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某与宁某是好友,99年2月,宁某向吴某借款3万元,并写了借条,借条上约定1年内还清借款,但对利息的事只字未提.2000年2月,借款到期,吴某提及还款一事,宁某表示暂时无钱还款,要求延期,吴某不悦.此后,吴某多次催宁还款,宁某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2001年2月,吴某在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要求宁某归还借款3万元,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相似文献   

2.
施群 《知识窗》2001,(9):43
98年,曹某买了一台摄像机,用去了1万元.不久,曹某出国进修,临走前曾交待张某为自己照管财产.2000年1月,曹某决定在国外另买一台摄像机,而把国内这台处理掉.于是他电话告知张某,让他想办法寻找买主,把摄像机代为处理,价格不能低于8000元.张某自己很喜欢这台摄像机,为达到低价购买的目的,他谎称摄像机出现了质量问题,买主只愿出5000元.曹某答应了.……  相似文献   

3.
吴某曾因做生意需要而向徐某借款1万元.由于经营状况一直不太好,借款到期后,吴某无力归还.由于徐某见面就讨债,使吴某烦恼不已.吴某的好友李某听说此事,主动对吴某说:“如果下次徐某再来找你,你就叫他来找我,我来还给他.“吴某感激不尽.当徐某再次找到吴某要求其还款时,吴表示已经和李某达成了协议,由李负责还款.徐某找到李某,李某并不否认此事,但是仍然表示无钱归还,请求延期.徐某认为吴某在有意逃避债务,于是起诉到法院,要求吴某还款.……  相似文献   

4.
何某于99年6月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及附加盗窃险,保险金额为1万元人民币,保险期限一年,自99年6月7日零时起至2000年6月6日24时止.没有想到的是,99年8月,何某所在单位用职工福利基金在另一家保险公司为每个员工也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及附加盗窃险,保险金额为每个员工8000元人民币,保险期限也为一年,从99年8月20日起算.2000年3月的一天,何某下晚班回家时,发现家中房门大开,屋内东西凌乱不堪,何某知道已失窃,立即向派出所报案,并通知了两家保险公司.经统计,此次失窃,何某的经济损失达6300元,公安机关一直未能破案.何某向两家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要求,保险公司则以何某重复保险为由,竞相为自己推脱责任,拒绝赔偿何某的损失.何某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要求两公司赔偿其损失.……  相似文献   

5.
熊铭贵 《知识窗》2006,(4):60-60
[案例]2005年3月,初一学生何某在上学途中被一货车撞伤,造成腿部骨折,卧病在家2个月。为不耽误学业,何某父母请人在家中为何某补习功课,花费了4000元。何某的父母要求货车司机陈某赔偿包括补课费在内的一切实际支出的费用共计2万元。陈某对其他费用不存在异议,但拒绝赔偿补课费,认为这一费用法律没有规定。何某的父母于是将陈某告上法院,要求陈某赔偿何某补课费4000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知识窗》2007,(12):58-58
[案例]2007年4月,王某将陈某告上法院.要求陈某归还欠款50万元,并有借条为证。借条上清楚写明:陈某因经商需要,向王某借周转金50万元.并约定了归还日期。但陈某辩称,王某从来借钱给他,因陈某经常和王某在一起赌球。50万元债务属于赌债,而赌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陈某还向法院提供了双方拟借条前后的三段录音记录。  相似文献   

7.
高某曾于1998年3月应徐某的要求借给他1万元,当时未约定还款日期.碍于朋友情面,高某在以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从未向徐某提出还款的事.……  相似文献   

8.
甲公司与乙公司有长期的业务往来,1997年2月,乙公司欠甲公司的10万元货款到期,已做好归还准备的乙公司见甲公司并没有提出归还要求,遂决定将还款的事暂且放一放,等甲公司提出要求时再还.此事一拖就是2年多,1999年4月,甲公司终于来人要求还款,乙公司随即将10万元还给了甲公司.事后乙公司听说债务过了2年就可以不还,后悔不已,于是想追回这10万元.乙公司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  相似文献   

9.
何某想开一家打字复印店,四处寻找店面.李某正好有一间店面想转让,两人一拍即合,双方谈定了价格,并约定半月以后交房、起算租期.李某要求何某签一份合同,并支付一部分定金.何某则说,这一段时间他很忙,合同等半月以后交房时再签也不迟,租金也会在那时付清,定金纯属多余.但李某怕何某日后变卦,坚持要何某先付定金,何某则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是守信用的,半月后一定会来交租金,说完他未等李某开口就走了.过了几天,又有人找到李某要求租店面,考虑到与何某未签合同,何某又未付定金,李某随即与来人签了租赁合同.半个月后,何某打算来与李某签合同,却发现店面已经有人承租.由于何某为开店已做了一些准备,知道李某已将店面转租他人后,非常生气,与李某发生了争吵,盛怒之下的何某还动手打了李某.后经鉴定,李某的伤为轻伤,为治伤,李某花去4000多元.事后,李某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何某承担刑事责任,并赔偿其损失.……  相似文献   

