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数字     
《天津教育》2013,(17):4-4
教育部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三类学校毕业生总数为538.00万人,就业学生520.54.万人,就业率为96.76%:技工学校毕业生总数办120-21万人,就业学生116:97万人,就业率为97:30%o(以下具体分析中不包括技工学校数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大众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中职毕业生凭借一些浅显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许多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就业对口率低,竞争力不足,难以持续发展。中职学校应该清楚这些客观情况,明确学生的培养定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致使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就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新的情况:企业工人大量下岗失业,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精简,这些都给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特别是随着由计划经济的普通中专毕业生分配转向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造成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出口不畅,进而引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局面。解决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出路问题,已经成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措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间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差异,用工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本…  相似文献   

4.
亟待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渠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专和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包分配制度,学生就业率几乎是100%,过去火爆的就业局面与现在学生的就业难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因此,探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高对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是事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问题。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  相似文献   

5.
电力高等院校中,特色强势专业主要是电力和动力专业,作为非主流专业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其就业情况表现为就业率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狭隘。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大、学校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自身对所学专业有认识偏差等。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改革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提高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教育》2013,(33):20-20
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为658.21万人,就业学生637.51万人,就业率为96.85%。其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三类学校毕业生538.00万人,就业学生520.54万人,就业率为96.76%;技工学校毕业生120.21万人,就业学生116.97万人,就业率为97.30%。以下具体分析中不包括技工学校数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但就业稳定率却维持在较低水平,通过调查,了解了当前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离岗,平凡换工作的原因,以便为提高学生就业稳定率、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症结: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却是企业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或者说无法立即应用,用人单位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分析诸多的就业“哑铃现象”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正>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承担学历教育的普通中学相比较,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就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因而必须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08,(15):56-56
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显示: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26.96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06.35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10%。具体数据是,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427.41万人,就业学生数为411.72万人,就业率为96.33%;技工学校毕业学生数为99.55万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中职学校应该培养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12.
招生并轨以来,诸多原因导致中专毕业生就业逐步走入困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问题在于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创造人性化的就业环境,真正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的就业服务体系,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中专毕业生就业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此,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推荐工作也一定能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近日发文要求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学生本人的就业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和培训项目。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对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学习时间必须在一年或一年以上,其中顶岗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学习期满或者修满学分,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对于参加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14.
现在,全国各地的中专职校的学校专业设置中,机械类专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具等开设的都较多,而在就业时,对口就业的比例相对却较小,这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下面笔者想谈谈对口就业对职校影响的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其中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但几年来,北京市的中专毕业生志愿报考高职的积极性并不高。为什么高职不受中专毕业生的青睐,笔者最近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采用问卷法,共发出问卷调查表1000张,对十所学校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收回问卷956份。十所学校包括工、农、医、财经、艺术等,专业比较齐全。一、调查结果与分析以上十所学校今年毕业生3394人,报考高职学生150名,占毕业生总数的44.2%。调查结果列表如下:统计表明:有53.3%的学生愿…  相似文献   

16.
在就业形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广东中职毕业生却独领风骚,一次就业率连年平均超过95%。今年广东中专就业形势呈现“高就业率,高选择性,高创业率,低人才成本”的新特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计划扩大招生4万人,比去年增长10.8%。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2009,(6):6-6
教育部发布的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589.1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64.24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5.77%。其中,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480.1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460.03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5.81%:技工学校毕业生数为109.00万人.就业学生数为10421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5.61%。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研究》2010,(7):111-111
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608.68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84.27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5.99%。其中.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493.52万人.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初中生直升职高、技校,今年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而且今年市教育局将部分中专也列入直升的范围。中等职业学校直升生生源的分散,并没有给杭州技工学校的生源带来多大冲击。在刚刚结束的6700多名学生直升31所职高、技校、中专的报名中,杭州技工学校由于宣传到位,准备工作充分,共招收直升生628人,占全部生源的十分之一,大大超出了该校原先的预想。适应经济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学生就业,是该校赢得学生青睐的主要法宝。在毕业生就业推荐上,连续数年的高就业率为学生消除了后顾之忧;在专业设置上,以烹饪、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各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将北京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及生源情况介绍如下,愿为学校、学生及用人单位交流信息架设一座金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