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暴力犯罪的犯罪学定义、状况与特点入手,探讨了暴力犯罪的生成机理与防治对策,指出暴力犯罪的生成是主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暴力犯罪的防治对策包括治本预防对策、治标预防策略、矫治处遇策略。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暴力犯罪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飞速发展,大众媒体在青少年成长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众媒介中的暴力信息不可避免地介入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而引发青少年暴力犯罪。文章通过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生暴力犯罪呈愈演愈烈之势,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借用在犯罪学中对犯罪原因系统研究的方法,对影响学生暴力犯罪社会宏观因素、社会微观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被害人因素分别做了一番解析,希望能借此为学生暴力犯罪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站在限制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立场,死缓限制减刑的目的应当不在于提升死缓的惩罚力度,而在于为死刑立即执行提供替代性选择。死缓限制减刑适用的七种犯罪应当是指罪名而不是犯罪行为,对"有组织的暴力犯罪"限制解释为"有组织犯罪组织实施的暴力犯罪"。死缓限制减刑适用的对象,应当是在《刑法修正案》(八)生效之前本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而不是原本就可以适用普通死缓的罪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青少年暴力犯罪活动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并由过去的单一型暴力犯罪逐步发展为综合型的暴力犯罪 ,恶性案件日趋增加。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 ,有关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研究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发生机制 ,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本文主要对研究者关于暴力行为结果价值的研究做一综述。(一 )当前的诸多理论认为某些青少年之所以偏爱从事暴力犯罪行为 ,是因为他们相信通过暴力犯罪可以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或象征性的报偿。而且他们在认识方面过分地缩小了由暴力犯罪所导致的有害的和惩罚性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呈低龄化趋势。从刑法基础理论出发,总结当前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阐述规制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理论基础,剖析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增加规制校园暴力犯罪的专门立法和司法解释;优化对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案件的司法适用等建议,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充分发挥刑法“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暴力犯罪呈现高发态势,其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保持较高水平。我国中学生暴力犯罪具有犯罪年龄低龄化、手段残忍化、行为共同化的特点,突显了我国中学生暴力犯罪的严重性。中学生的暴力犯罪按发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生理需要型、安全需要型、爱的需要型、尊重需要型、自我实现型等五类犯罪。针对不同类型的暴力犯罪可以并应当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同时在类型化预防措施之外也需注重一般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严重暴力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对社会的危害极大。研究、剖析严重暴力犯罪的特征、成因,是对付严重暴力犯罪的重要前提。据此,本文旨在探析力求取得较为理想的斗争效果为最高准则,力争方案上好中选好,措施上做到万无一失,结果上减少危害,且有效地遏止严重暴力犯罪,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反映出校园安全感的缺失。社会及家长对大学校园安全的担忧和恐慌,主要来自大学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而维护校园安全不在于事件是否发生,而在于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应对危机的策略。因此不妨对在校大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条橙》是一部以青少年暴力犯罪为主题的科幻小说,作品中充斥着各种暴力犯罪行为。而一向被认为是高雅艺术的音乐作品,在本文中却成为主人公暴力犯罪的兴奋剂。有必要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辅以音乐心理学的辅导,融合家庭、思想、社会认知、道德、法制等多种教育元素,使音乐成为美好心灵的添加剂而非磨刀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暴力犯罪事件呈上升趋势。本文分析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提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暴力犯罪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暴力犯罪案件不断发生,学生暴力犯罪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它不仅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还给学生自身家庭学校都带来极大危害。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现状及其犯罪行为的特点,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大学生暴力犯罪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案件频发,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低龄化、团伙化、男性为主、抢劫及故意伤害犯罪为主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宣传教育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有效预防对策包括完善家庭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宣传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4.
当今高校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高校暴力犯罪有别于其他一般暴力犯罪的特征和成因,应从学生思想教育、校园安全保卫、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做好高校暴力犯罪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6,(22):9-10
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与低,标准必须落实在学生的身上,核心之一在于学生是否有效获取知识,是否激发并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就需要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针对不同的课型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目标,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中学生暴力犯罪问题日益严重,令人堪忧。本文从中学生暴力犯罪的法理界定谈起,从中学生心理、家庭、社会、学校、生命教育缺失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学生暴力犯罪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雷嘉 《青海教育》2015,(3):49-50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对校园安静、和谐的教育环境以及广大师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与影响。但是,我国国内关于校园暴力犯罪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学者多从基础理论的层面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而对我国校园暴力犯罪(尤其是中高职院校校园暴力犯罪)的实证研究较为匮乏。由此造成对校园暴力犯罪现象重视不够,校园暴力犯罪屡禁不止的严重后果。本项目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对我省中高职院校校园暴力犯罪的状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一直有着高考命门之称,数学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总分的高低。数学是否能拿高分不在于你是否做出了压轴题,而在于你是否能抓住整体并少犯错误,这是应试策略的问题。高考数学成绩=临场心态+数学能力+应试技巧+规范解答。  相似文献   

19.
课堂管理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其着眼点在于通过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达到争取更多有效学习时间的目的.教师大都十分重视课堂管理,但问题在于管理是否有效,及有效程度如何,这取决于课堂管理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或财产的犯罪行为,在多数情况下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与安全.由于其残忍性以及对人们心理的强烈震撼性,即便是在各种新的犯罪形式层出不穷的今天,暴力犯罪仍然不失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犯罪形式.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大学生暴力犯罪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2月云南大学"2·23"重大恶性杀人案使社会对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