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21,(3):M0001-M0001
本期杂志刊登的文章,主要包括2020年学术图书的盘点和新出版的著作的对话性评论。细心的读者很快会注意到,“新名词”繁多,乃是本期杂志的特点:“虚拟媒介考古学”“负人类”“后人类”“图史博弈”“后电影状态”“80年代阅读”“深层时间”“无形之神”“邪典电影”“游戏民族主义”“技术赋权”“情动的危机”“艺术意志”……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广告用语,借用和改用名词、成语成为时尚。其间有妙语出众的,亦有弄巧成拙的。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生前特别推崇这样一副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这是一副绝好的对联!首先,内容好:劝人勤学苦练,教人学无止境;其次,形式好:对仗工整,炼字警切。“书”对“学(学问)”、“山”对“海”、“路”对“涯”、“径”对“舟”,都是名词对名词;“有”对“无”、“为”对“作”,都是动词对动词;“勤”对“苦”,形容词对形容词,所对词性都相同。“书山”对“学海”,“有路”对“无涯”、“勤为径”对“苦作舟”,句法结构也都相同。从词义上看,所对都是同类的词,而且“书山”和“学海”都用了比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年三愿     
老话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个“复”字,表明所谓“新”,不过是“新”与“不新”、“变”与“不变”的反复轮回、更迭变换而已。不论对国家社会而言,还是对公民个人而言,总是处在“变”与“不变”“、新”与“不新”之间。“变”的是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不变”的是已经选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变”的是每年需要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生改善的期许,对反腐倡廉的坚持。“不新”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新”的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政务微博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评论缺位”(包括“评论不在位”和“评论不到位”),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对策——评论“四清”:“认清”政务微博“为何评”, “厘清”政务微博“评什么”, “思清”政务微博“怎样评”,“弄清”政务微博“谁来评”.  相似文献   

5.
新年三愿     
老话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个“复”字,表明所谓“新”,不过是“新”与“不新”、“变”与“不变”的反复轮回、更迭变换而已。不论对国家社会而言,还是对公民个人而言,总是处在“变”与“不变”“、新”与“不新”之间。“变”的是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不变”的是已经选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变”的是每年需要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生改善的期许,对反腐倡廉的坚持。“不新”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新”的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相似文献   

6.
宋代文档名词中,“文书”一词依旧占主导地位,“簿书”、“案牍”的地位明显上升,“文案”、“簿籍”“文籍”等词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牍”、“文册”、“黄册”、“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等词首次出现。本文对“文”、“簿”、“牍”、“案”、“册”等5大族类文档名词的特征与内涵进行了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7.
2005“晋魂”     
《中国博物馆》2009,(3):65-65
“晋魂”陈列是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2005年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七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五个艺术专题构成,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进行了重点展示。  相似文献   

8.
《河北科技图苑》2013,(5):F0002-F0002
对来稿总的要求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双百”方针。本刊设有“图书馆事业”、“图苑论坛”、“研究与探究”、“工作研究”、“经验交流”、“读者工作”、“期刊工作”、“队伍建设”、“馆藏建设”、“图苑话语”、“文献研究”、“文献检索课”、“图苑简讯”等栏目。  相似文献   

9.
《河北科技图苑》2013,(6):F0002-F0002
对来稿总的要求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双百”方针。本刊设有“图书馆事业”、“图苑论坛”、“研究与探究”、“工作研究”、“经验交流”、“读者工作”、“期刊工作”、“队伍建设”、“馆藏建设”、“图苑话语”、“文献研究”、“文献检索课”、“图苑简讯”等栏目。  相似文献   

10.
人生就是“知”和“行”的一生。再低级的人生也离不开“知”和“行”,再高级的人生同样离不开“知”和“行”。知识、智能,可用“多”、“少”、“高”、“低”来形容;而智慧,每个人拥有他自己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的号     
《新华字典》收了“姜(薹)”字,其释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黄色,味辣,可供调味用,也可入药。”也就是说,所谓的“姜”,就是“生姜”的“姜”。其实,“姜”还有一个义项,即姓,《新华字典》似乎漏收了这个义项(看来是漏收,因为“王”收有姓氏义;但又好像不是漏收,因为“张”“章”“朱”“赵”也未收姓氏义)。但这么一漏收,有关“姜”的一些词就不好处理了。比如,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号“姜斋”。这里的“姜”,如果孤立地看,确实不知道是姓氏的“姜”,还是生姜的“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初的“艳照门”事件引起全民的探讨、议论之后,各种各样的“门事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门事件”成了一种新闻现象、社会现象。2009年7月甚至被称为“门事件月”,在此期间,各种“门事件”此起彼伏,如“黄瓜门”、“街头门”、“摸奶门”、“脱裤门”、“代言门”、“保姆门”、“车震门”、“洗手门”等等,“门事件”已到了一种泛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武俊叶 《中国广播》2013,(11):70-72
新闻战线在深化“走转改”中,追求短、实、新,力避假、长、空。把“短”浓缩在“走转改”的精华中,把“实”凝结在“走转改”的主干上;把“新’’书写在“走转改”的大道上。在“走转改”中体现“短、实、新”,在“短、实、新”中深化“走转改”。  相似文献   

14.
李园园 《大观周刊》2011,(35):140-140
本文本着一个“激”“引”“放”“活”的原则,培养并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是激发兴趣。“引”是放手引导,“放”是放开学生的手脚自由创新,“活”是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电影新解     
凌瑶  金振邦 《传媒》2015,(11):64-6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微”一度成为流行的代名词,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访谈”“微店”“微吧”“微讲堂”大行其道,掀起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时代潮流.在此,笔者通过对时下常见的微电影界定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合理性,并从文化的角度阐释“微电影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判别“作贡献”与“做贡献”哪个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任 《编辑学报》2008,20(3):234
问如何判别“作贡献”与“做贡献”哪个对?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些情况。“作”和“做”都是动词,读音也相同,可是用起来却十分棘手。用它们来组词还比较好办,比如“作法”与“做法”,“作人”与“做人”,“作主”与“做主”,“作为”与“做为”,等等,对不对,哪个对?拿不准时翻翻字典,一般就能够解决;但“作贡献”与“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21):60-64
22 刀(刂(勹)) 23 力 24 又 25 厶 26 廴 22刀(刂(勹)) “刀”,象形字.几千年来,“刀”的变化甚微. “刀”的本义是指兵器. “刀”是部首,有两种写法,一为“刀”二为“刂”.前者有“刃、分、切、召、初、券、剪、劈”等,后者有“列、刖、刺、刻”等.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我们不难看出,“刀”部首内汉字并不多,“刀”的附形部首“刂”却不少. 先分析“刀”部首的字. “刃”,指事字,“刀”上那点指明刀口所在位置,表刀刃.“忍、韧、纫”等均从“刃”表音.  相似文献   

18.
《东南传播》2010,(1):157-157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1.“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 2.“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 3.“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而不该用顿号(“、”)或其它。 4.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9.
《东南传播》2010,(7):189-189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1.“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2.“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3.“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而不该用顿号(“、”)或其它。4.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20.
“案族”文档名词是指含有单音词“案”的文档名词,主要包括“文案”“案牍”“案卷”“档案”“书案”“案牒”“案记”等名词,是中国古代文档名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案族”文档名词中的名词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名词使用频次较低,但“文案”“案牍”“案卷”“档案”等词都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以计量语言学的方法,分析了“案族”及该族类内主要文档名词的基本使用特点及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