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量词"把"在北方方言中的用法与在普通话中的用法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动量词"把"在北方方言中的使用范围要大于普通话中的使用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二者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样,动量词"把"在方言中的一些用法就进入了普通话,并且被人们所接受。通过对动量词"把"的在普通话中句法功能变化的描写,可以揭示出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及所达到的特殊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
东北方言作为与普通话最为接近的一种方言,其中一些词的使用方法虽然与普通话有相同之处,但仍具有一些特殊用法。东北方言中"的"除与普通话有相同用法外,还可以与否定副词"不、别"、疑问代词"咋"组成常见搭配,其意义和用法具有特殊性,与在普通话中的用法不同。"的"在东北方言中的使用,体现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使东北方言在表述上更加简洁。  相似文献   

3.
在粤方言中"V下"的使用频率较高,与普通话中的"V一下"大致相同,表示动量小、时量少和尝试的语法意义;"V阵"的使用频率较"V下"的使用频率低,与普通话中的"V一会儿"大致相同,仅表示时量少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话系统中重音与轻音都是十分重要的特点,轻音存在着别义与非别义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要重视轻音的"轻化"现象,以便更好的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现文章主要针对普通话双音节词语的"轻化"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2007年1月1日起,安徽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行计算机测试,但机测后高校毕业生普通话合格率普遍有所下降。为此,我们针对"教师口语"课实践性强的特点,从使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将"教师口语"课程与普通话水平测试更好地"接轨",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与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普通话测试工作的信息化进程,结合国内近年来普通话水平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技术发展状况和学校实际,提出共享式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场设计原则与方案。通过精心设计管理流程,提出解决使用国家普通话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问题及策略,使普通话水平"机辅测试"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施普通话水平"机辅测试",节省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入一个更加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时代。国家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领导多次来我校指导工作,学校于近年多次获得"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的] 1.学习了解家乡方言,感受家乡方言的独特魅力,体会家乡方言中"周秦"文化的传统. 2.掌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克服在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夹杂方言用词的语病,进一步提高使用普通话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中认为已然体就是相当于普通话"了2"的范畴。以普通话为参照点,从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句法特点以及与各种体标记叠加使用等对福建仙游方言已然体标记■进行较全面的考察。考察中发现仙游方言已然体标记"■"与普通话"了2"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已然体范畴中有较独特的使用特点,它语音弱化,功能附着,是一个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助词。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讨论光山方言动态助词"倒"和"的"的语法功能、意义分类及使用情况.在讨论中注重"倒"和"的"之间的比较以及它们与普通话"着"的对应比较,反映出该方言中"倒"和"的"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遵义方言两种语法现象一、"没得"和"没有"."没有"为副词,"没得"为动词,也是副词.与普通话动词"没有"与副词"没有"比较,其在用法上有一定差异.二、"一下儿".共四个表不定量的"一下儿1",表定量的"一下儿2",表时量,相当于普通话动词重叠和"一下"的"一下儿3",表时量,相当于普通话"一会儿"的"一下儿4".本文讨论了他们的语音形式、彼此之间以及与普通话对应式之间用法上的同和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方普通话的形成与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之间存在可类比之处,单就语音而论,应视中国的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实际发音为普通话和"中国英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面汤"与"面水"是现今南方方言区普遍使用的两个方言词,一般对应于普通话的"洗脸水".我们知道,普通话中的"洗脸水"是指"用于洗脸的水",一般是不分冷热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地跨西南地区随迁子女及其家长语言状况的调查,并运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家长语言使用和态度与子女语言使用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普通话是跨区迁移家庭成员的主要使用语言,家乡话在他们的语言使用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他们逐渐意识到四川本地方言的实用价值。随迁子女与其父母语言使用同质性较高,在家庭、公共场所和学校均主要使用普通话。研究还发现,普通话在子女第一语言习得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与家长对孩子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支持态度密不可分。这同时也启发我们,今后推广普通话可以多考虑从家庭方面入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当前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政策导向更加强调普通话使用主体或共同体的超民族属性,因此可以将"国家通用语言"进一步构建解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通用语"或"中华民族通用语"。"中华民族通用语"变体的前身曾使用过汉语民族变体、汉语民族方言、地方普通话、中介语等身份和称谓,其共同特点是在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中带有明显的母语特征或称中介语石化现象。在政府语文工作层面,包括少数民族使用的"地方普通话"已被列入"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国家语言能力测试和国家语言资源保护规划。同时"中华民族通用语"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的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不同于汉语方言地区普通话推广的标准、理论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作为语言的传承者和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对语言的态度既会影响自身对语言的选择与使用,也会影响语言格局的发展与变化。通过对郴州市宜章县农村中学生语言态度的调查发现:一是对普通话"功能"和"地位"的认可度远远高于家乡话,普通话占据一定优势,处于主导地位;二是对普通话的期待程度高于家乡话,大多数学生希望自身普通话能达到熟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以来,在汉语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混乱现象,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全社会通过规范使用汉字和大力推广普通话来改变这种状况.湖州话是吴方言中一种重要的次方言,因此分析一下湖州话与普通话之间在声、韵、调诸方面的对应关系,对于湖州方言的改造和普通话的推广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推广普通话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推广普通话工作,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八大关系,即推广普通话与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市场经济、贯彻科教兴国国策、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使用方言、落实党的民族语言政策、学习英语、信息网络时代生存竞争八个方面问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羌族地区小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的龙溪小学生的羌语水平较低,而且村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使用羌语的场景多为与家中长辈进行交流,在学校则使用普通话和汉语方言较多。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羌语和普通话都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而是长大一点或上学之后习得的。在语言态度方面,很大一部分小学生表示想学习羌语和普通话,但平时喜欢说普通话的意愿更强。在学校内,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交流,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比例都较高,基本不使用羌语。  相似文献   

19.
1956年新中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确定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为我国通用的规范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几年来,普通话的普及率仍然如此之低,令人堪忧。普通话普及的目的是为了人们之间更好地交流,提高效率,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其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在一个方言充斥的地方要普及普通话,不可避免的是要遇到方言与普通话的冲突。一.中小学阶段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1.中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在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  相似文献   

20.
"子"是枣庄方言中常用的词尾.本文从语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入手,全面分析了词尾"子"在枣庄方言名词、动词后的使用情况.通过与相应的普通话词汇做初步比较,进一步探究了"子"尾词变化,消失的原因,提出了在方言与普通话迅速融合的今天,亟待进行方言词汇的搜集整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