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对我来说,父亲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相似文献   

2.
余杰 《教学随笔》2008,(5):10-13
①有人说,10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20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40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唯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②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光头     
年轻的父亲和6岁的儿子正做着游戏,突然父亲问自己的儿子,爸爸帅吗? 儿子仰着脑袋,无限崇拜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当然帅!他使劲点着头。 父亲问,比罗纳尔多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为父为子     
高超 《广东教育》2005,(12):61-61
下午是一节语文课,我要求学生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散文,很多学生写了自己的父亲..这些学生,也不过刚刚十五六岁吧,还没有越过对父亲崇拜的藩篱,他们都还天真,误以为自己的父亲是巨人,无所不能的,因为幼稚,他们忽视了父亲脆弱和卑微的一面,,我有种莫名的沉重感,在内心深处长叹一声,眼前闪过一个已经佝倭而衰老的身影,那是我父亲。  相似文献   

5.
父辈     
父亲这一代人大概是新中国最苦的一代了:长身体时遇到自然灾害;求学时上山下乡;子女深造时,又正好赶上大学自费……可每当我看见父亲,他的眼睛依然闪亮,他的腰杆依然挺直,他的话语依然是那么的幽默,显得沉稳、踏实、自信。是的,我崇拜我的父亲。当我躲在雨被下,耳贴着父亲的胸口,听“哗哗”的风雨声和父亲“砰砰”的心跳时,我崇拜他;当我看见生活条件有一定改善时,父亲却依然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时,我崇拜他;当我已步入青春的门槛,看见年过四十的父亲,还在孜孜不倦地攻读技术书籍时,我崇拜他。父辈实在是不容易的。他们能…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光头     
年轻的父亲和6岁的儿子正做着游戏,突然父亲问自己的儿子,爸爸帅吗? 儿子仰着脑袋,无限崇拜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当然帅!他使劲点着头。 父亲接着问,如果爸爸剃成陈佩斯那样的光头,你还喜欢吗?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光头     
周海亮 《小读者》2012,(11):15-15
年轻的父亲和6岁的儿子正做着游戏,突然,父亲问自己的儿子:"爸爸帅吗?"儿子仰着脑袋,无限崇拜地看着父亲:"当然帅!"他使劲儿点着头。父亲问:"比罗纳尔多怎么样?"儿子说:"他哪能跟您比?""比贝克汉姆怎么样?""比他更帅!"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的郑渊洁喜欢独来独往,不爱和小伙伴玩,也不怎么爱说话。郑渊洁的父亲在部队的学校当教员。郑渊洁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常常抱着他看书,看着父亲总是不断地看啊、写啊,这样的情景对郑渊洁影响很大,由此他对写作产生了一种崇拜心理。  相似文献   

9.
我的汽车梦     
石国栋 《山东教育》2001,(17):61-61
我的汽车梦是一个崇拜、追求、无奈、希望的四部曲。儿时,我对汽车的崇拜缘于父亲。当时,父亲是乡村粮站的保管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常用“老解放”调拨粮食,使我认识了汽车,并对此产生了崇拜之情。记得每当装车时,我就会央求司机叔叔,让我坐到驾驶室去,又是转方向盘,又是摁喇叭。那时就梦想:长大后,一定要开最大最好的汽车。而当时玩耍最多的也是用两辆地排车绑在一起,学“开车”。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 特别疼女儿。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相似文献   

11.
《家教世界》2010,(11):38-39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  相似文献   

12.
以前,安琪儿崇拜她表哥林子聪的时候,林子聪觉得稀罕。现在,安琪儿不崇拜他了,跑去崇拜马小跳,失去了才显得珍贵,林子聪突然非常想重新赢得安琪儿的崇拜。林子聪从小被大人们誉为神童。他3岁会背古诗10首,4岁会做20以内的加减法,5岁会写汉字1000个,6岁拜著名画家为师,学习画国画。这个画家最擅长画小鸡,他几笔就可以画出一只小鸡来。林子聪很仔细地数过,老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写作     
《现代语文》2007,(12):91-91
曾有许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写作?”原因太多太多,但是最终影响我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便是我的父亲。熟识的朋友都知道我十分崇拜他。我的理想便是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的人,终生与语文,与文字,与灵魂打交道。这是我从小便坚定的信念,自始至终,我都认为父亲是完美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崇拜。把父亲当举  相似文献   

15.
父亲是我们林区挺有名气的文化人,他写的一些文学和曲艺作品,经常发表在一些报刊上。父亲是我崇拜的偶像,我以是父亲的女儿而骄傲和自豪。幼年的我每每看到父亲的文章发  相似文献   

16.
我的故事     
我十八岁到十九岁这一年,在台北第二女中念高三. 我的家庭情况,有了一些变化.父亲教了一辈子的书,此时终于教出一片美好的晴空.他的学生崇拜他,热爱他.他定期在大礼堂演讲,听讲的人挤破了大礼堂的玻璃门,每次都座无虚席.  相似文献   

17.
尼古拉斯的父亲奥古斯特曾是旧金山大学的文学院院长.他的叔叔弗朗西斯是以电影《教父》闻名于世的大导演。17岁之前的尼古拉斯,虽然自身没有光彩照人的地方.但是,由于他一只脚踏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也成为众多同龄人崇拜的偶像。  相似文献   

18.
可以说,卡夫卡的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中,而他的所有作品,表现的几乎都是“从我的父亲身边逃脱出来的企图”,而《判决》更是一次长久受压抑的心灵的释放,一次酣畅淋漓的喷发,研究卡夫卡《判决》,从其主人翁格奥尔格和他父亲的冲突中,我们很容易便能窥见到卡夫卡对父亲的恐惧与崇拜的复杂情感,以及不惜以死为注,力求从父亲的阴影中逃遁的压抑心理,这对理解卡夫卡的全部作品将有所提示。  相似文献   

19.
父亲     
儿时的我,很崇拜父亲。父亲高大的背影,威严中透出他的宽厚。记得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县城,那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犹如小刀。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两只手抓着车“龙头”更觉寒冷。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嘎——”的一声,父亲刹住自行车,一声不吭把我从大杠上抱到后座。父亲“前上车”不怎么行,挂了很长时间,左脚终于用力往下一蹬,右脚迅速地从大杠跨过。“龙头”晃了两下,但很快恢复到原先的稳重。“把手塞进我的线衫里。”父亲说。我知道,父亲也很冷,迟疑了一下,拽着父亲的衣角。“把手塞进我的线衫里面,听见没有!…  相似文献   

20.
正主角出场:周童男孩,11岁左右,调皮,倔强。喜欢以一副老江湖的姿态和夸张的口吻向小表妹讲述自己的一系列惊险遭遇,以及他们一起亲身经历的各种灾害事故。江淼周童的表妹,6岁左右,天真,可爱。非常喜欢听表哥讲故事,对表哥非常崇拜。周强周童的父亲,40岁,有些呆板的学者,青少年安全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