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继《风声》之后,《人民文学》二度刊出了长篇小说——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小说延续了《扶桑》、《第九个寡妇》等严歌苓创作中着力塑造隐却自我、性格执著、长于以不变应万变的“东方女性”一脉,向读者奉献出“地道”的日本女子多鹤和地道的中国女子小环这个形象。  相似文献   

2.
正严歌苓的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之多,在海外与中国当代作家中,很难找到人与之媲美。从早期的《心弦》、《天浴》、《少女小鱼》、《学校的故事》到以后的《谁家有女》、《情色》、《老囚》、《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幸福来敲门》、《剧场》、《归来》直至《芳华》,严歌苓在海外被认为是最有人气、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与编剧。她神游在小说与影视艺术之间,她的经典作品几乎家喻户晓,《小姨多鹤》与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小姨多鹤》中,严歌苓塑造了一个具有悲剧人生的女子竹内多鹤,并对其悲惨身世和不幸遭遇进行了最大限度地展示。多鹤的悲惨命运成了分析这部小说的着眼点,因而全面分析多鹤悲剧人生并剖析造成其悲剧人生的原因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姨”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一个“意象”。由于“我”的近水楼台,小姨往往是介于“我”与“父辈”之间的曲径,一扇可以打开通向幽秘人生的窄门。严歌苓的《小姨多鹤》中的“小姨”是日本少女多鹤在生存险境之下不得不虚构为朱小环“妹妹”,  相似文献   

5.
《小姨多鹤》是作家严歌苓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中她塑造了两个形象鲜明的女性人物——日本女人“小姨”多鹤和中国女人“母亲”小环。战争的硝烟,命运的遭际,让这两个女人走进同一个屋檐,演绎了爱与恨牵绊着的一生。犹如一朵并蒂莲,严歌苓赋予这两个从苦难岁月中一路走来的女人以善与美,书写出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作品信息     
●严歌苓推出长篇小说《小姨多鹤》著名女作家严歌苓创作的长篇小说《小姨多鹤》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严歌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多鹤的故事是她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她为写作这部小  相似文献   

7.
严格地说,应当是王葡萄与竹内多鹤。这么说就能让人揣测到一点,这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的名字,恐怕都是女人。这是严歌苓的小说《第九个寡妇》和《小姨多鹤》中的两个主人公。我最近先后读了她这两部都是以女人为主角的小说。如此佐读,发现这两个女人有很多的相同。她们都出生在1930年左右;凄苦悲凉的一生都是由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不管是做了寡妇,还是或妾或偏房的尴尬身份,她们在情与性上走过的都是畸形的悲惨的历程;然而作者在她们身上描绘了浓烈的人性色彩,并在她们身后铺开了一样跌宕起伏的历史画面。葡萄的家在中原,多鹤被卖到东北。两个女人一登场,舞台背景就是经日本鬼子蹂躏的大半个中国。到了葡萄抱回返城知青的弃婴,集市上已经摘下华国锋的相片;多鹤回日本寻亲,“四人帮”也早倒了。严歌苓就是在这只言片语间让历史背景清晰可见。大体就是这30几年,可这是中国沧海桑田、波诡云谲的时代,在葡萄与多鹤身上相同地展现了作者心中对人性的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如果说故事都开始在日本投降之时,那两个故事的最大不同就是葡萄的国家是战胜国;多鹤的国家是战败国。败了的国家卖女孩,胜了的国家打内战。正是在这历史最污秽之处,严歌苓在两...  相似文献   

8.
严格地说,应当是王葡萄与竹内多鹤。这么说就能让人揣测到一点,这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的名字,恐怕都是女人。这是严歌苓的小说《第九个寡妇》和《小姨多鹤》中的两个主人公。我最近先后读了她这两部都是以女人为主角的小说。如此佐读,发现这两个女人有很多的相同。她们都出生在1930年左右;凄苦悲凉的一生都是由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不管是做了寡妇,还是或妾或偏房的尴尬身份,她们在情与性上走过的都是畸形的悲惨的历程;然而作者在她们身上描绘了浓烈的人性色彩,并在她们身后铺开了一样跌宕起伏的历史画面。葡萄的家在中原,多鹤被卖到东北。两个女人一登场,舞台背景就是经日本鬼子蹂躏的大半个中国。到了葡萄抱回返城知青的弃婴,集市上已经摘下华国锋的相片;多鹤回日本寻亲,“四人帮”也早倒了。严歌苓就是在这只言片语间让历史背景清晰可见。大体就是这30几年,可这是中国沧海桑田、波诡云谲的时代,在葡萄与多鹤身上相同地展现了作者心中对人性的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如果说故事都开始在日本投降之时,那两个故事的最大不同就是葡萄的国家是战胜国;多鹤的国家是战败国。败了的国家卖女孩,胜了的国家打内战。正是在这历史最污秽之处,严歌苓在两...  相似文献   

