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歌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春水、秋水,江水、河水,波平如镜的水、怒涛拍岸的水,一泻千里的水、曲似柔肠的水,泠泠作响的水、脉脉无声的水……水在诗文中形态万千,水在诗人心目中引起的联想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2.
面对着滚滚东逝的水,怒涛拍岸的水,澄澈如镜的水,烟波浩渺的水,曲似柔肠的水,脉脉无声的水,诗人无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中国古典诗歌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水在诗歌中形态万千,水在诗人心目中引起的联想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歌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春水、秋水,江水、河水,波平如镜的水、怒涛拍岸的水,一泻千里的水、曲似柔肠的水,泠泠作响的水、脉脉无声的水……水在诗文中形态万千,水在诗人心目中引起的联想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缺失水景的古典园林几乎没有,凡是构筑起来的园林,自然界中的多种水源都被融入到了园林之境的设计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理水。理水可以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与命脉,这主要是因为水在园林景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水景的使用,更是彰显出了人化的自然园林之美,蕴含着景含情、景生情、情予景、情境交融的美好意境,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不但有景而且有情。  相似文献   

5.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独具东方文化神韵的中国古典园林堪与古希腊、西亚园林相媲美的原因除了中国传统之儒、道、释时空意识、审美情趣、伦理意志以及人格理想等理念巧妙融合以外,对独具神韵的水文化近乎完美的诠释,更是其享誉盛赞的又一制胜之因。中国古典园林对水元素的应用以及对水文化的诠释颇值一议。  相似文献   

6.
王世红 《现代语文》2007,(4):122-123
本文主要从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两个方面阐述古典诗歌中“水”的多种比喻,进而突出水的“多情”和“多变”。  相似文献   

7.
张慧子 《文教资料》2014,(33):42-43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不仅理法巧夺天工,而且内涵非常深邃。本文分析古典园林的理水手法和艺术特征,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大国,有关水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儒家的“以水比德”和道家“水几于道”的哲学思想都深深的影响着华夏五千年的哲学观和审美观,为后世的理水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简单的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和古代村落中的理水思想,探讨了其中水环境的哲学意蕴,并尝试着通过对优秀的传统水哲学思想的挖掘,来为当下正在建设的水环境艺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中华古典诗歌是汉文化的瑰宝,以其情感细腻和意境之美而闻名于世,有着不可动摇的艺术地位。教师可通过知人论世、语词解码、熟读入境、掘源引水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尽可能深刻地体味古诗所包含的情感意旨。  相似文献   

10.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具体的物被诗人赋予生命色彩,产生了许多典型意象。在传统诗词中就有柳、水、马、石等许多意象被广泛运用,并有了特定的内涵。该文对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中的月意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水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为园林之魂,古代造园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构筑自然生动的山水景观。无水不成园,有水则活,通过分析水的性格特征及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之法,探讨水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设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池莉通过自己的作品对传统的男权世界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在她的第一部原创长篇小说《水与火的缠绵》中,又通过女主人公芒芒和高勇的婚恋悲剧以及对其悲剧原因的深入挖掘,告诉读者现实生活中古典之爱陷落的真相。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是在模拟自然山水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是天然的自然风景和人造的物质环境综合而成的立体空间艺术。园林美,是生活化和艺术化了的自然美,是自然化和景观化了的艺术美。叠山理水是园林美的重要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丰富的“意象”,本文仅对“水”的常见意象进行了分析,从而引起人们对这种诗人以独特的审美表现创造的双重意义的艺术形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姜本红 《现代语文》2005,(12):33-34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源。当诗人驻足水边,凝望江河湖海的水面时,或激昂奋进,歌豪迈慷慨之志;或凄苦哀怨,叹伤感失落之意;或情意绵绵,颂人间天上之情。水激发诗人的壮志,抚慰诗人的心灵,净化诗人的情感;诗人则赋予水以不同的情感和不朽的灵魂。那一旨首闪烁着生命之源的诗歌,就像源远流长的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水在诗歌中形态万千,水在诗人心目中引起的联想也复杂多样。在不同人眼里,在不同心境下,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独倚望江楼。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洲更是一首缠绵动人的闺怨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江南不单纯是地理上的区域概念,它几乎积淀成为一个美好如梦、凄婉迷离而又让游子低徊伤感的幽远的意象。我打江南走过,自然便染上了凄清漂泊之感。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以花喻人,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把美丽  相似文献   

18.
方文山在创作爱情主题的"中国风"歌词时大量借鉴了中国婉约派的诗词风格,营造出一种婉约诗词般的美感,使听者可以很轻易地从中感受到一种古典美。他几乎从不直接描写人物形象,而是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意象来让听者自然地想象人物的特点,并且利用自古以来女性与水之间的关系在歌词中侧面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女性形象。这种侧面描写使得歌词中的女性形象可以更加自然地进入到听者的内心,引起听者无限的想象。  相似文献   

19.
“水,微波荡漾光映翠。桨轻划,碧玉无声碎。”(《十六字令·桂林水》)“不比花香,不比树高。苍天之下,青青小草。”(《古风·草》)……你能想象,这一首首词工句整的诗词,竟出自五年级孩子之手且为当场命题的两分钟即兴之作么?这不是传说,这是2001年5月的青岛市新教师优质课评比中真实的一幕。孩子们诵诗时的自信洒脱,赏诗时的纵横捭阖,作诗时的神思飞扬,无不令场下评委及数百位观众叹为观止。“诗界神童”的横空出世使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也在那次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轻松夺冠,同时因为创立以古典文化为基点,诗词为特色、构建诗化生活为目…  相似文献   

20.
陈新 《文教资料》2010,(16):92-93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美学时代",也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士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他们"朝隐"的生活态度促发了魏晋时期涵蕴虚灵山水境界的私家园林的勃兴,并传承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