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之中。语言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词汇也一样,因社会历史、语言、心理等原因,以不同的方式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明晰英语词义变化的原因和方式,将有助于学习者全面了解词义,并获得与词义变化相关的文化知识,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
静态、动态的英汉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态与动态是英汉对比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本文结合语言和翻译两方面,对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这一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常虹 《考试周刊》2011,(39):96-97
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词、短语和句子中都会出现大量的动词,使汉语呈现动态特征。英语动词有形态变化,除谓语动词外,其他动词则以名词等静态形式按其句法功能被置于句中相应位置,使英语呈现出静态特征。中国学生不了解这种语言特征差异,写出的英语句子往往是用英语词汇填充的汉语句子。文章拟从英汉语言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差异探讨大学英语句子写作。  相似文献   

4.
初学英语往往认为只要学会基本语法,记住一些单词,就学会英语了。其实不然,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反映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词汇,也就相应地具有词义的伸缩性,也叫作词义的弹性。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词汇的这种特性。  相似文献   

5.
一、不断发展的英语词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作为交流重要载体的语言也在不断地进化之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在与其他语言的交流中,也在不断更新拓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英语新词汇的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所以语言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我们可以发现有大量的“中介物”存在。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中间语”,是一个不断向目的语接近的语言系统。学生在中介语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言行为。  相似文献   

7.
语境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受到语用学综观的影响后,也逐渐从静态转变成了动态,从传统转向了认知。顺应论把语境分为了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而意义是在动态的交际语境中生成,语用文化隐含在动态的语言交际活动中。Verschueren将交际语境因素概括为语言交际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四大类,为言语交际及其相关语境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在现实的交际中,交际双方也应依赖语境,顺应各种因素的变化和调整,完美地达到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语音角度入手,以汉语和英语在听觉上给人造成的不同感受来对比分析两种语言动态与静态的不同特征。主要通过探讨音节构成的不同、"音节论"与"音素论"的对比、"声调语言"与"音调语言"的区别及词句发音衔接方式的差异,得出在语音听感上汉语比英语更具动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马卓 《华章》2014,(28)
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英语语言的静态特征与汉语语言的动态特征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体现。英语中的名词优势,句子多呈现出静态,而汉语的动词优势往往使句子呈现动态。英汉句子动静态的差异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身的结构特点,也体现了英汉民族认识与反映事物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的,语言是具有民族性的。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常用动词的习惯;英语是静态的语言。本文将从动态与静态这一英汉修辞手法入手,探究汉英中动词的一些具体处理方法,例如动词转换为名词、介词、副词等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语新词谈     
在世界五千六百多种语言之中,英语可谓是使用者分布最广的一种国际性语言了.纵观英语的发展史,它先后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三个历史时期,在这近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英语从几个日耳曼部族语言逐渐演变为今天这们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语言,除了其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因素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英语词汇的发展性.英语一方面不断淘汰旧词,另一方面也大量增添新词.正是这种新陈代谢般的词汇发展,才奠定了英语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一种通用国际性语言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修辞效果来看,英语是"静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英语很少用(限定武)动词而用其它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名词化成为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构成了静态为主的语言特征.相比之下,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一种多用动词的习惯.本文从<论读书>(Of studies)部分原文和译文差异对比入手,探讨了英语的"名词化现象"以及英汉互译中静态和动态的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从总体修辞效果来看,英语是"静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英语很少用(限定武)动词而用其它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名词化成为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构成了静态为主的语言特征.相比之下,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一种多用动词的习惯.本文从<论读书>(Of studies)部分原文和译文差异对比入手,探讨了英语的"名词化现象"以及英汉互译中静态和动态的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14.
无论对专家还是非专业人士来讲,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是学习与该文化对应的语言时不可或缺的能力.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英语学习者的国家,中国经历了一个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进程,目前学界特别注重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之中,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不断发展的英语词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作为交流重要载体的语言也在不断地进化之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在与其他语言的交流中,也在不断更新拓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英语新词汇的大量出现。语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交流手段。语言也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桥梁。在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中,词汇是其中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知道,英语是世界上高度发达的语言之一,其词汇量也是最大最丰富的,而且现代英语词通过创词、旧词新义和借词等形式,是的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7.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英语语言中,变化最快、最显著的就是它的词汇,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量新词汇的产生。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必然会给英语带来很多的新词汇。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对传统语法中独立处理的语言范畴,如各种词类,可不可以在宏观上从某一角度进行综合的分析?在话语研究中,能不能将语法与篇章、词类选择与文学形象的刻画结合起来?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二、英语词类的动态与静态英语中的许多词类,如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等,都可以分为动态与静态两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就动静态而言,英语表现为静态特点,名词化现象较多,介词和形容词在使用上占优势;而汉语动态特点明显,句子中含有大量的动词、动词连用、动词重叠等现象。本文旨在探究英汉动静态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这种动静态意识,使其能写出符合英语用词特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该呼吁,语言学家们都来研究口语,以动态观念研究口语。 口语正是语言,语言只是口语。书面语只是借文字发生,受文字影响的口头语言活动,是口语的一种。而口语是人类发音器官的一定活动,是动态的。动态是语言的唯一形态。研究语言,无论研究哪一种,只应该从动态上着眼。 直到目前,语言研究基本上是静态研究。静态是对语言动态的反映状态,是心理上的状态,不是语言的客观状态。所以,静态研究必然脱离对语言的客观认识,主要去认识与语言相关的,有些是语言引起的心理现象,并把文字当作语言,当作储藏语言的容器,把对心理、逻辑的认识与文字搅在一起,然后张冠李戴地把心理、逻辑和文字才有的现象算在语言身上。这样的混乱是静态研究当然的后果。因为语言不是静态的,语言中找不到静态,一旦寻找静态就必然滑到语言之外的心理、逻辑上去。要对语言进行研究,就必须完全放弃寻找静态的企图,彻底转变观念,去确定语言的动态的性质、特征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