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八大山人是我国古代一个非常有个性和民族气节的画家,以其形貌怪诞、表情冷漠的笔下形象和简练、淋漓的墨色表达了自己孤傲不屈、悲愤苍凉的情感,不落常套,自有创造.其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在欣赏八大山人的作品时,无疑是在品味八大山人的人生和体验他的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2.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风景优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我们在这世间忙碌碌的生活着,有时只顾低头向前走,却忽视了两旁那优美的风光。欣赏风景如是,享受生活如是,欣赏艺术亦如是,想一想,我们在这世间也应该和到阿尔卑斯山谷一样是去欣赏,去获取生活的享受和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选编了宗白华先生的文章《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为便于教学,可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有关彩色插图。”教材中为该文选编的插图共有四幅。笔者以为,其中所选朱耷(八大山人)的《荷花小  相似文献   

4.
我们可能没有很多时间去读名著,那怎么办呢?现在有一个权宜之计,那就是读读名著的浓缩。如果把外国名著高度地缩成一句话,这不仅可以快速读完,而且于我们的人生会得益匪浅,甚至有可能影响一生,受益一生。下面我们辑录70部外国名著的70句话,不妨一同欣赏欣赏,品其佳妙。  相似文献   

5.
拥有自己     
我并不羡慕那些金钱捆扎成的灵魂,殊不知那里面有多少厌世的空虚和灰暗。我并不羡慕那些摆弄权势的人物,殊不知他们的心灵有多少腐朽和危险。我并不羡慕那些红得发紫的明星,殊不知这其中有多少名利的奔波和失落的疲倦。我并不羡慕……我欣赏那徐徐沉落的夕阳,那是为了迎接一个崭新的明天。我欣赏那奋起追赶朝阳的背影,那显示了人类无限的生机和伟大的力量。我欣赏那凋落的花瓣,那是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欣赏周而复始的季节,它让我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人生。我欣赏……我否定着,我欣赏着,是因为我拥有一个成熟的自己;就…  相似文献   

6.
八大山人的文本“奇情逸韵,拔立尘表”①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其主要原因是他有着突出的悲剧个性。 一孤独 八大山人“性孤介”(2),这种孤独感自甲申之变一直到他离开人世,始终伴随着他。甲申之变后,其父不久死去,承父志,亦喑哑,孤独感愈来愈强烈了,“……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喧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③ 可知,自甲申之变后十多年都是装哑,拒绝同人对话。据邵长蘅记载,在康熙29年(1690)八大山人65岁时,邵由澹雪和尚引荐,于北兰寺访八大山人时,“…  相似文献   

7.
杨柳浴禽图     
《杨柳浴禽图》是八大(又称八大山人)的重要作品之一。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画家。他出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是明代皇室宗亲。明亡时他只有19岁。他的故乡是江西南昌。少年时期是在弋阳王府里度过的。为了躲避清统治者的压迫,于顺治十...  相似文献   

8.
八大山人在中国画绘画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对于他的研究有各种不同的方面。本文主要是从八大山人花鸟画艺术风格这一点入手,论述了八大山人绘画生涯中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花鸟画的艺术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极端之举     
正读罢案例《烈日下的反思》,百味滋生。反思与烈日相接,青春与热血相联,那特别的承诺,那热烈的掌声,那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度外的坚持,真是感人。很欣赏这一群可爱的孩子,能于炎炎烈日之下,归心自省,无怨无悔;很欣赏这一位可爱的老师,能于烈日炎炎中苦思教育之法。烈日下的反思,汗水下的坚持,他们的一腔热血点亮了青春之火。只可惜,我未有机会亲见铁血青春之灿烂,之荣光,之恒久的光亮。很希望  相似文献   

10.
八大山人山水画的成就,与其花鸟画及书法的修养分不开。与二者相比,山水画是八大山人最晚涉足的。因此,其山水画的章法、笔法和墨法都明显地受到花鸟画和书法的影响。研究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必然涉及与其花鸟画、书法之关系。在书法创作中,八大山  相似文献   

