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建立健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的不足提出一些改革的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合法权益缺失严重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该文在分析农民权益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农民工培训机制、建立完善法律援助机构、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等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法律援助是工会切实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全国总工会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把劳动争议多发、职工权益易受损害的行业作为重点领域,把维权能力较弱的农民工、困难职工作为重点对象,把解决拖欠职工工资、工伤事故赔偿等劳动争议作为重点案件,充分发挥工会在法律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4.
地方院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院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促进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同时也为地方院校的法律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地方院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应成立法律援助中心,为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提供组织机构;建立各方连动机制,为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壮大支援声势;完善资金筹措机制,为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提供经费保证;推行农民工培训计划,为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构建素质保障;开展网络维权活动,为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拓宽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权利却屡被侵害。农民工依法维权面临着成本高昂、程序繁琐、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援助不足等诸多困难,如何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角度查找阻碍农民工维权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工资得不到保障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得不到合理有效解决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结果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越发严重。它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正当合法权益。国家应当强化保障农民工的有关法律条款,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执法力度,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责成地市政府加强监管,确保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职工维权法律顾问团的成立使农民工及工会工作者获得了免费法律援助,并且重点帮助解决拖欠职工工资、工伤事故赔偿等事项。安徽省职工维权法律顾问团5月29日正式成立。该顾问团下设工作站,建立律师定期值班制度,旨在为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困难职工、农民工、劳动模范及因依法开展工会工作而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工会工作者,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正>农民工欠薪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稳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市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在为农民工解难上做出了有益探索,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我市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的主要做法(一)我市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以自己的行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温暖法律公益活动能够直接为农民工排忧解难,能够切实为农民工送去温暖。近年来以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为代表的法律援助公益组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是国家(或社会)依照专项制度,为经济困难或其他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司法制度。农民工应当作为法律援助的对象。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法律援助仍然存在诸如主观认识不足、法律法规缺乏、经费相对有限、援助力度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救济权的实现、服务政府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政府有必要继续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制订或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援助资金制度,推进法律援助主体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异地协作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的范围较为狭窄,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应扩大我国法律援助的范围,在刑事自诉案件中和行政案件中设立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各国法律援助的宗旨.只有建立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才能真正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目标.我国应从扩大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申请人的范围,加大专业法律援助人才的培养,建立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基金,对具有法律义务的律师建立奖惩制度等方面来构建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2.
法律援助是为贫弱者提供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农民工由于经济、政治等地位的劣势,已被普遍认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获得法律援助是其应当具备的一种应有权利,而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则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社会契约理论、人权保障原则、实质平等理论、程序正义理论、效率价值理论是政府承担农民工法律援助责任的法理基础,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和农民工自身的特性又为政府承担责任提供了法律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今年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了农民工入会的问题,为工会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在分析农民工入会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其基本职责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却成了处境艰难的“边缘人”,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权、社会保障权、教育发展权、民主政治权、迁徙自由权、自由结社权等方面。在法治社会,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最终要依靠法律手段来实现。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成立正式维权组织、强化行政监察职能、健全仲裁诉讼机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21日一大早.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执行主任时福茂律师和他的两个助手就已在赶往昌平区的路上了.他们要去调查一起农民工欠薪案件.这起案件虽然欠薪总额只有100多万元.但却涉及到300多名农民工。截至目前。填写法律援助申请的人已有220多了。时福茂说.为了让这些农民工在农历春节前拿到工资,他们必须要抓紧时间才行。  相似文献   

16.
李辉 《成人教育》2008,(10):65-66
目前,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措施。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又明确提出,要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湖南、河南、天津、黑龙江等地,都制定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文件。其中都明确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要求。对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以黑龙江省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为例,对此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析农民工在城市中政治参与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进城农民工数量的急剧增长,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城市作为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政治参与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政治参与的状况如何将影响到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城市社会的发展稳定.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民工在城市中政治参与的状况,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遍布中国的中小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但在这些城市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遭受着诸多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揭示中小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并分析其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有利于促进农民工权益保护、共建和谐城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实地调查,获得农民工权益的第一手真实材料,阐述农民工享受合法权益的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民工权益受损以及在抗争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保障农民工享受城市合法权益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实地调查,获得农民工权益的第一手真实材料,阐述农民工享受合法权益的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民工权益受损以及在抗争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保障农民工享受城市合法权益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