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各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讲大气压的存在时,都要讲到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并要求同学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做一做。  相似文献   

2.
1654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格里克在马德堡市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从而首先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初中物理大气压这一章内容里,教科书都无一例外地介绍了这个实验。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感受不到大气对我们的压力,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但要讲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而且还要实际演示给学生看。然而,此实验对条件差的(尤其是农村)学校来说,做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既需要有马德堡半球又要有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第一册大气压强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笔者在教学演示中发现有如下弊端: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用手摇抽气机抽气,常因接口不密封而漏气,学生一拉即开,有的教师用两用打气筒抽气,常因导管软易被大气压压变形,导致实验效果不好。这样,教师上课时常不去演示它。教材中用两个皮碗,模拟演示,虽能说明大气压存在,但不能形象地说明大气压强之大,难以让学生相信“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义务教材(人教版)用两个橡皮碗模拟这个实验,但实验时稍用力就可把它拉开,使学生对大气压强“很大”半信半疑。为此笔者利用废旧器材,自制了代替马德堡半球的仪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各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讲大气压的存在时,都要讲到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并要求同学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做一做. 最近,我读了蔡传平老师的两篇文章,都谈到马德堡半球实验.其一,<物理教学要增强感染力--兼谈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教学>[1].其中有一句话是:"如果半球不是小球,而是象马德堡半球那样大,那么,一个同学、几个同学就不可能把它拉开了,甚至要七、八匹马才能把它拉开."其二,<撰写物理教研论文的选题策略>[2].其中有一句话是:"教师拘泥于教材上‘八匹马也拉不开',对学生说:‘实验不成功'."两处都谈到"八匹马",那么,马德堡半球实验到底是用多少匹吗呢?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第一册大气压强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笔者在教学演示中发现有如下弊端: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用手摇抽气机抽气,常因接口不密封而漏气,学生一拉即开,有的教师用两用打气筒抽气,常因导管软易被大气压压变形,导致实验效果不好。这样,教师上课时常不去演示它。  相似文献   

7.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一个著名实验,一般学校的教师对这个实验,只能讲讲而不能做,其原因在于:两个半球合上后,由于不能密封,结合处漏气,  相似文献   

8.
马德堡杯     
1650年在德国马德堡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显示了大气压的强大。用两只杯子,一张吸水纸,我们也能来做类似的实验:在一只杯子内放入几根点燃的火柴,然后盖上湿的吸水纸,再迅速地将第二只杯子倒合在上面,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9.
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丹阳市全州中学岳凤楼马德堡半球实验常因两半球的密封性能不好,做不成功.还有一些农村中学由于缺少这样的实验器材,不能做这个著名的物理实验.其实只要化几角钱到商店里去买二只衣挂钩就可以用来代替两个半球.实验时只要将二只衣挂钩用力按合在一...  相似文献   

10.
罗铁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21):56-57
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将直径为30多厘米的两个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其中的空气,用了十六匹马才艰难地将二半球拉开。可见大气压作用在二半球上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很多学生常常想计算出这个压力究竟有多大?而半球外表面所受大气压力的合力的求法要用到高等数学知识,所以在中学阶段不能直接去求,有很多资料采用了一种等效的解决方案,那  相似文献   

11.
罗铁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1):56-57
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将直径为30多厘米的两个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其中的空气,用了十六匹马才艰难地将二半球拉开。可见大气压作用在二半球上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很多学生常常想计算出这个压力究竟有多大?而半球外表面所受大气压力的合力的求法要用到高等数学知识,所以在中学阶段不能直接去求,有很多资料采用了一种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利用直径与半球直径相等的圆盘来代替半球如图1所示,即认为每一圆盘外表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与一半球外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合力相等,如果这种处理方案合理的话,这就大大简化了对拉开马德堡半球用力大小的计算,下面笔者就从理论上来探讨一下这种等效处理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在师范类大学物理专业的《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中,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定性的演示实验,学生普遍感觉实验没有什么意思,为此将实验进行了开拓挖掘,提出了关于马德堡半球拉力的计算和测量实验.在此过程中让同学们开动脑筋设计了用拉力计测量马德堡半球拉力的方法,达到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学会了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1654年,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于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进行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证明真空的存在.而此实验也因格里克的职衔而被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  相似文献   

14.
顾江鸿 《物理教师》2002,23(12):40-42
由于在教学中,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真空、大气压等是分散在不同章节里进行教学的,我们很少知道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以真空的探索为线索把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憎恶真空”、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真空、大气压等之间的历史联系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93年第4期刊出了《马德堡半球的直径究竟多大——一个古老问题的讨论》一文,作者通过极简略的估算,含糊地暗示马德堡半球直径(以下用d表示)宜为51cm.  相似文献   

16.
马德堡半球实验能有力地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可是在农村有这种教具的学校却为数不多,下面介绍一种演示方汉,供参考。取两个眼药水瓶上的大橡皮帽,在每个帽的中央用胶水粘上一根橡筋圈。再取一小  相似文献   

17.
验证大气压强的两个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实验,常用马德堡半球,一般农村中学没有仪器,可用以下两种简易实验代替。一、马德堡杯实验器材:两只玻璃杯,吸水纸垫圈(或橡皮垫圈),一段蜡烛。实验步骤和原理:先把吸水纸垫圈(图一)放  相似文献   

18.
一、重要知识点1.一个重要概念大气压强: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二个重要实验(1)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揭示了大气压的存在,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相似文献   

19.
范迎春 《物理教学》2012,(1):39-40,48
一、证实大气压存在的一些常用实验由于人们始终生活在大气之中,所以对大气压的存在竟然"毫无感觉",从而对大气压的认识也就存在困难。这也使得马德堡半球实验直到今天还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惊"效果,所以成为物理教学上首选的常用演示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虽然效果好,但对器材及操作要求稍高。物理教学中还用到一些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的小实验。例如,用吸盘做的实验(模拟"马德  相似文献   

20.
大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不能直接地观察到大气压强。教材中介绍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橡皮碗摸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及瓶子吞鸡蛋等实验,这些实验能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为了更好的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我再介绍两个方便易做的小实验:①烧瓶吞鹌醇蛋,上课前取长颈烧瓶一个和煮熟剥好壳的鹌醇蛋一个,将烧瓶内装半瓶热水,演示时,倒掉热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