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要凡事都找老师问: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刚上学的时候因为胆子比较小,有时别的孩子欺负她或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就总是哭。我就告诉她,有事就找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她果然就这样去做了,老师也确实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可她现在凡事就找老师,已经成了习惯了,有时老师随便回答一句:“知道了。”她特别当真,一定要老师把事情解决好。我想帮她改掉这个习惯,又不知怎么说才好,虽然不能事事找老师,可的确又有她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应该怎样让她明白这个尺度?答:孩子刚上学的那段时间的确很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也能够及时给…  相似文献   

2.
写作的时光     
<正>同学少年:10:20:05从小就喜欢写作文吗?宁袁敏:10:28:16读小学时,舅妈总是要求我写作文给她看,她喜欢用作文的优劣来评判一个孩子学习的好坏。那个时候,我最讨厌的事大概就是写作文了。但为了不在长辈面前丢脸,为了完成舅妈给我布置的作文任务,我便开始到处找书看,不断练习写作,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看书写作的习惯,一坚持就是近十年。现在,我也可以写出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了。同学少年:10:35:22在坚持中慢慢喜欢上了写作?  相似文献   

3.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与读书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读书兴趣与习惯,孩子就可以自觉主动地去读书学习,就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与速度,并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样,就不愁孩子在学业上和做人处事方面不长进。那么,我是如何培养孙女的读书兴趣与读书习惯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教重于言教。孙女美美从小就和我们一起过。在她四五岁看图识字时起,便在书房我的书桌旁,也给她安排一张书桌,还特地为她也做了一个小书柜,专门陈列她的看图识字等读物。自她读学前班之日起,每天和我同时在各自的书桌伏案学习。她温习功课、做作业和读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生,人很聪明,其他各门课程成绩都不坏,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也不错,就是害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觉得无话可说,憋得脸通红,有时侯会急得直哭。她的妈妈来找我,问:"我的孩子是怎么啦?一个写作文,怎么  相似文献   

5.
上个月,我们中班转来一位叫小玉的小朋友。这孩子在幼儿园很乖巧,老师们都挺喜欢她。可每次小玉妈妈来接她时,都要盘问女儿当天所学内容,若孩子答不出,就对孩子横加指责。好几次小玉妈妈送孩子入园时,我们正在操场上做操,她就亲自拉孩子进来,并要给孩子找一个最佳位置(靠前的),有一次竟然要已经站好队的小朋友让出位置给小玉。本来井然的秩序,被她一折腾,就全乱套了。我对她说:“孩子到了幼儿园,就交给老师来管,再说,让孩子自己找位置,不是更好吗?”谁知她说:“王老师,你不知道,我们家孩子胆小,如果我不帮她,她会吃亏的!”当天放学时,我和小…  相似文献   

6.
上个月的一天,女儿的考试成绩下来了,竟然排在全班倒数10名,她以前的成绩可没这么差过,我非常生气。正在训斥她的时候,女儿的好朋友丽丽来找她玩。丽丽的学习一向很不好,我一直都担心她会影响女儿,正赶上当时我在气头上,就把丽丽也捎带训了一番。丽丽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转身就跑了。女儿也和我大吵了一顿,接连几天没跟我说话。其实我也不是有心的,只是害怕女儿的学习成绩下降。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朋友,特别是成绩不大好的朋友呢?李薇婉善待孩子的朋友就是善待孩子形成朋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的是性…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你们好!我的孩子今年4岁了,我认为是到该学习的时候了。可我一教她学习时,她总是坐不住,一会儿玩玩这,一会儿摸摸那;要不就瞌睡了,要不就找借口说自己现在难受。我想问一下,我该如何培养我孩子的学习兴趣?谢谢  相似文献   

8.
岩画魔宫     
卡木里江的心里高兴极了,“我是来找你的!”“咯咯咯。”金鸽的嗓音像银铃一样,她就这么笑着,“找我?找我干嘛?我就只有一个朋友,就是公主!”“可是你可以给人间带来和平和瑞祥!”  相似文献   

9.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2006年的9月份,我接手了一个班。那是我第一次遇见她,这个名叫虹玉的女孩。几天下来,我就发现了问题:上课的时候她总是两眼紧盯着黑板,一动不动的,但是这种"认真"却是毫无成效的,这从她的作业中就直观地反映出来了。出于教师的职业习惯,我不断找机会帮她提高数学成绩。我在课上找机会让她上黑板练习,"题型万变不离其宗,练得多  相似文献   