10.
林平 《知识窗》2001,(10):43
史某因业务需要,以其位于市中心的一处住房(价值40万元)作抵押,向A银行贷款20万元,双方于9月4日签订了抵押合同,但直到14日才办理了抵押登记.9月6日,史某再次以同一住房作抵押,与B银行签订了抵押合同,贷款20万元,并于9月7日办理了抵押登记.贷款到期后,史某无力还款,A银行和B银行行使抵押权,对史某的住房依法拍卖,只得价款30万元.对这30万元的分配,双方出现了分歧.A银行以与史某签订合同在先为理由要求先得到赔偿,而B银行则以抵押登记在先为理由也要求先得到赔偿.由于双方争执不下,问题被提交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11.
林平 《知识窗》2001,(9):43
A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向B银行申请贷款100万元,并请C公司作保证人,约定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在还款期限临近时,A公司与B银行在未通知C公司的情况下达成书面协议,将还款日期延长了3个月.即使如此,A公司在还款期限届满时仍无力还款,于是B银行向C公司提出还款要求,遭到C公司拒绝.B银行为追回贷款,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C公司还款.……  相似文献   

12.
[案例]何某开了一家租书屋.2006年7月,一张姓顾客来还书,何某在检查书有无破损时,发现书里夹了一张存折,乘张某没注意,何某当即把存折藏了起来.张某走后,何某到银行,以张某的名义取出了存折里的8000元钱.第二天,张某突然想起存折还夹在书里,立即来到租书屋要求何某归还,何某表示从未见过存折.  相似文献   

13.
刘周玉 《知识窗》2008,(2):59-59
[案例]2007年4月中旬,崔某的妻子齐某在一起车祸中丧生,崔某在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一个远房亲戚秦某在2006年1月底写的一张借条。上写:“借齐某人民币100佰元整,2006年12月底之前归还。”当崔某拿着这张借条找到泰某要求偿还借款时,秦某却说他只借了100元,而崔某认为按借条所写的“100佰元”,就是一百个100元,应当是借了10000元才对,对此秦某则解释说多写了一个“佰”,那是一时笔误造成的,只同意归还100元。  相似文献   

14.
[案例]林某、李某与曹某同在一职业高中读书,并住同一寝室.林某与李某关系很好,两人与曹某的关系较紧张.一日,林某与曹某因一小事出现口角,李某立即过来为林某助战,更加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双方发生扭打.林某与李某见曹某敢还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她们开始对曹某拳打脚踢.  相似文献   

15.
万某从小在农村长大,成年后即往南方打工,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金后,自己开办了一个工厂,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拥有数百万元的资产.2001年初,他回到家乡探亲,了解到乡中学房屋年久失修,主动提出捐款50万元帮助该校修缮校舍和购买办学设备,并承诺资金最晚于2001年7月1日到位.当地媒体很快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万某一时成为当地名人,他捐资助学的行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6.
赵利民 《知识窗》2007,(9):58-58
[案例]何某开了一家租书屋。2006年7月,一张姓顾客来还书,何某在检查书有无破损时,发现书里夹了一张存折,乘张某没注意,何某当即把存折藏了起来。张某走后,何某到银行,以张某的名义取出了存折里的8000元钱。第二天,张某突然想起存折还夹在书里,立即来到租书屋要求何某归还,何某表示从未见过存折。  相似文献   

17.
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村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村落里,相互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但他们却不喜欢到法庭上去裁决,为什么呢?我们看下面一个案例。诉讼和调解都为了面子河北李村有个女孩叫小莉,由于年龄不够,没有登记就嫁给了男方。没多久,男方家里要盖房,女方父母就借给了男方6000元。按照农村的习俗,亲戚之间借钱是不打借条的,但当时李村有两位村民在场做了见证。过了一段时间,男方又提出要借2万元钱买摩托  相似文献   

18.
赵利民 《知识窗》2008,(3):56-56
[案例]2007年5月,王某收到好友陈某的手机短信.短信中说陈某正在外地,突然生病住院,向王某借5000元钱,并请他汇到陈某的卡上。王某当即去银行为陈某转了钱。陈某回来后,向王某表示了感谢,但没有还钱,也没有补借条,但王某保留了手机短信和银行的汇款回单。2007年5月,王某与陈某发生矛盾,王某遂要求陈某还钱,陈某不承认有此借款,拒绝还款。王某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决陈某归还其5000元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按照“山上管护经营建基地,山下招商引资搞加工”和“建基地、规模化,抓种养、上精加,种北药、养林蛙,发菌财、打绿牌,搞流通、产业化,广招商、促开发”的经济发展思路,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凭借特色养殖管护经营,通过强力推进和合力攻坚,使多种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正朝着“半壁江山”目标阔步迈进。2000年全局工业总产值实现5146万元,林产工业产值实现1560万元,  相似文献   

20.
老借条     
妈妈在整理书籍时,发现了一张借条.一看,惊讶不已.这是一张20年前的借条,是张大可立的.那时,他向我们家借了200元钱.那时的200元钱可不是小数目,爸爸妈妈至少要省吃俭用一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