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萍  杨欣如  白长燕 《今传媒》2016,(10):137-13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纷纷向数据新闻靠拢,可视化数据新闻显然已成为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我国主流媒体在可视化数据新闻领域发展如何?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实践为例,对我国主流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进行探析,指出国内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冯韶丹 《视听》2016,(6):149-150
本文探讨了大数据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阐述了当前人们对大数据的认识误区:大数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新闻生产的应用中面临着自身和外部的双重压力。媒体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打破传统新闻生产模式,进行跨界合作,明确角色定位,完善新闻采编模式。大数据对新闻行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石勤 《中国广播》2015,(2):63-65
本文通过梳理中外知名媒体关于大数据分析在新闻报道中的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数据新闻的功能及意义,探寻中外媒体数据新闻的实践路径及方式,并提出运用数据新闻,创新广播媒体新闻报道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正以迅猛的势头影响着媒体产业的实践发展,国内纸媒在数据新闻实践方面已初露锋芒。通过分析当前数据新闻的特点,以此探讨国内纸媒可以采取怎样的实践策略,以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发展契机,以及在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闻生产中的关键因素,数据新闻一时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对象,国内媒体数据新闻的实践大多还停留在可视化报道上,未形成完整意义上的数据新闻。本文以财新网"数字说"栏目为例,分析其新闻生产的特点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索我国数据新闻的实践现状,并对数据新闻的未来发展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财新网《数字说》栏目为例,在了解其网络数据新闻实践动因的前提下,分析国内媒体在数据生产、传播、盈利等层面的困境,从而对我国媒体在网络数据新闻领域的实践提出建议,并尝试对未来网络数据新闻的发展进行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7.
黄骏 《新闻世界》2014,(10):206-208
数据新闻,也称为数据驱动新闻,它是将大数据运用于新闻实践的重要体现。本文将从基础支持、媒体专业和受众三个角度来分析数据新闻流行的原因。但作为新事物,数据新闻也隐含着三种潜在的问题:开放数据、数据隐私和新闻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梦亭 《传媒》2023,(S1):105-109
浙江省县级融媒体运用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新闻上进行了创新实践,新闻叙事由传统文字化转向数据可视化。本文对浙江省11家县级融媒体的数据新闻产品进行调查,发现浙江省县级融媒体在数据新闻可视化实践上的三大转向,同时归纳出单向直线型、双向动态型、组合立体型三种数据新闻可视化类别,并反思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浙江省县级融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需要新闻记者加强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制作具有深度的新闻产品,以增强县级融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新闻学已成为新闻学的一片新疆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媒体重视。我国数据新闻发展方兴未艾,但新闻学界对国内媒体数据新闻实践研究相对较少。选取网易"数读"专栏为研究对象,从数据新闻议题选择、新闻内容生产、新闻呈现形式等方面探析目前我国网络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讨论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大数据”一词妇孺皆知的今天,似乎数据可以定义一切事物,有与文字定义事物完全不同的优势,数据新闻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媒体定位不同、新闻理念不同,各家媒体的数据新闻生产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新浪图解、搜狐数据之道、网易数读的对比分析,研究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和不足。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4,(14):47-50
甲午马年春节伊始,央视率全国之先,频推大数据与电视新闻深度结合的创新报道形态,引领全国电视媒体跨入电视新闻的大数据时代。本文以央视新闻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近期以来的大数据电视新闻实践现状进行梳理,对比研究归纳现阶段大数据电视新闻的应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由点及面,阐述电视媒体如何从生产、传播与营销等重点方面入手,抓住大数据时代新闻发展的主线,探索大数据电视新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吴荣彬 《传媒》2016,(20):84-86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爆炸式传递至世界各个地方.在图片、影像为主的读图时代以及移动媒体碎片式阅读的背景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图形图像的传播形式.