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化"学困生"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唤醒"学困生""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法帮"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是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现就"学困生"落伍的原因及转化"学困生"的对策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的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的真谛在于引导、在于激励,能激励数学"学困生"热爱学习,引导数学"学困生"学会学习,而首要的就是让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思维水平的情境,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是分布在众多教学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在追求和谐教育、理想教育的今天,"学困生"问题愈来愈受到理论界与实践层面的关注。但是,关注的效果如何,"学困生"的现实境遇如何,却难以令人乐观。且不说当下的"名校"名正言顺地将"学困生"拒之于门外,单就"学困生"力不从心地跟进学习进度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面对教师的种种"另类"关注,就足以令其焦虑、令其悲观。当"学困生"被移位于关爱的边缘,教育的和谐景观被投下一道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客观而论,作为学校,身为教师,无论是过去或现在,都未停止过对"学困生"的关注。这种关注,既有真情呵护,又有诸多无奈,更有教育者因"吃力不讨好"而产生的"值与不值"的价值追问与内心冲突。面对"学困生"关注中的矛盾,我们也许会归因于社会现实与教育内部环境的负面干扰,认为是这些影响了教育者对"学困生"关注的热情与耐心。如此归因,自有一定道理。但是,当我们在短期内不能改变某些现实,我们是否可以思考:如何通过改变自身,去抗衡现实对教育的牵扯,去建立关注"学困生"积极的价值取向,并付诸有效的行动,使"学困生"也快乐地栖居、成长在课堂?这,就是本刊发起讨论的初衷。希望以本期讨论为引子,求得更多有话要说的实践者、研究者参与讨论,在实话实说、各抒己见、思想交锋、智慧共享中将此话题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4.
正《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据此,转化"学困生"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如何有效地转化小学的"学困生"呢?一、要确立"全面接纳学困生"的辩证认识观所谓小学"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标准化测试中失败的学生。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  相似文献   

5.
转变观念,给"学困生"以特殊关爱.以前,我校教师有一个普遍的想法,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我怎么做都对.因此,教师视学习暂时跟不上的学生为"差生",批评的多,挖苦的多,"挤"跑的多.自开展"学评教"以来,大家都积极用这35条标准来衡量自己,改变了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同时,教师努力平等地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通过在长子营中学的三年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要尊重"学困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在平时或课堂上多给"学困生"回答简单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就必须关注到每一个人,教师如果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困生"的教育,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让"学困生"步入正常队列,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存在,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使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学困生的成因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要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也尝到成功的乐趣、有所提高.语文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用深厚的师爱和信任去感化他们,科学地评价他们取得的进步,引领他们走上语文学习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8.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后.因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在发生变化.再加上九年义务制教育不实行留级制度和大量外来民工子弟的流入,初中数学"学困生"增多.分化提前.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方面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多方面关爱"学困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评价个性化、增强自尊心.  相似文献   

9.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放弃学困生.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施教,做好学困生的转化,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要多鼓励学困生,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倾注爱心,使学困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完成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它揭示出教师要关注每一个生命的快乐成长与发展。这对于教师是一个挑战,尤其是班主任。它要求班主任要关注学困生,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29日下午,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几位城乡教师开展了"学困生"关注的小型讨论活动。首先,教研室副主任付强发给参与者人手一份复印的案例,让大家阅读。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困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教师,我在教学工作中,深刻地认识到实施新课改时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是当前每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小学阶段一般把考核检测不合格的学生暂时视作"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一般涉及以下几方面: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状况;学校管理制度;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家庭配合,等等.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学校中不应被忽视的群体,与学困生相伴的心理特征应受到教师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弱势群体,受到了教师的普遍关注。因而,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了所有教师重点要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具体谈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备受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学校、家长和社会已经为"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学困生"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笔者认为,这与对"学困生"的分类研究不足,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贺彬 《考试周刊》2014,(28):142-142
教师精心备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预设,特别关注学困生,给学困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学困生"。一提到"学困生",很多教师都感到头疼,他们基础差,知识缺漏多,新知识学不进去。有的教师抱怨,有的教师训斥,实际都是"恨铁不成钢"。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学生学习成绩有差异,这是必然的。而"学困生"往往影响全面提高教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做好高中阶段"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学习手段,撰写笔记对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学困生"对于学习过程的管理能力,提高高中"学困生"的元认知水平,促进高中"学困生"学会学习.具体实施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任务驱动,引导"学困生"通过记笔记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方法指导,引导"学困生"通过积累学习经验进而逐步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与学困生互动是一门艺术,为了帮助学困生不断提高,有必要研究教师与学困生课堂互动的艺术。教师与学困生互动的艺术方法有爱心关注法、循序渐进法、耐心引导法、鼓励互动法、因材施教法等。为了打造高效课堂,要不断研究教师与学困生课堂互动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