具有现实性;现代学校德育过程运行要具有科学性;现代学校德育途径组织要具有整合性;现代学校德育方法选用要具有适切性;现代学校德育主体自身要具有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德育创新是学校德育变革的动力,学校德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着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推崇工具理性至上;忽视道德主体的个性:脱离中华传统文化;与全面发展教育相剥离。学校德育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学校德育由理论化走向实践化、由被动化走向自主化、由非人化走向人性化、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由保守性走向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文化经典和价值观念曾屡次遭受批判与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代学校德育的“文化断裂”与“经典缺位”现象的产生,即传统文化经典在现代德育体系中失去了合法性基础,处于“缺位”的状态.当前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集中体现为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和德育理论研究等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排斥,最终导致经典阅读和经典教育在学校德育体系中丧失立身的基础,从而深陷于“断裂”与“缺位”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0.
《华章》2007,(12)
学校德育一直以来是学校教育最关注的重要部分,"德育为首"、"德育第一"等口号也可以说深入人心。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德育却困惑很多。一是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德育教育内容观念存在落差,二是学校德育的育人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反差越来越大,三是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