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植物组织装片的显微照片,要比挂图更具有直观性。这类照片在实验课中运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挂图往往只是一张较为模式的图,而显微照片是装片的直接放大。挂图与实物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显微照片能反映装片实物的真实面貌,如蚕豆叶的横切面挂图上所画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而实际上装片中这两种组织的细胞排列并非如此紧密。2.显微照片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装片的显微照片,要比挂图更具有直观性。这类照片在实验课中运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挂图往往只是一张较为模式的图,而显微照片是装片的直接放大。挂图与实物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显微照片能反映装片实物的真实面貌,如蚕豆叶的横切面挂图上所画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而实际上装片中这两种组织的细胞排列并非如此紧密。  相似文献   

3.
中学实验室目前使用的光学显微投影仪,能够把永久装(切、涂)片上的生物标本成像投影到屏幕上,但也有不少的缺点,即放大倍数小,当标本很小时根本就不能看清其结  相似文献   

4.
中学实验室目前使用的光学显微投影仪,能够把永久装(切、涂)片上的生物标本成像投影到屏幕上,但也有不少的缺点,即放大倍数小,当标本很小时根本就不能看清其结构,而且不能使用临时装(切、涂)片,给教学带来不便。笔者通过普通生物显微镜和家用摄像头组合使用,可以实现高倍投影,拓展了显微镜的功能,方便教学演示,能增加生物学教学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5.
1.分子大小例1 现在已经有能放大数亿倍的非光学显微镜(如电子显微镜等),使得人们观察物质内的分子排列成为可能.图1是用放大倍数为3×107倍的电子显微镜拍摄的二硫化铁晶体的照片,照片下方是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照片的情况.请估测出二硫化铁分子体积的数量级. 分析照片上每个二硫化铁分子间的距离约为d=1cm,照片被放大了3×107倍,所以每个二  相似文献   

6.
1制作气孔永久装片1.实验原理通常生物实验中观察气孔是采用镊子揭下蚕豆叶的下表应气孔制成临时装片。这样做容易撕坏气孔,影响观察效果,而且还带有季节性。改闲指甲油硬揭法,可以制成永久装片,操作方便,效果更佳。2.材料用具指甲油,一小块透明胶带,镊子.盖玻片,载  相似文献   

7.
在生学教学中,观察玻片标本是使学生认识生物体形态结构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标本,可以验证已学知识,加深理解,便于记忆,提高学习效果.玻片标本按保存时间分为临时装片标本和永久玻片标本;按制作方法分为切片法、装片法、涂片法、压片法等.  相似文献   

8.
自制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两个活动是六下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教材是把两个活动作为一个课时来安排的,但是我觉得这样教学学生可能会接受不了,于是就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先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永久装片,在初步认识什么是装片的基础上预习自制临时装片的方法。同时告诉学生,下节课我们再用洋葱来亲手自制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相似文献   

9.
<正> 中学生物实验60%以上的要利用显微镜,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经过特殊手段,使材料先减小其厚度和体积,让光线通过才能观察。通常应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切片法,即用刀片将标本切成薄片;另一种是非切片法,它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生物组织分离成为单个细胞或薄片或者将整个生物体进行整体装片。切片法简便,是我们常用的方法。通过切片法制成的玻片标本一般称装片,装片有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之分。  相似文献   

10.
植物学实验八,过去通常用预失制成的细菌三型涂片及永久装片来辨认细菌三种形态。但是细菌分布具有广泛性,在人体口腔牙垢中有细菌三种形态,即一般有白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梭形杆菌,类白喉杆菌,有时还有螺旋体。因此实验课可以把它改为临时制作装片。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基础实验中,永久装片和剥制标本常被作为观察的对象,是生物实验的一部分。但装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损坏,标本在保存过程中也经常遭虫蛀,对于破损的装片和标本,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修复,而且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1破损装片的修复a.首先取下原来标本的标签,用75%酒精棉球擦试破损装片,这样既可擦去装片表面的污物,又可杀菌。b.将破损装片放入二甲苯中浸泡几天,将封藏剂溶解。c.取去碎玻璃片,使盖玻片与载玻片分离开,露出其中的材料。d.更换新的二甲苯,洗净标本上的污物。e.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小…  相似文献   

12.
<正>1问题袁有平[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335200)]拍摄的显微照片为什么不是物理模型?照片不是"图画"吗?如果照片是直接三维成像处理的,不是也很直观、形象吗?这个时候照片属于模型吗?由于刚接触新课标,没有配套的资料,对模型方法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3.
[例1]已知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则该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哪一个:( )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1992年浙江省中考题) 解: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放大的实像时,有:2f>u>f,将u=30cm代入上式,则2f>30>f,解此不等式得:30>f>15,故应选B。  相似文献   

14.
一、显微实验课的不易操作性 1、显微镜是精密仪器.操作不好就不易看清,所以老师要不停地巡视、指导;仪器较贵,目镜、物镜、反光镜都是可拆卸的。不自觉的学生一时糊涂就会私自拆下带走:手脚多的同学到处摸,很容易弄花目镜、物镜的镜头:操作不当,很容易冲破载玻片或永久装片:制作的临时装片。由于操作不当也会使物镜的镜头受到污染:装显微镜的箱子很容易被走来走去的学生碰翻、碰掉:如此等等都是老师昕要担心的.而学生的好奇心强.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甲、乙种本实验五,是观察果蝇唾液腺的巨大染色体。根据该实验方法步骤(二)装片制作一则,要使唾液腺细胞的细胞核压破,核中的染色体舒展开来,困难较大。要使该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各校通常预备一些永久装片,以作对照观察。经过多年实践,我对本实验装片制作过程作如下改进。一、为了使染色体不易退色,不宜使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因为龙胆紫溶液容易染成深色,又很快退色。用醋酸洋红液染色的,也容易退色。我们采用的是杭州大学和杭  相似文献   

16.
在讲授《观察叶片的结构》一节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练习徒手切片技术,初步学会制作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我们自制放大的模型来进行演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把这一模型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看了《生物学教学》1987年第三期上黄伟淦老师的“果蝇唾液腺永久装片制法”一文后我们用黄老师的做法与自己方法制作的装片相比较,结果是我们的效果更理想。我们的制作过程是:剥离果蝇腺体,用1NHCI处理5—6分钟,用吸水纸吸去余酸液,经染色7—10分钟后加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复盖几层吸水纸压片,再经脱水透明后封片。  相似文献   

18.
《生物》第一册(上)的第16页中有这样的一道题:视野内出现了个污点,你有什么办法判断问题出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装片上?教参中此题的答案是:①移动装片,如果污点也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②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也随着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③排除了装片和目镜,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为了检验此题答案是否正确,本人特地做  相似文献   

19.
对“根的结构”进行探索式教学 ,关键是做好两个实验 ,即“幼根外形的观察”和“根尖永久纵切片的观察”。由学生动手实验 ,观察 ,总结 ,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投入实际应用 ,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 ,整堂课以“根的生长”为主线 ,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最后以“适应”进一步强化本节课的重点。本课件由FLASH5 .0制作完成。课件开始设计一张放大的“玉米幼根”的图片 ,是将拍摄的玉米幼根的照片扫描后 ,建立一小一大不同比例的关键帧 ,用其本身的createmotiontween设置一由小到大的渐变过程。该设计意在检验…  相似文献   

20.
一、制作临时装片的挂图(一)《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图1表示临时装片的制作程序,共分六个步骤,分别立出标题。教师用此挂图配合讲解,可以邦助学生理解。该图悬挂在黑板上,还可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随时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