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延军 《钓鱼》2009,(20):8-9
金秋十月,美丽的北国江城吉林市,已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对钓鱼人来讲,已到了秋风乍凉,钓地难寻的季节,前几天的霜降及秋雨,使这座北方丰水丰鱼的地方,让人感到有一丝丝寒意,早晚甚至已有些伸不出手,这是南方钓手无法触摸的一种感受,更是北方钓手特有的一种独享、特有的偏爱和释放,  相似文献   

2.
闲话钓鱼     
“世间美乐,莫过烟波一钓仙”。 钓鱼人之所以迷上钓鱼,恐怕都是“美乐”过后,才有了钓瘾而乐此不疲的吧,大凡钓鱼人都心甘情愿苦累疲乏其身,皆因能获得超然美乐于心那份难以忘怀的感受;又道是:此乐只能意会,无以言表。这在外人看来颇感有些玄乎。 不论什么人钓,不论钓什么鱼,也不论什么钓法,去到什么地  相似文献   

3.
文龙 《钓鱼》2004,(11):31-31
2003年,中国首次走出国门,参加了第50届淡水钓鱼锦标赛,钓鱼人无不感到振奋与乐观。近月来,各专业钓鱼媒体也对世界钓法钓赛作了大量专题报道,让更多的钓鱼人对国际钓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在高兴之余,或许会问:我们应从国际钓法中学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邹思全 《钓鱼》2013,(1):40-41
"冬钓阳"这句钓谚,是老一辈钓鱼人总结出来的宝贵垂钓经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至今,钓友们都还遵循这一冬钓原则。经过近几年冬钓,我发现这句钓谚有很大的误导性,致使很多钓友走向误区。单从"冬钓阳"这句话去理解,就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可理解为在向阳的地方选点钓鱼;二可理解为在有太阳出来的晴好天气出钓,"阳"即是太阳。笔者相信,有些钓友理解为第一种,也有些理解为第二种。但笔者认为,说这句话的人,不是从鱼的角度去考虑的,而是从人坐在水边是否暖和的角度去考虑的。在向阳的地方钓鱼,  相似文献   

5.
姚军 《钓鱼》2013,(6):30-31
从去年开始,我地出现一些按天收费的水库,这对我们钓鱼人来说可是一件好事。在过去,我们这里的钓鱼环境是十分差的。全县这么多的中小水库,全是不让人钓鱼的地方。有些水库让你钓,可是按斤来算,什么鱼都要过秤,价格也高,让钓鱼人望而却步。现在有这样的水库,一天只收十到十五元钱,虽然只能钓鲫鱼,但我要说,这也是给钓鱼人的一次好机会。这种水库很有挑战性,它可以提高我县钓友的钓鱼水平。不是吗?你再不好好学习一下钓鱼技巧,可能就会看到别人十元或十五元钱钓走了成倍价钱的鱼,你只能钓到一两斤的鱼,能不惭愧吗?  相似文献   

6.
灵钝视鱼情     
刘定龙 《钓鱼》2010,(15):20-21
鱼讯杂 可钓钝 老手怕没口,新手怕乱口。没有鱼讯时,相当一部分钓鱼人的本能反应是大量抛投诱饵,耐性再差点便再次打窝或换位走人,如此反复。经常有人钓的自然水域,鱼情的特点和精养鱼池、竞技鱼池都不一样。这样的地方鱼的密度很低但警觉程度颇高。善于钓大鱼的传统高手知道什么时候该撤窝什么时候该等待,常有大物拿下。习惯了竞技钓,或者不经常野钓的钓手,在这样的地方最可能犯的错误是按池塘竞技钓的习惯,相对高频率的抛竿,“边钓边诱”。这样钓的害处当然是明显的:要么是吓走了底层大鱼,要么是把鲢鳙或小杂鱼诱来。特别是在鲢鳙多而且不让钓的地方,这一天可能就因此而报废了。  相似文献   

7.
吴集贤 《钓鱼》2006,(3):33-33
常钓鱼的人都知道一些钓谚。钓谚,顾名思义是钓鱼人之间流传的谚语,是钓鱼人的经验之谈。然而,虽然有的钓谚在钓鱼人之间口耳相传了千百年,也并不是百试不爽的,也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就拿“放长线钓大鱼”这名钓谚来说,不但钓鱼人知道,不钓鱼的人也经常说到,那么这句钓谚有没有误区呢?有的。钓鱼人都知道,钓竿有2.7米,也有7.2米的乃至更长的(海竿矶竿等线更长),显然,7.2米的竿比2.7米的竿长了许多,那为什么钓鱼人不都用7.2米乃至更长的竿,还要用2.7米的竿呢?当然,长线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大江大河大库里抛得远,可以钓到大鱼,这里是“放长线钓…  相似文献   

8.
养鱼塘喂鱼的地方,钓鱼人经常打窝的地方,有水流动的地方,进水口附近,都是好钓位。但这也不是准则,这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养鱼塘而言,昨天的好钓位,今天去没准什么也钓不到。在遵循选位常识的同时,还要随机应变,灵活选位。  相似文献   

