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术期刊编辑的修改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了学术期刊编辑修改权的法律认定后,阐述了学术期刊编辑修改权的产生途径及类型;分析了学术期刊编辑法定修改权法律规定的局限性及完善的必要性;讨论了学术期刊编辑对违法违禁内容进行修改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技期刊领域中的侵权现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期刊领域存在的侵犯著作权的现象,期刊社及其编辑对论文的著作权的归属不明晰,导致对作者的修改权、经济权等的侵犯,如不经作者同意,擅自修改论文的内容;不付作者稿酬;未经作者授权,将编辑作品(期刊)交光盘、网络出版者出版其他版本,而且不付作者其他版本的稿酬;不能按《著作权法》规定在30日的法定期限内给作者录用通知。还谈了对加注版权标记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何正芳  张新平  徐莹 《情报杂志》2000,19(4):83-84,86
对上海农学院1978—1997年正式出版的76部学术专著作者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76部学术专著中,作者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84岁;正高职称的著作有33部,副高职称的著作有43部,分别占43%和57%;男性的著作有68部,女性的著作有8部,分别占89.5%和10.5%;根据普赖斯(Price)定律确定核心作者为14人、杰出作者为4人.最后对作者队伍的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更正     
本刊于2021年第1期刊发的论文《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影响研究》(作者:姚婷,宋良荣),因编排疏忽,P107图2应修改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研作者群体及其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论文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修改的态度,剖析其原因,并从学术期刊编辑角度提出防范这3种情况下常见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以期减少中文科技论文隐性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频次。【方法】结合编辑工作实践确定修改论文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中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常见表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论文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其他合著者及其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修改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的态度。【结果】第一作者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修改意愿,通信作者和其他合著者对此持开放态度,大多数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单位署名修改持否定态度,大多数第一作者在修改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时会征求通信作者和原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结论】学术期刊可采取在投稿环节通过投稿须知提前告知,在投稿系统中完善论文作者、单位和基金项目信息,要求提交版权转让协议与作者贡献声明等措施,预防作者对作者和单位以及基金项目的随意修改。在作者要求修改时,可要求作者提供附全体作者签名的纸质版修改说明,必要时还可要求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盖章。期刊编辑应结合作者信息、作者贡献声明、版权转让协议和修改说明,认真查证比对,以识别并防范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从而推动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内未见有对于医学论文的统计学报告进行指导的清单或报告指南.我们在发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论文统计学报告自查清单后,又为其起草了相应的报告指南.为了了解这份清单和报告指南在实践中应用的实际效果,我们交由4种核心期刊的编辑请作者依自查清单进行自查,必要时参考报告指南,并在作者修改前后对论文的统计学报告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表明,自查修改后论文统计学报告质量得分平均由13.4分提高到19.9分,但离满分(27分)还有一定差距,且有不少项目缺省.这说明自查清单有助于提高相应设计的临床研究的统计学报告质量,同时也反映了自查清单要求作者统计学项目报告详尽和作者实际统计学水平和时间比较有限的矛盾.我们建议,一方面,医学编辑和医学统计学家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有关的自查清单和报告指南;另一方面,医学研究界应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努力提升自己的统计学素质,与国际接轨,努力报告好医学论文的统计学项目.  相似文献   

7.
在SSCI的文献数据中,同一专著或文集类在被引用时题名、版本年份及作者名拼写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为了使其具有一致性,本文提出了对引文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对文献数据进行文献和作者共被引分析,分别获得重要文献和作者的列表;对文献名和作者名按字母排序,找出同一文献不同的题名和出版年份以及同一作者名的不同拼写,利用“搜索”和“替换”功能对引文数据进行修改。经过对引文数据的预处理,共被引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及其被引次数,以及共被引连线明显增多。对于著作和文集类被引文献占较大比例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进行引文数据预处理有助于获得更客观的计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作者对<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的研读及实践,对其部分条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修改条文时提出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如何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扫描产生的线型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技期刊电脑排版已越来越普遍了,但科技论文中的插图往往还是手工绘制,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理想.即使有的刊物采用扫描制图,仍需根据作者原图按照版式要求精心绘制,然后扫描输入.与前者不同的只是无需将文字和图分别出片后再划块拼版.如果能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在电脑中对图像进行修改处理,就可将作者原图直接扫描输入电脑后再按刊物要求作进一步的编辑加工,从而摆脱手工绘制、文字粘贴、复印缩放、单独拍照和图文拼版等工序.  相似文献   

10.
《科研管理》编辑部自2008年3月1日起,不再接受纸质投稿文章。采取网上投稿。投稿须知如下:1.请您登陆:http://www.kygl.net.cn注册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匿名稿件,收到稿号后寄出审稿费。(详情请见网站公告)2.编辑部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终审等几个环节,决定是否录用;3.未经录用稿件或需要修改稿件,编辑部将及时发出电子邮件通知;4.稿件一经录用,即发出电子邮件通知,收到版面费后寄出正式录用通知单和发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记载两汉的著作很多,但只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于众多汉史中脱颖而出。三部史书的风格与特征均有不同,三位作者各展风华,历经磨难,最终因春秋妙笔而千载留声。本文力求从作者的各自不同特征出发,从几个方面解读著作的相类与相异,在作者与著作间建立一种联系,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对新版《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理解,阐述了修改的必要性,规范修改应解决的问题,新规范对强制性内容进行了强化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爱尔兰出生的结晶学家J.D.贝尔纳论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著作问世已经半个世纪了。本文作者就贝尔纳的思想与今天世界的关系,就科学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就公众方面随之对科学事业的兴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离婚率愈来愈高,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从法律的角度,就我国目前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处理进行初步探讨,包括父母离婚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子女抚养的归属、抚养费的给付以及探视权的规定等.再从外国的立法与我国的立法相对比进行评析,提出作者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并对这些看法进行深入讨论,提出法律条文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值得重视的期刊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期刊出版的权益问题,结合学习《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阐明作者对期刊编辑执行著作权法中的几个问题,诸如保护作品完整权与修改权、分清期刊著作权和作品著作权、了解期刊使用作品的法定许可、区别期刊出版权转载权及入编上网的数字化期刊与印刷期刊的著作权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以加强期刊编辑对执行著作权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论文作者与期刊编辑的沟通和交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秀的科技论文是科技论文作者与科技期刊编辑共同合作的结果,因此,要想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有必要加强科技论文作者与期刊编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应该说,限于人力、财力和通讯手段,目前科技编辑与论文作者之间的沟通还是十分有限的,大多仅处在信函交流,既不利于编辑深刻了解作者文章中矛盾的关键所在,也不利于作者很好地理解编辑对文章修改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记载两汉的著作很多,但只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于众多汉史中脱颖而出。三部史书的风格与特征均有不同,三位作者各展风华,历经磨难,最终因春秋妙笔而千载留声。本文力求从作者的各自不同特征出发,从几个方面解读著作的相类与相异,在作者与著作间建立一种联系。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对编辑修改医学研究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明确研究意义、澄清方法学的关键点、论述内容提炼、尊重作者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性作用,提高论文修改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更正     
本刊于2021年第2期刊发的论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构建》(作者:赵倩倩,马宗国),因印制疏忽,P11内的图1应修改如下。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学著作,都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宗教内涵.作为东西方宗教理想主义文学的经典杰出的代表作,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和吴承恩的《西游记》虽然出现于不同的社会和宗教文化背景下,但是同样作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在很多方面二者都存在着相似性.文章将从宗教根源出发,对这两部著作进行文学对比研究,着重分析两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宗教模式、原型以及典故的运用等方面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