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民众教育是雷沛鸿的主要教育思想。民众教育理论的目的是服务于“穷而失教”的劳苦大众;基本内容是他对旧教育观念、制度的批判和对现代民众教育理论的构建;理论体系是以信仰民众为核心,以民众生活为基础,以中兴民族为支柱,以做学教合一为方法的动态系统,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育理论;民众教育理论的实践是通过在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改革中等教育、建立高等教育和教育研究实体等形成民族教育新体系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兰卡斯特是英国民众教育的积极践行者和民众教育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民众教育实践活动分为英国和美国两个阶段;他倡导并积极推行导生制的动力源于其民众教育的思想;他提出的一些教育建议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如实施强迫教育、清除道德败坏教师、关注女孩教育、为学生建立公费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俞庆棠是民众教育思想的推广者和实践者,她极力提倡妇女教育,主张教育机会的平等,她提倡的民众教育对象广泛,内容实用,方法新颖,手段科学,目的明确,思想丰富,意义深远,为旧中国全体民众素质的提升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的民众教育思想对开展农村弱势群体教育的启示是:注重教育公平,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拓展教育内容和模式,创建教育实践基地,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重需求、有实效、切实际、重实践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李艳云 《成人教育》2014,(2):111-112
北欧以民众中学为代表的民众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推动了世界很多国家社区教育的发展,此后,民众教育迅速发展,北欧诸国走上民众受益、国家富强之路。北欧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突出体现在:以人文教育为主导的办学方针、政府对民众教育的法律支持、政府对民众教育的经费投入和民众教育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向几方面,其理论实践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阳是20世纪前期名的民众教育家之一。他创办并担任院长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民众教育与乡村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他提倡教育大众化、学校社会化,强调以乡村建设为主旨的乡村教育最终要达到让农民自动参加的民众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作孚是近代中国建设现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之一.他创办的民生实业有限公司展露了经济现代化的无限生机,他开拓的现代北碚显现了乡村现代化的魅力前景,成功演绎了经济与教育在社会建设中的双重变奏.卢作孚在北碚成功进行的民众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展现了"教育是民生之基"这一命题在乡村向市镇转型过程中的独特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卢作孚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初,平民教育思潮兴起,怀着教育救国梦,卢作孚召集成都各界精英,创建了成都通俗教育馆,面向民众开放,以此为基地开展各类民众教育活动,推动了巴蜀地区民众教育的发展,并以此为背景,对他以后实施民生公司职工教育及以重庆北碚为中心的农村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民众教育思想的形成,既离不开他对封建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认识。又和他固有的民本思想和“教育救国”的决心密切相关;他倡导的民众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全民的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9.
俞庆棠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有创造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对教育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探索之中。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指出中国教育的病症,并广泛借鉴中外教育中的有益成分,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民众教育体系。俞庆棠根据民众教育的实际,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形式,对改善民众生活、提高民众素质和促进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丰富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雷沛鸿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杰出的民众教育家.他本着"为穷而失教的劳苦大众教育事业而奋斗"的目标,以"教育大众化"为其民众教育理论的基础,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化、中国化的民众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众多文学流派中,鸳鸯蝴蝶派是历时最久也是颇受非议的一个流派。它在与新文学的对峙中,几度式微又几度中兴,其顽强生命力的根基在于它拥有新文学所不及的广大读者群。从作者、文本、读者三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大众接受优势的原因,以此作为发展新时期文学的前鉴。  相似文献   

12.
卢作孚是近代中国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一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和独创性的教育思想。教育救国是卢作孚教育思想的核心,普及基础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是卢作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为推动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和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可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卢作孚早年是位真诚的"教育救国论"者,从事教师、记者等职业推广新教育、新文化.1921~1925年初,卢作孚在西南地区进行两次新教育改革实验,两次实验都开展得风生水起,却又都因军阀混战而夭折.早期教育活动没有实现他的教育救国梦,却开创了西南民众教育之先声,也为其日后的教育活动积累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同时也是教育家的卢作孚,十分重视职工教育。培养职工现代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是其职工教育的出发点,实行“全员训练”和“全面训练”是其职工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重视以“民生精神”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其职工教育的一大特色。这些思想对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是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杰出代表。乡村教育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实施的一种具体形式。三位教育家在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专业设置、教育形式、教育目标等宝贵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即知识分子广泛系统地组织农村职业教育,重视精神培养,围绕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设置专业。  相似文献   

16.
卢作孚、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实业家卢作孚、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杰出代表。他们提出了建设“农村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在怎样建设农村现代化的问题上,又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走出了不同的道路。卢作孚创造了实业兴乡的“北碚模式”,晏阳初则探索了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笔者通过对二者乡村建设思想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对我国当前农村现代化建设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卢作孚先生是民国时期在西南地区乃至在全国均有较大影响的人物。近十年来,对他的研究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在关于他的国家现代化思想、教育思想与实践、乡村建设与实践、民生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有些尚可深入之处。  相似文献   

18.
1930年10月,卢作孚在重庆北碚创建了中国西部第一个综合性科研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并对川康为重点的西部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生物、理化、农林、地质的调查研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抗战爆发后,由于卢作孚和中国西部科学院的影响和鼎力帮助,一大批东部地区的科研学术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内迁北碚,中国科学文化的国脉和精华得以保存和延续,北碚也因此成为大后方科技文化中心,中国西部科学院成为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