9.
夏天的9时以后,气温升高,水温也随之升高,对水温非常敏感的鱼对高水温非常不适应,于是纷纷游向水温低的水域,这样鱼就不好钓了,为了钓好鱼,钓鱼人只好再找水温低的地方下钩。久而久之,就产生并流传着夏钓阴这句钓鱼人都知道的谚语。报刊上许多文章在谈到夏钓选位时常常说树阴下、草阴下、大桥下、楼  相似文献   

10.
田尧 《中国钓鱼》2004,(1):29-29
每逢“雪花飘年来到”的时候,钓鱼人总是殚精竭虑地琢磨过冬的办法。当然三句不离本“爱”,还是钓鱼:去哪钓?钓什么?怎样钓……  相似文献   

11.
《垂钓》2005,5(9):4-5
尽管《垂钓》杂志一直对中国目前的钓鱼比赛颇有微词,尽管9月还远远不是2005年钓事宣告结束的时候,但在《垂钓》和沈阳千湖渔具商行共同主办过一场休闲钓鱼比赛之后,我们突然发现:在许多时候,钓鱼比赛远远没有我们之前批评它时想象得那样简单——也远远没有我们之前为它辩解时那样复杂。它只是一场比赛,只是钓鱼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是,有些时候这种生活是我们用来感受的,而有些时候它只是让我们观望的。  相似文献   

12.
张忠江 《垂钓》2013,(6):32-33
钓鱼人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几次出钓,钓场、钓位、饵料、垂钓时间段均不变。天气情况也非常接近,可是有的时候鱼儿狂咬,有的时候鱼儿却不开口。这令很多钓友费解。后来有人发现。其奥秘就在于气压的变化。在国外,气压是钓鱼人衡量能否出钓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此,笔者将就气压对垂钓活动的影响及应对气压变化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为广大钓友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雪钓     
包光潜 《钓鱼》2014,(3):1-1
好久没去钓鱼了,前些年置办的钓鱼行头也不知扔到了哪里去了。老婆帮我找出钓竿、渔线轮等,但有些不能用了,只好到附近的渔具店去买。回来一算,花了近百元之多,按眼下鱼的市场价,如果钓不到十斤鱼,就不划算了,这是经济帐。钓鱼人未必都是为了鱼才去钓的,但问题是到鱼塘什么鱼也钓不着,多数人还是心情不爽的。如果纯粹为了修心养性,不如独钓长江。  相似文献   

14.
《垂钓》2008,8(11):1-1
垂钓这件事,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好处,有些人靠它养家糊口,有些人借它韬光养晦,有些人用来沽名钓誉,有些人藉此权钱交易;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希望通过垂钓来放松身心、强身健体。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钓鱼人。不过,即使是纯粹的钓鱼人,也因情趣不同、口味各异,形成各种各样的“帮派”,正像本期“独家策划”所呈现的:有逍遥散淡的库钓爱好者,  相似文献   

15.
华朝熙 《垂钓》2010,(4):51-52
鱼儿喜光,亲光还是畏光?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相信每个钓鱼人都会感兴趣。因为钓鱼人每每施钓,首先面临的是选择钓位——是钓北岸呢还是南岸?是钓草呢还是钓明水?  相似文献   

16.
王祥法:说到品牌呢,我记得刚见到左总时,那个时候他的公司叫成都钓鱼人,那个时候钩和线是他的主打产品。现在等于是左总的这一块呢,已经是拓展了,从产品上和细节上的更完善。那么从产品上也是这样,从国外进口,后来到自己研发,国内国外这个优秀的产品,好的东西,那么都拿到成都钓鱼人这个地方做了一个整合。  相似文献   

17.
对钓鱼人而言,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钓鱼人部落。就像远古时期的原始部落一样,钓鱼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方言、习惯”。在四川,台钓的垂纶“地域”多数以鱼塘为主;传统钓的垂纶“地域”多数以江河、溪流为主。四川钓鱼人有自己钓鱼的方言:如大鱼叫“莽娃儿”,小鱼叫“串串”,鲤鱼叫“拐拐”,草鱼叫“棒棒”,鱼吐泡叫“花子”,鱼吃食叫“整嘴”,软饵料叫“粑粑”,硬饵料叫“籽籽”,钓到鱼喊“窘(音)起”,钓不到鱼喊“洗白”等等,举不胜举。 钓鱼人部落给四川钓鱼人留了一席之地,感动之余,收集整理了几位四川的…  相似文献   

18.
夏钓十三题     
宋桂林 《钓鱼》2013,(12):26-27
“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这句钓谚,只要是个钓鱼人,都知道大概意思。在钓鱼时,一定要选择有水草的地方下竿垂钓,才能有好的收获,这也是我们钓鱼前辈们总结出的经验,尤其是一些老年钓友和使用长竿短线的钓友,更是非水草不钓。  相似文献   

19.
邹思全 《钓鱼》2013,(10):26-27
“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这句钓谚,只要是个钓鱼人,都知道大概意思。在钓鱼时,一定要选择有水草的地方下竿垂钓,才能有好的收获,这也是我们钓鱼前辈们总结出的经验,尤其是一些老年钓友和使用长竿短线的钓友,更是非水草不钓。  相似文献   

20.
姚军 《钓鱼》2014,(5):28-28
春天到,太阳照,提上竿,钓相邀,这是钓鱼人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是春钓,所以装备简单,短竿钓边。那么春钓边怎么钓?我认为要注意三个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