而新闻的报道形式也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和流行起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近几年,数据新闻作为新闻分支或独立频道进入到各大媒体,纷纷建立数据新闻工作团队,本文结合当下我国数据新闻的现状和困境,尝试从理论层面探讨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的广泛嵌入性和规模化处理信息把媒体报道的范围和创造性提升到新的水平,并以实践项目促进新闻职业理念创新.大数据新闻的创新维度在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新闻、数据可视化叙事、数据驱动的应用三个层面.大数据支持的新闻报道从关注社会表层现实到发掘社会深层现实,有助于媒体建立起新闻报道的透明性;媒体从信息收集者和平台搭建者到社会意义生成者,有助于提供可靠的洞见和预测;可视化新闻叙事可适应受众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整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的发展,引发了新闻业的深刻变革,促使国内外新闻媒体对数据新闻投入了更多关注。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一些网络媒体率先在数据新闻做出了相关实践,并取得一定成绩。本文以国内三大典型的网络数据新闻栏目为例,分析国内媒体在数据新闻实践上的发展特点,同时结合数据新闻实践上的不足,为数据新闻的长远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python对国内11个数据新闻栏目进行爬取,共筛选出579篇健康类数据新闻。笔者将这11个栏目分为财经类媒体、中央级媒体、地方性媒体和门户网站四类,并根据健康类数据新闻的报道议题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2015-2018年我国健康类数据新闻增长迅速,且中央级媒体发布的健康类数据新闻最多。对比国内外学者对于健康议题的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在健康类数据新闻的实践中议题选题偏生活化、对于健康素养、医患沟通等非生理健康类的议题关注较少,且在社区医疗、临终关怀、远距医疗等领域存在报道空白。通过SPSS卡方检验,发现报道议题与媒体类型、数据类型、报道范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书甜 《东南传播》2016,(7):161-163
随着大数据的普及与运用,数据新闻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国内一些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等都陆续对数据新闻做出了相关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国内最早建立数据新闻的栏目——网易"数读"为例,了解其在数据新闻上的发展现状,分析数据新闻在我国实践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为数据新闻的有效发展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7,(4):41-47
数据新闻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是大数据时代新闻业为了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而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的开放性、严谨的叙事逻辑、跨媒体的操作、可视化的呈现共同构成了数据新闻的基础。数据新闻起源于西方精确新闻报道实践,是大数据时代新闻发展开拓出的崭新领域。本文分析了2016年数据新闻奖获奖的12篇作品,从行动主体、数据来源、可视化呈现、交互应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数据新闻发展的最新特点,展现了数据新闻国际前沿动态,展望了数据新闻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面对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新闻变革,媒体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思路进行内容生产。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连续两年成为中国传媒业年度热词,其间形成的“数据新闻”将成为未来新闻生产的基本工具,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数据新闻论文的检索与研读,结合中国媒体数据新闻实践案例的相关剖析,试图对中国数据新闻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描述和梳理,同时展现中国数据新闻最新发展水平,从而对目前中国数据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慧敏 《中国传媒科技》2023,(11):119-122+131
【目的】探索智媒背景下,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的重要意义、实践进路与风险防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一是要掌握数据主动权,警惕新闻泄密;二是要祛除数据客观性迷思,警惕新闻异化;三是要辩证看待可视化,防止新闻故事虚化。在数据新闻的发展与提升上,一是应以新闻的建设性为基础,涵养新闻的服务功能;二是应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核心,强化记者的职业素养;三是应以新闻的视频化为方向,聚焦消费的场景化。【结论】发展数据新闻对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具有重要意义,主流媒体要坚守好数据新闻作为新闻的根本要义,坚守主流价值观;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数据新闻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革新,推动数据新闻更好地服务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即信息"已成为共识.通过大数据分析,生产可视化、具有交互性的数据新闻,成为衡量媒体新闻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覆盖先天不足,人财物投入匮乏,国内地方电视台在数据新闻实践中力不从心,投入度、参与度和出产的成果都比较少.本文对国内地方电视台在数据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电视媒体数据新闻发展能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