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表新闻就是运用图表的形式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它不依附于一定的文字,而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报道形式。近年来,图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报道形式被纸质媒体广泛应用。图表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直观、简洁生动。一幅好的图表可以用数字、图案等来表达新闻事实,更加客观地反映事实,起到文字、照片所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常江 《青年记者》2024,(1):76-79
本文立足于数字媒体生态,对数字新闻进行重新概念化。在辨析有关数字新闻定义的四种主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关系的角度界定新闻:数字新闻是由数字媒体生态及其行动者网络所培育的一种令新闻经验得以形成的公共性信息关系。本文进而归纳数字新闻的三个核心特征:巨量化、广泛连接性、动态数据化。以数字新闻的重新概念化为起点,数字新闻学的发展形成了三个基本方向:以关系为基础分析单元建立研究实践体系,以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共生机制为核心认识论搭建概念框架,以文化公共性和信息民主为恒久的规范理论目标。  相似文献   

3.
拙作署名评论文章《船长的耻辱》发表于 2000年 1月 23日《深圳商报》 B1版。这篇文章获得了 2000年度深圳新闻奖一等奖、广东省报纸副刊优秀作品二等奖。   回顾这篇评论的写作背景和过程,总结写作经验,进行理论性归纳和探讨,对于我来说,是有新的启迪作用的。   临近 1999年底,接近 2000年到来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烈,这是人们集体跨越的一个千年数字,这是个难得的数字,加上各种渲染,全人类都沉浸在跨世纪的兴奋、神秘的期待中。各种新闻也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发生着、被报道着。然而,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有一个事件,却冲破了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网络"作为逻辑起点,分别从物质形态、专业认识论和行业生态三个维度,全面剖析数字新闻实践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机制.基于对传统线性框架的摒弃和新的网络化思维方式的建立,本文尝试建立理解数字新闻实践的新阐释路径.这一新路径立足于数字新闻网络的物质性,主张在认识论层面全面重构关于新闻实践的原有假设,并围绕网络结构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2日到18日,我参加共青团中央和秦皇岛团市委组织的“长城结——200500华青年长城万里行”活动,驾驶吉普车从明长城起点老龙头出发,沿着长城一路行驶到嘉峪关。在行进途中,每天发回一篇报道,在第二天的早新闻中播出。在秦皇岛市的各家随行媒体中,我每天都是第一个把稿子传回单位,充分体现了广播新闻迅速快捷的优点,从中我也深深感到新的通讯设备、采访器材是保证广播新闻时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用生命书写新闻”的海南日报记甘远志,39岁在采访途中殉职,做了1000多天记,发表了1000多篇报道。他说:“新闻,是跑出来的。”“我在东方采访”,这是甘远志留给同事吕岩的最后遗言。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方法与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研究长期难以突破的根源在于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上的欠缺,本文根据新闻理论研究的理想目标,首先对现象学中的“本质还原”方法进行了必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这一方法对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了应当用“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和“媒体形态”三个概念作为新闻理论研究新的逻辑起点,并以此来建构新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董强 《军事记者》2006,(4):11-12
今年1月,解放军报推出坚持39年撰写解放军爱民日记的重大典型——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巴克。从1月17日到1月29日,先后刊发各类新闻稿件14篇,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上会见了卡德尔。社领导认为,本报关于卡德尔的宣传没有按“统一协调”的路数,坚持按新闻规律进行连续报道,可以说比一篇或几篇长篇通讯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是用短新闻报道典型的一次成功尝试。回顾关于卡德尔宣传的前前后后,作为责任编辑之一,笔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上下合力的新闻策划的确功不可没。一、事实与判断:新闻策划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先看一组数据:在《解放军报2006年年度好新闻作品集》里,获奖的消息共有32篇,其中17篇属于问题性新闻,占到一半多。这组数字再次说明了一个问题:问题性新闻.容易出佳作,基层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同志,应多采写问题性新闻。  相似文献   

