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日常生活与书面语言的观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口语表达的特点,论述了口语在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有效地通过把握其表达特点,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更好组织和应用口语.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的三种技能(听、说、写)是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文章从听、说、写等方面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感观。教师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训练听的能力,提升说的标准;重视口语,听说兼顾;激发兴趣,提高能力;运用图画写话,强化口头表达;学写生活日记,培养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口语方面存在的通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口语教学的六点建议:活用教材资源,提高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挖掘生活资源,提高口语交际的技巧性:紧扣专业特点.突出口语交际的职业性;以活动为载体,拓宽口语训练的多样性;充分唤醒学生,调动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训练普通话,提高口语表达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当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仍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影响了语言技能的综合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话式人工智能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基于对话式人工智能的特点和高中生口语能力发展的需求,结合案例提出了以对话式人工智能促进高中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第一,发挥工具属性,缓解学生焦虑感;第二,发挥实时互动特点,提高口语表达流利性;第三,发挥即时反馈优势,提升口语表达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刘晓彦 《成才之路》2012,(20):10-10
有人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在工作和生活中只占三成,良好的交际能力要占到几乎七成,而交际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多么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笔者认为,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口语交际课堂的前提是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创设能激起学生表达需求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并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表达方法、各种交际礼仪。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在低年级口语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口语表达在适应社会工作、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进城打工,他们的子女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尤其是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倾听,"蹲下身子与他们说话",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提高他们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师口语课是国家教委在总结了师范院校多年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新课,它担负着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口语表达的教学。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普通话正音.一般口语表达训练、教师口语表达训练三方面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口语运用的技能,培养一定的言语应变能力。这是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教师口语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口语课应结合口语教学的特点,认真遵循口语教学的原则,选择并运用好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口语,是人们一生中使用得最多的表达手段和交流方式。在未来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通讯工具的发展,口语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和频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口语,是人们一生中使用得最多的表达手段和交流方式。在未来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通讯工具的发展,口语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和频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为目的,提出了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即根据学生表达特点进行口语表达指导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口语表达训练的目标和要求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口语表达进行指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西师版)《积累运用》中大都安排了口语交际。如何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2、教给口语交际的方法;3、把口语交际的教学与作文指导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黄新锦 《文教资料》2010,(13):66-68
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从读说结合、说写结合、说写与生活相结合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指出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必然会相应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围绕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建构"走进生活"的口语交际课堂,使学生综合展示知识、素养、能力、个性,把情商和智商有机结合,把握口语交际训练中各种因素的特点,让情商之花在口语交际训练的沃土上绽放。  相似文献   

14.
一、初中学生口语交际呈现的几个特点口语,简言之,指相对于书面语而用在口头上交际的语言。它是指一种语言形态,是诉诸人们听觉的有声音的语言形态。口语交际有如下几个特点:1.灵活性。因为口语交际是面对面地讲话,对象明确,所以用词方面,口语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词汇丰富,通俗生动,这与书面语言表达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有所不同。口语表达要求思维更为敏捷,灵活和条理化。  相似文献   

15.
罗颖 《湖南教育》2003,(24):40-41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成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语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因此,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倍受重视。纵观目前口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指导,我们不难发现两大特点:一是将口语表达分化,讲究专项训练,强调由低往高、由易到难的层递训练;一是过于注重对传播技巧的研究,在各项训练中突出“术”的指导。笔者认为,这与口语表达作为一种传播活动的本质属性产生明显偏差。口语表达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即表达主体接收外界刺激,产生表达需要后,进行内化思考,对信息分析、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6.
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有益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够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围绕交际要素,培养交际能力;挖掘交际资源,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回归生活交际,迁移运用交际能力三方面进行探索,真正让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中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三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的语音资料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归纳了高职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不足,在阐述了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某系随机挑选的20名学生的口语指导经验,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几条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交际语言正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吸收新的语言现象包括“外”来词语而丰富自己。传统的语言规范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书面语是这样,口语也是这样。作为地道的生活语言,日常口语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因而、带有许多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变化多端的表现手法恰当、适时、灵活表达最佳口语交际效果体现的。本文从句子结构、词语使用、词调使用三大方面概述日常口语的特点。一、句子结构日常口语在句子结构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趋于简短或许是适应时代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为目的,提出了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即根据学生表达特点进行口语表达指导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口语表达训练的目标和要求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口语表达进行指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口语交际在教学中经常被作为一个忽略的环节,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是一带而过,没有真正达到训练目的。文中对口语交际训练提出四个落实:一是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案,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二是口语交际训练中表达力求流畅、清晰、准确,具有实用性;三是口语表达时要注意场合、情境和对象,注重实践性;四是口语表达要真诚、得体,重在实效。希望在小学口语交际训练的教学中与更多的专家教师共同探讨,把该环节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