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网络的普及使我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新媒体开始大幅度地影响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在"一带一路"新传播、新交往的趋势下,促使传统媒体的格局发生着深层次的转变。本文以当下新媒体语境中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进程作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传统电视综艺节目收视率下滑及观众收视习惯转变的现状,探求在新媒介语境下电视综艺节目融合发展的有效方法,进而为电视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海外引进节目模式在我国电视荧屏呈现"井喷"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就有近30档来自海外模式的综艺节目陆续在电视媒体亮相,其中《开门大吉》、《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基本都是对引进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改造而获得收视佳绩的。海外节目模式引进为原创力不足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补血",但令人担忧的是,对"补血"一味依赖则会引起"造血"功能缺失,进而削弱原创能力。2013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对扎堆现象严重的歌唱选拔类节目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对这类引进节目实行总量控制,并要求各卫视提高原创节目比重。从某种  相似文献   

3.
石丹 《传媒》2018,(9):41-42
近几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数量全面爆发,传媒领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唱衰电视"的大背景下,2017年中国电视工作者用实际行动做了强有力的回应,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同步发力,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制作无论在体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骄人成绩,制作出了一批具有"综艺+"模式的优秀节目,并且在慢综艺、文化类等类型中寻找新的节奏,承担起作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视角下,梳理2017年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脉络,并分析目前电视综艺节目在传统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传播与引导过程中的文化转向,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孟越 《传媒》2017,(18)
作为电视媒体中重要的节目构成,综艺节目以其轻松活跃、消遣娱乐的节目定位,迅速收获了庞大的受众群体与高度的关注热情,成为各卫视之间争夺观众与收视率的法宝之一.近几年,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呈井喷式发展,然而在节目同质化严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综艺节目如何应对挑战,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拓展创新之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将立足山西卫视综艺节目《歌从黄河来》,探索综艺节目在传承、推广、创新领域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内综艺节目战场依然硝烟弥漫,轻松娱乐的大综艺时代已经过去,"泛真人秀现象"成为中国电视荧屏上一道瞩目的风景,在这一环境下,浙江卫视《我不是明星》作为全国首档原创明星子女励志真人秀节目横空出世,位列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综艺类节目排名第一。不仅如此,该节目还成为2014年戛纳电视节唯一组委会官方推荐的中国原创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说,作为国内首档自主研发的原创类真人秀节目,《我不是明星》的成功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电视综艺节目以其独有的包容性、娱乐性、现实性和艺术性,俨然已是广大电视观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同时也成为国内各电视台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呈现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面貌,但综艺节目发展过程中的所出现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笔者对当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发展进行研究,报告了电视综艺节目现状,探讨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前景,以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歌唱类综艺节目是电视综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节目制作水平和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优质的原创节目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和支持.文章以北京卫视推出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为例,从节目形式、选手选择以及受众心理等方面剖析了其成功的原因,并对我国歌唱类综艺节目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马梅  尚文 《今传媒》2016,(5):8-11
随着由数字网络技术支撑的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因自身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效力与模式,在现代传播体系中占领了重要的地位.电视综艺节目作为视听产业的支柱产品,是使观众与电视台产生黏连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依靠传统的电视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做好电视综艺节目的品牌传播对于电视行业的主体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品牌传播为切入点,在分析媒体融合对电视综艺节目品牌形成影响的同时,探究如何利用媒体融合进行电视综艺节目品牌的塑造与传播,以及在媒体融合语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品牌发展应规避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每一档失败的电视综艺节目一定存在着属于这档节目独有的失败之处,但是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即使内容上不相同但在电视节目形态上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相类似之处。因为节目的根基与起源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外优秀谈话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成功案例的简要论述与分析,浅析中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脉相承"和"各具千秋"的形态特色。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创新意识的不断深入,国内原创综艺节目呈现良性发展的势态。为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与市场价值的原创综艺节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建构国人文化自信的可行路径,本文就当前国内原创综艺节目进行分类,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创新思维受限、相关人才缺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从而促进国内原创综艺节目不断修正提高,探索开发,使我国的综艺节目市场百花齐放,色彩斑斓,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受"限童令"的影响,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儿童综艺节目,连同一些原创的儿童网络综艺节目转战网络,形成2016年儿童网络综艺节目的新格局.文章以这些儿童网络综艺节目为关照对象,探讨了其特征与问题,并对儿童网络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大传媒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的汹涌发展和迅速壮大,让电视的媒体霸主地位受到了动摇,媒体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网络新媒体是年轻人的最爱,对电视综艺节目而言,能否抢到这部分受众至关重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在媒体以市场为主导的今天,为了拼抢市场份额,各大省级卫视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或推出独播剧、联播剧和周播剧,或抢占综艺节目的制高点。而“限广令”“限娱令”,乃至境外节目版权引进限制。对各大省级卫视的影响不可小视,媒体收视和广告创收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在内忧外患、竞争加剧的今天。打造和培育“现象级”综艺节目成为各大省级强势卫视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消费文化影响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电视把各种文化叙事和视觉艺术手段都用于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构建,通过各种符号使受众体验各种消费主义的快感。电视文化作为一种消费文化,消费社会对公众消费欲望的充分培养使得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消费精神找到了重要支撑。《一年级》是湖南卫视一档原创校园成长真人秀节目,于2014年10月17日开播,讲述一年级新生进入校园之后的成长故事,从学生、老师、  相似文献   