11.
八大山人在我国绘画史上是一位特殊的艺术巨匠,诗词、书画皆通,但都晦涩难懂,却又特色鲜明、独树一帜。作为明亡入清的遗民画家,从八大山人的画和题画诗中,可见其复杂的遗民思想。对八大山人的画作和题画诗中的遗民思想分析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其本人,从而反观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文人的精神活动,进而更加准确、全面地认识八大山人及其诗词、书画。  相似文献   

12.
梦有多远呢?回答是:"心有多远,梦就有多远。"其实,还应再加上一条——情有多远,梦就有多远。读席慕蓉的《孤雁·荷梦·小草》.如欣赏一件晶莹别透的艺术品.仿佛能听到那万里孤雁的长鸣.荷塘残梦的雨声,纤纤小草的呢喃声——而这些,都萦绕在那个亦真亦幻.恍惚迷离的"梦"中。  相似文献   

13.
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下雨,喜欢看那雨丝穿缀着雨珠砸落在一片一片的小水坑上,喜欢欣赏空中升腾起的那股股虚无缥缈的雾气,喜欢听那雨滴洒落在小草和树叶上的声音,喜欢呼吸着那凉爽的空气,更喜欢穿行于那朦胧的雨中,尤其是与爷爷一起……  相似文献   

14.
说到悲剧,人们就会自然想到那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的、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的悲剧.可我在此要谈的却是具有悲的色彩的所有艺术形式的欣赏,即广义的悲剧的欣赏.  相似文献   

15.
一花一世界     
《同学少年》2013,(5):22
绿阴,倒影,交相辉映,水不会阻断她们的柔情。——题记也许那一滴水不会明白挂于绿叶之上的剔透晶莹,但绿叶懂得露珠的情意。也许那一滴水不会明白浮于空中反射出来的阳光的绚烂,但孩子们懂得惊叹彩虹的多彩。也许那一滴水不会明白汇成波浪后激起千堆雪的雄壮,但诗人们懂得欣赏海洋那博大的胸怀。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高年级的美术、音乐教学中,欣赏占着一定的分量。凡·高的《向日葵》、八大山人的《伤心鸟》与《瞪眼鱼》,为什么有的人看了激动不已,而有人却木然?人体素描,为什么有的人能体会到其美感与艺术的圣洁,而有人却嗤之为低级趣味?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一位日本的指挥家听罢赞叹道:"这样的音乐,要跪着听!"然而,为什么有的人听了去无动于衷?这一切,都因为,在欣赏美的眼睛与耳朵背后,需要有健康、美好的灵魂,需要有一定的鉴赏目光。  相似文献   

17.
天降大雨,有人泰然处之,有人奔走找寻避雨之所,亦有人雨中漫步,享受自然的妙处。于我,欣赏处之泰然的淡定,认可找寻避雨的务实,但更仰慕雨中漫步的超然。  相似文献   

18.
很小的时候,我听过井底之蛙的故事,听过之后确实赞同那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的论断。继而,又看到了茅盾在《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话:“我们那时才能知道造物是何等神妙,那时才知道我们真是井底之蛙,平常所见,真只有那么一点点。”逐渐地,我开始思考起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同意他们对井底之蛙的批评。相反地,我却欣赏起它来。其实,蛙在井底,这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蛙始终无法脱离那狭窄的枯井,无法逾越那渺小的空间,便只能欣赏自己头顶上那片天空。自然,它的目光便停留在那里,因为它无法望见更多,它的心于是宽大起来,认为那就是整…  相似文献   

19.
看《边城》一定要记住沈从文的这句话: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相似文献   

20.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亦是不可多得的全能艺术家。诗、文、词、赋、书、画,几乎所有文化领域都堪称行家里手。多方面的艺术实践积累了许许多多精湛的真知灼见,文论、书论、画论等经验之谈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研读苏轼的文论、画论,读者可以受到多方面的艺术启示,不仅可以用来指导文艺创造,亦可以用来指导文艺欣赏。本文意欲从欣赏角度作些初浅的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