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海冰探究     
据科学家估计,在地球上的南极和北极海洋上,常年不化的海冰大约有1000万平方公里。这还不包括极地大陆上的冰盖呢!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有机会坐飞机越过南极上空,将会发现,南极大陆是一个中部隆起的、向四周缓缓倾斜的高原,巨大而深厚的冰层如同一个银铸的大锅盖,倒扣在南极大地上面,所以又称南极冰盖。南极冰盖的厚度相当惊人,平均厚度2000米,最厚的地方有4800米,尤其是在南极冬季降临时,大陆冰盖与周围海洋中的固定海冰连为一体,形成3300万平方公里的白色冰原,面积超过整个非洲大陆。由于重力作用,冰盖向弧底的运动令冰层开裂,冰原上便密布着无法尽数、隐藏在白雪下肉眼无法看见的冰缝。这些在平原上纵横密布的冰缝比暴风雪更恐怖。这些深达千米,由…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有许多个极,但是若按地理、地貌而言,人们习惯称地球上有三个极.那就是地球的南极、北极和峰极(指位于我国和印度之间的珠穆朗玛峰,最高峰顶海拔8848米)。本文所说的“两极”异同,是特指地球的北极和南极。那么.这两极究竟有些什么明显的异同呢?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给北极和南极造成的影响大相径庭:北极的海冰在融化,南极的气温在降低。科学家在5月6日发表一份极地气候研究报告中说,地球的北极和南极都受到太阳辐射和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水平不断上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陆龙骅的足迹遍布了地球的"三极"。这个"三极"大气科学的研究者见到了青藏高原的高积云,踏足过北极的苔藓地,遇到过南极的冰崩。他说:"我们要研究‘三极’的气象,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相似文献   

6.
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南极和北极地区,海陆分布似乎恰恰相反。在南极区域,以极点为中心向外扩展的是南极洲大陆,大陆周围是洋面;相反,在北极区域,以极点为中心向外发射的是北冰洋洋面,洋面四周几乎全为陆地或岛屿所包围。如果比较南极洲和北冰洋的面积,两者竟然非常接近,前者为1425万平方千米,后者为1321万平方千米。若把南极洲大陆自东向西转动100经度,然后再将两极区重合在一起,不难发现,南极的陆区几乎正好填充了北极区的海域。据此,有人推测,在地球发展史上的某个阶段,似乎有某种宇宙压力施向北极一端,造成一块巨大…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地球磁场的探索和猜想假如地球磁场发生反转,也就是地球的北极变南极,南极变北极,人类居住的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的这种担忧是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洋底地磁条信息之后产生的。根据测得的古地磁场信息得知,在过去的7600万年中,地球的磁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9,(23):10-14
封面故事:南北极的极光可以不对称 新的证据表明,通常认为北极光(发生在北半球)和南极光(发生在南半球)是互为镜像的观点并非总是正确的。极光的确往往同时在北极和南极区域出现,其出现的地点由地磁场线连接.这种联系预计也许会将两个极光的图案、位置和时间关联起来。2001年5月12日.两个地球观测飞船“IMAGE”和“Polar”处在对两极同时进行观测的较好位置.当时对南极来说是黄昏.对北极来说是黎明。  相似文献   

9.
《自然》     
《科学中国人》2023,(4):10-15
来自卫星的全年海冰厚度记录《自然》封面:2018年8月期间融化的北极海冰,由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的机载海冰测量系统“冰鸟”拍摄。《自然》杂志第7927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北极海冰厚度的全年估算数据。气候变化正在使北极海冰以千年未见的速度减少,但在每年的5月至9月,在这一关键融冰期测绘海冰厚度一直没有现成的方法。研究团队利用深度学习及对欧洲空间局的卫星观测数据的数值模拟,生成了他们的融冰期数据集,并用“冰鸟”的机载测量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团队希望这份全年海冰厚度记录将增进大家对北极气候反馈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数字科普     
《百科知识》2012,(18):44
正地球大约1/10的陆地表面被冰覆盖,大多数的冰经过数千年的累积,形成厚厚的冰盖,覆盖在南北两极。3000万立方千米——地球上最大的冰块,南极冰盖的体积。4000米——南极冰盖的厚度。70%——冻结在南极冰盖中的淡水比例。190千米——有记载的最长的闪电的长度。4.4万次——地球上每天发生的风暴次数。7000万桶——每天从地下抽取的石油桶数。  相似文献   

