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里具有的内在品质。内在品质包括众多层面,包含了民族与科学的文化素养、个性的心理素养以及思想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2.
我们讨论语文教师的德性品质,不止于其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更为瞩目的是作为人的最朴素的德知、德行、德性,尤其是作为教师内在品质的德性修养。这种德性,是指“人”内在的朴素的真、善、美的品质,是一种引领学生生命发展的品质。我们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的内在基础就是“心正”,就是具有一颗德性之心。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学生内在的精神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媒介。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濡染,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完善内在的道德情操,不仅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与时俱进"是指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相应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哲学基础及其实践性、开放性的特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开拓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不断延续其发挥作用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是人的内在品质,关键能力是人的这种内在品质的一个外在表现,没有人文素质的提升,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高职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要置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之中,即在人文素质视域下培养高职生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6.
钾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钾的生理功能入手,主要对钾及钾肥施用技术与烤烟品质(外观品质、内在品质、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安全性)影响方面作了简要的综述。指出了钾在烟草方面的施用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素质就是人们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先天的自然性,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形成的较为稳定、内在的特点与品质的综合。对小学阶级直至将来的学习都将产生很大影响。这一基本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又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8.
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是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优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在于社会规范道德的"失范",个人人生意义的迷失.德性与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点.无论是关涉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德性成长都是当代道德教育价值追求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内在基础在于它具有科学性、最大程度的利益代表性、现实性与信仰性等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最大程度地契合了中国社会发展、国家成长、民族繁荣的内在需要,从而使其大众化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判定一个人是高调还是低调,需要看他的内在品质或所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从审美的角度,教师形象指的是源自其内在品质,并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整体感觉。教师的形象无外乎包括教师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大类。好的内在形象通常是指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17第11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提升的障碍与应对》一文,基于南京市学校的实地纵向追踪调查,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的提升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又是其内在结构与外在功能的辩证统一。目前,许多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固定的教学平台,若再配以这样高品质的课程,将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注重品质与效能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徐倩 《上海教育》2014,(15):16-18
作为连接上海与长三角的节点城市,近年来,嘉定立足区情,从“提升城市内涵与品质”的定位把握教育,致力于打造“品质教育”,并围绕着“提升教育的内在品质”尝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与工作是内在相关还是外在相关,美国中小学教师的绩效薪酬经常被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内在薪酬是涉及工作内在品质的雇员从工作本身所获得的东西,包括参与决策程序增加工作自主权、增加职责、分配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是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优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在于社会规范道德的“失范”,个人人生意义的迷失。德性与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点。无论是关涉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德性成长都是当代道德教育价值追求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品质既是个体内涵的核心内容,又是个体特征外显的重要标识,人生的根本任务就是锻造品质。迄今为止,中外关于儿童品质的研究立足于心理学与各国文化传统,主要指向人格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学习品质等,整体呈现出简单罗列、庞杂分散、缺乏统整等不足。有必要从人终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出发,重新建构儿童品质的结构与层次。从个体身心发展来看,儿童应当具备的品质可以分为体质、知质、心质三种,其中体质与知质主要由"非我"转化而来,是儿童发展的主要内容品质;心质主要由"原我"生发而来,是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品质。儿童体质与知质的发展需要心质提供的内在力量的支持,而心质的发展又是在促进体质与知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儿童教育应始终坚持儿童体质、知质与心质的和谐发展,并将心质的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只有充分培养和发展主动性、独立性、合群性、专注性、坚持性、灵活性等属于心质的"支点品质",儿童才能获得终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7.
尊重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8.
敖雯  尹敏 《文教资料》2012,(23):128-129
教师德性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它包括教师善的品质、公正的品质和责任感。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时时以教师的善,不断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公正的品质去理解关爱学生,教师的德性才能逐渐养成,才能担负起教师角色,教育潜能才能充分实现,并形成内在的、运用自如的教育行为准则,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时才具有一种道德力量,从而充分体现教师德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高等教育的品质提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提升高等教育的内在品质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契机。本文从高等教育中的培养目标设置、通识教育问题和教学改革等三个方面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品质提升做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创新品质已成为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本文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品质是"两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内涵的命题,并对创新品质的含义,以及"两课"教学改革和创新品质培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此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