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是一部充满着浓厚民族色彩的乡土抒情小说,更是一首动人的“乡土抒情诗”。作者以一只带着温情的笔,为我们描绘了“边城”美的自然、美的风俗、美的人物,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善与关的湘西世界,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从《边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湘西独特的风俗美。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边城》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奇特的"湘西世界",给人展示了一种湘西农村所特有的山水美、环境美、人性美的奇美景观。寄托着作者"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文章从人情、风情、人性、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分析沈从文《边城》的美学特色,揭示出《边城》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沈从文所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里,《边城》无疑是其中的核心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沈从文通过一个美好单纯又略带忧伤的爱情故事,对“湘西世界”里的人性爱和人情美作了充分理想化的表现,抒发了自己对“湘西世界”里特殊的爱与美的讴歌,探究了这种爱与美因受到时代无情摧折而行将凋零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深受读者的喜爱。《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它历来被读者认为是湘西"人性美"的代名词,但仅看到《边城》人性美、人情美,难免会走向偏至。本文不否认历来对《边城》人性美的阐释,但侧重从人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文化悲剧三个方面挖掘《边城》深层次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深受读者的喜爱。《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它历来被读者认为是湘西"人性美"的代名词,但仅看到《边城》人性美、人情美,难免会走向偏至。本文不否认历来对《边城》人性美的阐释,但侧重从人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文化悲剧三个方面挖掘《边城》深层次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6.
《边城》和《德伯家的苔丝》以其各具特色的绘画之美、音乐之美以及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带读者走进了美丽的湘西世界和威塞克斯世界,而最终这些美丽却一步步走向毁灭,于是便成就了令人心碎的悲剧。在美的毁灭的背后,寄予了两位作家各自不同的悲剧美学观。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首不老的情歌,是一段美丽的往事。此作品不但为读者展示了湘西世界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还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社会理想以及他重塑民族性格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边城》是沈从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自然风景优美、民风习俗淳朴的湘西画卷,谱写出一曲人性美的赞歌,让人们从中看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且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章从亲情、人情、爱情三方面入手,品读并理解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乃至人性美。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了“湘西世界”。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幻。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作品到理想构建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纪。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人与自然和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受情的纪想和追求,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1.
冯祖强 《教师》2011,(6):123-123
沈从文被誉为中国现代的"风俗画家",其代表作《边城》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对湘西人原始、自然生命形式的描写,体现了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完美结合,共同构筑了作者心中的那个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12.
《边城》是中国现代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沈从文所构筑的艺术化边城世界魅力独特,影响深远。主人公翠翠是一个清纯可爱的乡村女孩,她也是作家笔下美的化身。她的爱情朦胧而又凄美,耐人寻味。本文将从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相互交融的角度,探析天真善良淳朴爱情的苦痛、无奈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感悟湘西世界中至善至情至痛的爱情和人性。  相似文献   

13.
《边城》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乡土作家沈从文的前期作品,最能代表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良家妇女》是我省当代文学较有成就的作家李宽定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分别取材于湘西和黔北山区乡村小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散发出清新的人性美的芳香。本文试就这两部作品所表现的人性美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边城》人情世界善美的营造与人物悲剧命运的结局之间的冲突,透露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巨大矛盾与痛苦,探其根源是时代背景与文化理想的冲突、湘西现实与童年记忆的矛盾造成了《边城》文本叙事的断裂与破绽。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作者作为五四知识分子群体的一员,理性的力量难免和感性的愿望发生难分难解的纠葛,进而影响作者最终的判断。最为重要的是这同时也成就了《边城》的丰富与复杂、深刻与多义。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以潺潺流动的诗意之笔,营造了一个唯美的湘西世界.边城的自然风景如诗如画,恬静淡远;人情人性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读者自然沉浸在边城迷人的风情里驻足流连,"边城世界""边城人"多少年来成为文学评家眼里的"诗意的家园".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以山清水秀、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的茶峒小山城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纯朴的湘西少女翠翠如何在“现代”文明之风的浸浴下以及爱情的折变磨难下,逐渐从半原始的自然状态成长蜕变为“成人”、“社会人”的故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篇关于“成长”的小说。在行文中,作者多处以“长大成人”“大了”“成长”“长大”等词,昭示翠翠走向“成人化”和“社会化”。从《边城》的文本解读出发,翠翠的“成长”处在三个“变化”之中。一是社会环境的变化。翠翠出生的湘西茶峒小山城,风俗淳厚、人情质朴、重…  相似文献   

17.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孕育他的湘西世界是他着重描写的。《边城》和《长河》是沈从文以湘西世界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中的代表作品,他通过这两部作品表现了湘西世界的"常"与"变"。《边城》表现了湘西世界的"常",《长河》表现了湘西世界的"变"。透过"常""变"主题可以看出沈从文创作的真实目的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这种理念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沈从文小说《边城》中建构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家园,《边城》中建构的湘西世界就是一个有着绿水青山的世界,里面有一群勤劳朴质的乡亲,有各种各样身份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呈现出多彩多姿的湘西文化特色。《边城》中的湘西世界,描写了绿水青山的美景、描绘了湘西淳朴的民风、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们宁静安详的生活,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美,更是心灵的滋养和人性的洗涤。  相似文献   

19.
以人文地理学的地方理论观照沈从文的《边城》,其浓郁的地域性色彩不仅显露出沈从文个人对于故乡湘西的“恋地情结”,其有关湘西的地方书写更是一次成功的地方诗学实践。《边城》所展现的“湘西世界”是在湘西地方性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想象而生成的虚构的“地方”,是沈从文根植于湘西的“地方感”所重构出来的一个彰显美善的理想化地方社会。透过对湘西人文生态和地方性知识的“深描”,沈从文在其文学的“湘西世界”中以独特的地方诗学实践重构了“文学的湘西”,艺术化地把湘西形塑成为一个地域性的文化符号。作为地方诗学实践的产物,《边城》“湘西世界”的美学价值对于我们当下建设美好社会,反思“无地方”问题等都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首田园牧歌,它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的意境,构建了一个唯美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是人性至善至美的体现。然而优美的故事背后蕴涵着无尽的凄凉,朴实的文字背后隐伏着深沉的孤独,至美的人性背后潜藏着生命的悲怆。笔者认为《边城》悲剧性具体表现在:真诚背后的隔膜;善良背后的冷漠;淳朴背后的愚昧;祥和背后的凄凉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