10.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0,(6):14-14
1379万辆 2009年日本国内汽车产量为793万辆,剧跌31.5%,从而将全球汽车生产第一大国的称号让给了中国。《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中国去年汽车产量飙升48.3%,达到1379万辆左右,而美国为570万辆,位居第3。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以“四·五”运动作为新闻摄影的一个新的起点,中国新闻摄影的新的纪元已经开始17个年头了。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的实际,以一种充实的热情反映这种实际,这是与前辈新闻摄影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果说前辈的新闻摄影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审美判断,并因为这种判断无可避免地存在某种浮泛的话,新时期新闻摄影就总体讲已经不仅是一种审美,而且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当然这要有一个过程。关于“四·五”运动的一批新闻照片,使新时期新闻摄影的开端达到了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高峰:一批业余的、在当时并无组织的青年摄影爱好者们,出于正义和良知,不约而同地拍摄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主题。这  相似文献   

12.
报道角度就是新闻写作的着眼点。一篇报道的主题确定后,关键的问题就是选择角度。这就如同新闻摄影一样,摄像前,记者必须选择一个角度,有了一个好角度,才可能有一张好的新闻照片。 一个新闻事件至少有几个报道角度,而且有的记者已经报道过此事,那么,如何选择一个崭新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于2003年10月21日揭晓。《苏州日报》又有两件作品荣膺这一奖项,其中2002年12月9日一版版面获二等奖,消息《昆山:全球化催生金蛋(主)每天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 出口1000万美元 财政收入1000万元(副)》获三等奖。而在2002年第十二届中国  相似文献   

14.
吴朝阳 《视听界》2005,(6):35-38
以“新闻见长”为主要特色的东方卫视,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立足上海、依托长三角、面向全国”的口号。自卫视开播后,就一直把依托长三角作为一个基本思路,注重对长三角新闻的报道。在2004年一年内,东方卫视播出的长三角新闻超过1000条,这一数量在国内卫视对长三角新闻报道中遥遥领先。2005年初,东方卫视新闻中心采取两大步骤对长三角新闻报道进行了新的探索,这就是东方卫视在2005年两会前后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新春共话长三角》和《长三角新跨越》。这两组大型系列报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构成了2005年东方卫视长三角电视新闻战略的主要走向,在新闻理念和运作上实现了多项突破,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大大提升了东方卫视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2-12
592万辆 2005年中国生产和进口新车销量共计592万辆。这一数字超过了日本国内汽车销量585万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6.
数字新闻生态的更新带来了新闻用户的强势崛起,这为我们理解当代新闻实践的结构和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梳理了数字新闻用户研究的前沿理论与经验成果,围绕用户如何在数字媒体环境之中接受新闻内容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论述.研究认为,数字新闻接受呈现为两种主要路径,即原子化的个体路径与反思性的社群路径,前者植根于数字用户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彭增军教授撰写的《新闻业的救赎: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16个关键问题》是一本充满新闻隐喻的书,这本书用生活化的调侃引领读者厘清媒介乱象的线头,编出一幅相对可辨的媒介图景。它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段子化的轻松表述把读者带入当下数字时代媒体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入伍20年,发表了1000多篇200多万字的各类新闻稿件、学术章和学作品,7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个人。他就是沈阳军区某仓库政治处主任洪仁。  相似文献   

19.
手机短信--新的传播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湛  吴伟 《当代传播》2003,(5):45-46
近两年,一种新的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引人关注,这就是手机短信.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新闻的传播可以看出其优势.今年的大年初一晚22时10分,新浪网新闻中心收到通讯社发来的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络的消息,10分钟后新浪向手机短信新闻订户发出了第一条信息,这是国人最早收到的关于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有报道称"手机短信的更深层意义在于又发掘了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①  相似文献   

20.
肖燕雄  郭妍 《新闻界》2023,(4):21-33+46
技术可供性之下,新闻生产发生转向。这在时空逻辑上体现为从“时间消灭空间”转向“空间压倒时间”。新闻生产逻辑的“空间化”背景,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与实证调查法,以2022年度Sigma Awards入围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了数字新闻生产关系网所形成的空间样态,考察了数字新闻的建构逻辑与生产图景,提出了技术可供性背景下数字新闻的空间“塔架”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