14.
继真人秀类综艺节目带起收视狂潮之后,目前电视上又掀起了新的收视热门现象,即"跨界"类综艺节目。这类综艺节目中以非专业人士与专业人士搭档,共同完成某一专项工作,其中以明星跨界最为普遍。各大卫视都陆续推出了此类节目。然而,满屏的"跨界"类综艺节目在带来希望与创新的同时,其发展的稳定性与长远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尹萍 《新闻天地》2002,(6):24-25
电视综艺节目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体裁的文艺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它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成为目前电视界极为常见的一种电视样式。九十年代末期,电视综艺节目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节目综艺节目和一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及演职人员,在观众中具有极大的号召力,成为时代的"明星"。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的飞速发展,由于创作队伍的良莠不齐,理论建设的滞后,综艺节目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自2001年以来,曾经占据各大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却已风光不再:不少节目纷纷落马,幸存下来的节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下电视综艺的发展,存在着唯收视率、趋雷同性、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意义缺失、人文关怀缺失、原创能力低下等严重阻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问题,为此有必要结合当前中国电视综艺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节目设计与节目创意加以改进,使电视综艺走出人文困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由于其不断更新的节目形态、不断提升的知识性、趣味性、愉悦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魔术又称幻术、"变戏法"等,利用其专业的技术和别具一格的表演带给观众不可思议的视觉冲击及探索神奇的乐趣。本文以魔术与电视综艺节目的相宜性为切口,分析魔术与电视综艺节目结合的优势,并就如何做好、做强魔术类电视综艺节目提出见解,旨在促进魔术类电视综艺节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电视综艺节目是受众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近年来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从内容、形式、技术等层面都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变化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如今的综艺节目,原创意识逐步加强的同时也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引领文化自信,坚守价值导向,彰显社会责任,创时代精品。  相似文献   

19.
自2013年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类型呈现出了爆发式井喷的景观,这也标志着中国电视综艺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以展示软性欢愉的综艺节目之林中,最近两年,三类别样的"硬"主题综艺节目异军突起,不少代表性节目颇具现象级节目的资质,这不仅使得中国电视综艺的性格更为完整,也深刻地建构了社会文化生态。由是,呈现强健的军旅类综艺节目、探问神性的科学类综艺节目、记录现实的医患类综艺节目,成为中国电视综艺大时代的注脚。  相似文献   

20.
数十几年间,以"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为代表的综艺节目逐渐占据了中国媒体的黄金时段。对于国内的这些电视综艺节目成功的原因可归结为其敢于借鉴美国和韩国等国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与内容,敢于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