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梁启超用西方逻辑学思想来研究墨学,提出墨家著作里也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这种用<墨辩>里的一些概念来比附西方逻辑学理论的做法与梁启超的文化现有关.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逻辑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之先河.其消极影响在于不利于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研究,影响着当今一些学者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评"儒化中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化中国"论者把儒学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圣道",并提出一套"儒化中国"的主张.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层面看,这套主张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儒家化",二者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可以"在<春秋左传>中宜分为两种情况助动词"可以1"和结构松散的两个词"可以2".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助动词"可以1"在<春秋左传>中处于绝对优势,"可以2"并非"可以1"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高级英语>第二册第十一课注释9中将"east wind"解释为"万物苏复的春风",但无论是从英国地理环境,英国文学作品例证,还是该文作者本意来看,"东风"应被解释为"凛冽的冬风".  相似文献   

5.
安庆枞阳话完成体标记"条[tiαu35]""子[ts(l)°]""了[liαu°]/[liαu214]"可以单用,可以组合,一共构成六种标记格式,"子[ts(l)°]"是典型的主标记.六种格式在共时平面上又明显地分成了相互影响的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调查吉林省地方理工科院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基础上,着重分析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胡雪岩从一个钱庄伙计到亿万富翁发迹史的论述,剖析了晚清社会"亦官亦商、官商结合"及贿赂肆行的吏治腐败,而"红顶商人"正是在这样的土壤滋长起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1907-1909年的"间岛"交涉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交涉结果对东北时局及近代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在交涉过程中调整外交策略,以"间岛"为筹码,向清政府发起了一场外交总体战,迫使清政府在东三省五案交涉上作出让步,攫取了大量路矿利权."间岛"交涉展示了清政府外交形象有新变动,清政府以积极有为的抗争姿态与日本展开了斗争,并试图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开放东三省地区,引进美资,限制日本侵略势力的发展,希望通过加快东三省建设逐步挽回各项主权.总体上看,"间岛"交涉的结果得失参半.  相似文献   

9.
论师生"平等对话"的阻力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还有-段路要走.本文分析了造成师生"平等对话"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煜以其个体生命与时代悲剧共同参与了词的创作,使其词在传唱出真挚沉郁情感的同时获得了无限的时空意蕴,形成了"专作情语"的"情境",于词坛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柳”在宋词中的运用是惊人的,它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且在我国文人的笔下展现出五彩斑斓之色.宋代词人以咏柳之语和喻柳之笔大量吟咏柳这一景物,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赋予了柳这一景物浓厚的文化涵蕴,形成了宋词中独具特色的柳文化.  相似文献   

12.
宋自立国以来,战乱频仍,家国破碎的苦难使女性作家作品突破了以往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怀的藩篱,用她们的血泪谱写出一曲曲离乱时期的时代悲歌。  相似文献   

13.
历来关于金元词分期的若干看法,存在着共同的视界缺憾。考察金元词的演进必须注意到金元词与南宋词的共时性与互动性、王朝更叠带来的词坛新变、词人群体对词坛走向的影响以及词学观念衍变所起的作用。打破朝代分野,将金元词与南宋词置于同一层面进行观照,可将三朝词视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由此可将整个金、南宋和元代词史划分为借才异代、气象鼎盛、遗民悲歌、延续传承和曲终奏雅五个阶段,勾勒这240年间词坛由蓄势、爆发,到略作消歇而又复振的演进轨迹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歧路灯》中“的”可以用作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实现或持续、进行,动态助词“的”出现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元明以后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中已经萎缩,但在中原官话和汉语其他方言中还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相似文献   

15.
“斡腹”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世纪蒙古铁骑的赫赫武功与蒙古汗国的辽阔版图,可以说与“斡腹”密切相关。“斡腹”本为蒙军作战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战术,后演变为蒙古汗国前四汗时期征服西夏、金朝、南宋的总体战略。此战略有一个假道西夏灭金,假道西夏和南宋灭金、假道大理灭宋、假道大理和安南灭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唐末五代时期礼崩乐坏,纲常扫地以尽,中国封建社会的新阶段在旧秩序的大动乱中到来。江右地区的迅速发展,表现尤为明显。钟传、彭玕等豪杰竞起,保境安民,重视教,治绩卓。彭玕家族迁入湘西土家族发展,延续至于明清。宋齐丘对南唐政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赋税政策的积极影响,持续至北宋中期。江右豪杰的活动不仅为本地区在宋代的繁盛奠定基础,并且在唐宋之间学术取向与思想建设重心的转换中,有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田维华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2):42-45,49
北宋被灭之际,南宋中央调遣黔南路贵州防御使军政府思播黔军,前往陕西、河南抗击金军南下达十年之久。此举击破了金朝意图越过秦岭,由西向东吞灭南宋的战略目的。在蒙元消灭南宋的过程中,灭掉了已存在五百年南诏国的蒙古大军,在二十年问打不进贵州。最后以和平方式将宋朝的黔南路贵州省演变为元朝统下的顺元路宣抚司。元中央政府调“宋旧军思播田杨”黔军,参加抗击缅军及八百媳妇国反叛之战,巩固了元朝在西南的政权。明朝改“顺元路宣抚司为贵州宣抚司”,仍利用黔军思播参加消灭云南蒙古梁王的战争。  相似文献   

18.
古代任职东北的江南人极少。明朝建立 ,天下归一 ,江浙俊秀脱颖而出 ,一大批有识之士来到辽东 ,担任要职 ,为巩固边防 ,开发东北殚心竭虑 ,功勋卓著 ,得到东北人民的赞誉。本文据东北主要史志文献进行了考证 ,明代江浙任职辽东名宦计 58人 ,其中江苏籍 2 1人 ,浙江籍 37人。作者考证了这 58人的籍贯、职务、任职时间、文采和主要业绩 ,表达了东北人民对他们的敬意 ,亦为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19.
今日的杏花村文化现象都与托名杜牧的《清明》诗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实,杏花村意象是杏花意象在唐宋文学中的诗意延伸。据考察,"杏花村"词组在今存唐诗中出现过3次,在宋诗中出现过17次,在宋词中出现过4次;"杏村"在宋诗中出现过3次。这27个杏花村除了南宋方回诗中一个"杏村"是实指外,其余全是虚称,则《清明》之中的"杏花村"也当是虚指。学者从目录学、诗韵学、诗歌风格学等角度曾经怀疑过杜牧对《清明》诗的著作权,此外,若从诗意传承的角度去看,《清明》诗也不可能为杜牧所作,它只能产生于两宋之间。南宋以来的个别词选中录有一首署名北宋宋祁的已经化用了《清明》诗意的词《锦缠道·春游》,但至少有四点理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期,儒者们为了复兴儒学、排斥佛老的需要,十分推崇由韩愈所倡立的儒家道统论,并对之作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北宋前期与中期受到推崇,从而形成一股“尊荀”思潮。然而,随着理学的兴起与学术研究的深入,“尊荀”思潮很快结束,苟学受到贬抑与排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