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山寨"一词闯进了人们的视野.从山寨手机到概念泛化后衍生出的山寨明星、山寨电影、山寨话剧等,山寨文化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因此有必要追溯山寨文化的由来与发展,本文将用美学的视野审视其特征,并对其前景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山寨文化"广受追捧,至今仍然持续发酵.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官员"、"山寨明星"、"山寨电影"、"山寨电视台",以至于新闻联播、春节晚会也被"山寨化".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倪萍提出提案:"反对山寨文化",反对抄袭、剽窃等盗版文化以"山寨"为旗号泛滥横行.这一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3.
山寨文化辨析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它最初的流行始于电子产品领域,是指对名牌手机等的模仿,其外形、功能与名牌产品相似,但价格低廉,是一种盗取名牌产品知识产权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4.
"山寨"是人们对某些知名品牌低成本仿制的专用名词.2008年被称为中国山寨年,山寨手机、山寨鞋、山寨油、山寨米、山寨药、山寨车、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等等山寨产品在中国遍地开花."山寨"这多少带些匪气的字眼已然演变成了一种让全球惊艳的中国经济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山寨之兴起 据媒体报道,2007年,市场上开始流行一种仿造Apple(苹果)jphone的手机,名为orange(桔子),从此山寨手机声名鹊起."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起先特指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相似文献   

6.
山寨文化风靡网络 1.对山寨文化的解读 "山寨"最初被用来借指"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对某些知名品牌所进行的低成本仿冒,后来又被无限地扩大辐射面,泛指盗版、克隆、仿制等类似行为,进而衍生出"山寨文化"的说法,来对应、涵盖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模仿现象.2008年初,山寨文化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一夜之间,“山寨”一词在神州大地迅速走红。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春晚”,从“山寨明星”到“山寨服装”,2008年的中国陷入了一个很“雷”、很“山寨”的怪圈。“山寨文化”一时喧嚣尘上,很多人称“山寨”为草根文化,是群众智慧的体现。我认为如今的“山寨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实在不值得我们如此大力的宣扬。  相似文献   

8.
<正>忽如一夜春风来,"山寨文化"遍地开。从"山寨手机"开始,"山寨机"迅速窜红,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词汇。除了形形色色的"山寨机",如"山寨相机"、"山寨笔记本"、"山寨液晶"等"山寨"类消费电子产品,其他各种各样版本的  相似文献   

9.
山寨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文化是一种发自民间的、通过模仿正统文化而挑战主流文化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山寨文化的历史久远,从过去的山寨政权、山寨历史、山寨文学到当今的"恶搞"绵延不绝.其基本特征是挑战性、"仿""造"性和平民化.第二媒介时代"拟仿文化"、名利驱动、符号化消费需求是山寨文化盛行的原因.山寨文化利弊互现,某种山寨文化的前途是或主流化、或被剿灭,但山寨文化现象将与人类发展史共存.  相似文献   

10.
孙姣姣 《青年记者》2009,(16):46-47
山寨文化辨析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它最初的流行始于电子产品领域,是指对名牌手机等的模仿,其外形、功能与名牌产品相似,但价格低廉,是一种盗取名牌产品知识产权的商业行为。而它从电子产品领域嫁接至文化领域是从2008年8月份某电视台播出“山寨周杰伦”的广告开始,此后,山寨现象便蔓延整个网络,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电影、山寨百家讲坛等以文化之名风靡不息。从二者的分野可以看出,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其实是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如果要评选2008年中国网络最雷人的词汇,"山寨"绝对能跻身前三名.短短一年里,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用起了"山寨"手机,电视里出现了"山寨"电视剧<丑女无敌>;小剧场里开始演出"山寨"话剧<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一个个外形相似的"山寨"明星也纷纷出演各类广告;更有老孟在网上要举办"山寨"春节联欢晚会,叫板央视春晚.  相似文献   

12.
郑义  应蓉珊  蒋研川 《新闻界》2009,(1):111-112,11
从"山寨"机到"山寨"春晚,"山寨"现象"已经进行了一种文化植入,而逐渐演变成一种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表达了一种民意,即公众对话语权以及与精英对话的需求.如果把一山寨"现象"的文化内核剥离出来,"山寨"文化所努力进行的其实是一种文化解构运动,其文化功能指向是对采种价值禁忌的反抗,附带着明显的浮躁心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山寨文化"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山寨现象"的兴起,相关的讨论与论辩也在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当事双方虽然都在使用"山寨"一词,但其内涵所指却不尽一致,于是造成概念外延与内涵的隔离,极易产生歧义。所以,欲讨论"山寨文化",清晰的概念内涵辨析十分重要,它是有效沟通与准确讨论的前提。若从中国社会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角度观察,"山寨现象"又与"游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寨""山寨产品""山寨文化"成为热门词语. 一、全面准确解析"山寨现象"产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1.人们生活快节奏的变化是"山寨现象"形成的现实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速,面对升学、就业、工作、买房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致使快乐渐行渐远,"山寨现象"的无厘头正好能博人一乐.  相似文献   

15.
“山寨”文化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短一年里,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用起了"山寨"手机,电视里出现了"山寨"电视剧,小剧场里开始演出"山寨"话剧,一个个外形相似的"山寨"明星也纷纷出演各类广告,更有老孟在网上要举办"山寨"春节联欢晚会,叫板央视春晚。  相似文献   

16.
赵宗科 《新闻世界》2009,(3):100-101
“山寨”,仿佛一夜间异军突起的新秀,成为2008年度最“雷人”的字眼,瞬间红遍了大江南北,2008年也因此被网友成为了“山寨年”。本文将从山寨文化的由来、山寨文化的优势和短板以及应该坚持的发展方向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对山寨文化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山寨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霏 《新闻界》2009,(2):124-126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范式,正冲击着当下大众文化,其精髓在于模仿、复制,核心是对原本的模拟.其认同功能和反叛精神,使"山寨文化"借助网络等新媒体的叠加,使"山寨文化"愈演愈烈."山寨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要充分认识他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山寨文化"的逐利本性和品味不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初,网友胡戈根据电影<无极>剪辑制作成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经网络传播引发广泛讨论."恶搞"一词频繁出现在网络上; 2008年,网络上最热门的词汇除了"奥运",可能要数"山寨"了:山寨机、山寨熊猫、山寨红楼梦,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山寨产品的诞生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山寨文化。山寨产品、山寨电视剧、山寨春晚……山寨文化渗入各行各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甚至连《新闻联播》都探讨了山寨现象。“山寨”也由此成为了众人关注、颇受争议的焦点,山寨文化的实质.山寨文化的利弊与发展更成为学界谈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0.
山寨的挑战     
山寨,最早从手机开始,以低价无名多功能而受到用户的喜爱,一时间,山寨手机大有挑战品牌手机之势.继而,又出现了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新闻联播等一系列娱乐品种,惹得围观者欢呼不已.国外,也有好事者制作了山寨版的纽约时报娱乐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