10.
学车记     
儿子聪明可爱,小脑筋转起来比谁都快,很是讨人喜欢,就是有一个缺点——不喜欢运动。每次想带他出去运动,他都会找借口:"哎呀,我好累啊!""这个怎么这么难啊,还是在家休息吧。"每当这时我就会十分苦恼:孩子不运动可不行,怎样才能改变他不爱运动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1.
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找我咨询,还没开口就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这个孩子白养了,他竟然诅咒我死.” 我关注地引导这位家长:“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她说:“我现在只要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让我闭嘴,并且会狠狠地来一句‘你不说话会死啊’!”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白了她一眼,愤怒地说:“这能怨我吗?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有弱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强烈地认识到这是自己的弱点而丧失自信心。琦琦就是这类学生。刚一接班,家长就当着她的面和我说孩子在数学方面很差,孩子当时不敢看我。“不会呀,这么乖巧的孩子,认真学一定没问题。孩子,我相信你没问题,你呢?”我摸着孩子的头亲切地说。她试探地抬了抬头,偷看我一眼,点了一下头,我想,对于琦琦我最应该做的就是让她不再怕数学,让她轻轻地和我交流。自信——教育成功的妙方@陈千举  相似文献   

13.
我的女儿丹丹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她就是有一个毛病,爱丢三落四的。前几天,她到乡下的奶奶家去,回来的时候却把书包丢在了汽车上。经常早晨去上学的时候找不到红领巾,写作业的时候找不到文具,放学回家又找不到开门的钥匙。我们跟她怎么讲,这个毛病就是改不了,实在让人头疼。邓亮对于丹丹这样的孩子,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单纯、过分地训斥,否则以后孩子丢了东西不敢说,长此下去还可能养成说谎的毛病。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般都认为,丢三落四与乱放东西有关。东西用过之后随手一扔,等到…  相似文献   

14.
王君王君王君有人说,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而孩子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第一次开始。孩子小时候,有一次我发现她把玩具摔到地上,我当即很严厉地教训了她一顿,并且让她捡起来。孩子一开始很犟,坚持不去捡拾,我就让她伸出小手,并且警告说:“玩具是妈妈用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买的,你要好好爱护,不能随便乱摔,对任何一样东西都要好好珍惜,不珍惜就是浪费,浪费是不是该打?”看着孩子点了点头,我便松开了她的小手。从此,孩子牢记任何东西都不能浪费的道理,处处注意节俭,把用过的作业本反面再当草稿纸,用坏的文具修理…  相似文献   

15.
冯静 《学前教育》2004,(11):24-24
郁郁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孩子,非常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常常会问:老师,是不是我最好?是不是我最棒?今天,孩子们画完自画像一起欣赏时,郁郁又大声问我:“老师,是不是我画得最好?”我听了以后心中暗想:这孩子可真不谦虚,有机会要找她谈一谈。于是,我对她说:“现在还不知道,要把大家的画都看一遍,才能知道谁画得好呀。”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相似文献   

16.
告诉孩子我不会,并不会破坏我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给她以积极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养成诚实、好学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这会让其受用一生. 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好奇心特别强,每天只要一睁开眼睛,她就不停地问这问那,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小鸟为什么会飞翔?秋天为什么会落叶?人是从哪里来的?女儿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一般都能很快给出确切的答案,女儿总是十分高兴,并不停地夸妈妈真棒.虽然只是来自孩子的夸奖,但也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让年幼的女儿产生了一种崇拜的错觉,那就是在她心目中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  相似文献   

17.
“不知道”     
要把工作做好,应該知道的必须知道;必须知道的一定得知道。可是,我們經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本来应該知道得很清楚的,却是不知道。一天,×老师对我說:“我班有个孩子肚子痛,病倒了。烦你把他送回家去。”我欣然允诺,就問她:“这孩子的家在哪儿的?”“嗯……”她的脸色显得很尴尬,吶呐地說:“我……不知道。”“×老师,今天你班上有几个学生缺席?”一天放学后我问一位班主任。他慌忙在办公桌上找点名册,可是找呀找,找  相似文献   

18.
我女儿张琳今年16岁了,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1994年又荣获首届宋庆龄奖学金。有人问我:女儿这么有出息,你是不是特别注重孩子早期智力开发? 其实,16年以前,我还不知道早期教育这几个字。女儿出生后,我就把她当作我的朋友,平时一有空,就和孩子说话。女儿年幼还不会说话时,常常是我对着女儿自问自答,对牛弹琴;当女儿会说话了,我便常以听为主,听女儿滔滔不绝地说东道西。所以女儿从小就有与我谈天的习惯,什么话都愿跟我说,我也就是在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下午,某家长气冲冲地到办公室找园长。一进门就很生气地说:“你们幼儿园的老师怎么这样,我把孩子放在你们这儿.是因为我看得起你们,但是你们是怎么对我们家长的,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带孩子的保姆嘛。”园长一听,愣了,但是仍客气地向家长了解事惰缘由。原来她是中班某幼儿的妈妈,因为孩子有点感冒,她不放心,  相似文献   

20.
我带孩子们去散步,一位老奶奶向我问路。她要找的地方就在附近,我就有意问孩子们:“这位老奶奶要去干休所,但她不认识路,怎么办?”多数孩子说:“我们送奶奶去。”我笑着点点头。这时,有的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