11.
企鹅是地球上已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之一、全球共有20多种,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亚南极地带(南纬40~50度),它们一年中,多数时间生活在岛礁、海滩或海冰处,喜欢群居栖息,少则数百只,多则上万只生活在一起,成为南极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企鹅是地球上已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之一,全球共有20多种,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亚南极地带(南纬40~50度),它们一年中,多数时间生活在岛礁、海滩或海冰处,喜欢群居栖息,少则数百只,多则上万只生活在一起,成为南极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3.
卫星测量数据显示,南极的冰近几年来以每年高达152立方千米的速度融化。这些融化的冰每年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0.4毫米。地球上70%的淡水资源都集中在南极。英国科学家曾测算,仅南极西部冰原融化就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6米。  相似文献   

14.
乐樟  JAMES  ROTH 《科技新时代》2007,(10):14-15
一串光电倍增传感器被科学家埋在了南极厚厚的冰层下2400深的地方。到2011年.将有70个这样的传感器串(分布在1平方千米的区域内)被埋在南极冰层下,组成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远镜IceCube。所有的传感器都将指向地球深处,即北极的一方,以寻找穿透地球的高能中微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渐冻人     
《科技新时代》2005,(8):107-107
近日科学家在对地球南北极进行考察后表示,地球正在面临“缩水”问题——地球的南极出现了大面积冰川萎缩,北极则有128个湖泊消失。  相似文献   

16.
林泉 《百科知识》2009,(14):44-44
北极有北极熊,南极有企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为什么南极没有北极熊,企鹅不跑到北极呢?科学界普遍认为,一条长长的赤道让两极的喜寒动物永远无法相见。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全球最新海洋生物普查结果表明,至少有238种海洋生物同时生活在北极和南极海域。  相似文献   

17.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化导致地球大部分地区变暖,海冰融化,这可能导致欧洲变得更加寒冷。在过去的30年内,冰岛和格陵兰岛海域的冰含量已经极大的减少,这些区域对于调节地球气候系统非常重要。科学家们相信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02-I0002
科技日报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球科学研究所领导的国际考察小组,分析了来自南极不同深度的冰层沉淀,提出南极大陆的冰盖在渐新世(约开始于3400万年前,终于2300万年前)时期就已出现,距今已有约3360万年久远。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环南极区南大洋周边有着独特的海冰形成和浮游生物系统,对研究全球海洋食物网和碳循环是极为重要的区域。然而,人们对支持这种独特生态系统形成的机制及其发展的历史时间还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9.
颜其德 《科学中国》2007,(12):37-39
在南极海域(特指南纬60度以南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其面积约3800万平方千米),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虽然种类不多,但其生物总量确十分惊人。除企鹅和海豹等大型动物外,鲸也是不遑多让。蓝鲸是生活在南极海域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世界兽类之最。南大洋中鲸的数量和捕获量均占世界各大洋的首位。  相似文献   

20.
北极熊要移民南极?全球暖化让北极冰加速融化,威胁北极熊生存,有生态学者建议:把北极熊往南极送,或许能为北极熊留住一线生机。消息一传出,反对者炸开了锅。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者杰森·麦克拉兰认为这是一个馊主意,已有太多前例证明,善意地引入外来物种会导致各种破坏。南极的企鹅、海豹不习惯冰层表面有掠食者,会大量被北极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