9.
《小姨多鹤》是华人作家严歌苓的代表作,小说以展示作者独特的人性关怀而见长。严歌苓以女性人道主义视角塑造了竹内多鹤这样一个具有多重伦理身份的孤女形象。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伦理身份以及种族伦理等方法来分析这部作品,进一步考察竹内多鹤所具有的多重伦理身份以及她的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小姨"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一个"意象"。由于"我"的近水楼台,小姨往往是介于"我"与"父辈"之间的曲径,一扇可以打开通向幽秘人生的窄门。严歌苓的《小姨多鹤》中的"小姨"是日本少女多鹤在生存险境之下不得不虚构为朱小环"妹妹",孩子们的小姨,作者由此呈现出她们姐妹的沧桑命运。小岸的《唐娜阿姨》也是"我"的小姨,小姨为自己虚构的爱情令人唏嘘不已,梦想版的唐娜姨妈成全了现实中的"我","我"也在爱中学会了守护爱。而黄咏梅的"小姨"指向更为明确,她就是70后的一个女性代表,一个精神上高贵独立、追求自由、孩子般纯真古怪的个体却成了时代不合时宜的弱者,她抓住了理想主义的尾巴却  相似文献   

11.
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再次对"人性"主题进行挖掘。通过多鹤、小环和张俭三个人关系和情感的层层转变,即从小环和张俭对多鹤的同情到张俭与多鹤之间的爱情,再到他们三人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形成的亲情的转变表现人性的升华和超越。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美籍华人,著名作家、编剧。1957年生于上海,后赴美留学。出版作品有《扶桑》《天浴》《小姨多鹤》《少女小渔》《白蛇》《金陵十三钗》《第九个寡妇》《陆犯焉识》等,屡获国内外大奖。2011年,《金陵十三钗》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公映,产生过较大影响。《毕业歌》是严歌苓最新创作的一部抗日题材的小说。它以当时大街小巷广为流行的爱国歌曲为书名,描写了王沐天、桑霞、洪望楠等一批年轻人自发参加救国运动,与特务、汉奸、日本兵斗智斗勇的故事。选文中的王沐天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主人公,他当时只有十几岁,作者娴熟的文笔、细腻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把他一腔热血、初生牛犊不怕虎却行事鲁莽、头脑幼稚的少年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如见其人。在一次次的斗争中,王沐天逐渐成长起来,最后加入共产党,成了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本期,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位抗日少年的"英勇"事迹。  相似文献   

13.
严歌苓的文学作品,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姐妹情谊的表现上更为突出女性的同盟关系,来共同应对外界环境的压力,成为彼此在精神上的慰藉。以这种组合形式,来表达对男权中心社会的抗拒和不满。她在小说《小姨多鹤》中,有意识的弱化了男性形象,但并没有十分激进极端的完全拒绝男人的存在,将男性刨除在生活之外,去创造一个极端的、纯净的"女儿国"。本文试着探究严歌苓《小姨多鹤》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与"姐妹情谊"。  相似文献   

14.
对小说《小姨多鹤》进行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张俭的驴性、小环的凑合、多鹤的母性都显现出强烈的生命力量,他们的生命力量不仅体现在个体身上,也融入于生活现实中,表现在苦难中、情感中、人性中。通过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生存生活经历,人物身上呈现的美丽而强烈的生命张力得以探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说学会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揭晓,25部作品榜上有名。陈骏涛、公仲、李星、夏康达、吴义勤、江冰、谭湘等组成的评委会经过无记名投票,从初评的150余篇作品中推出25部上榜优秀作品,其中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10部。长篇小说包括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孙皓晖的《大秦帝国》、方方的《水在时间之下》、吴玄的《陌生人》和蒋子龙的《农民帝国》;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善于表现历史显流中的人性潜流,她的近作《小姨多鹤》从个人史、心灵史、民族史三个方面揭示了一部特殊历史时期的人性史,并以人道主义为基调,勾勒出了主人公的从死亡之境走向苦难之路和通往彼岸的隐秘之路,小说中的道德判断也进行了延期。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的《扶桑》、《小姨多鹤》和《第九个寡妇》等作品及其评论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赴宴者》的评论却几乎为零。《赴宴者》的叙事话语颇具特色,叙事话语模式通过直接引语与自由直接引语的交替使用,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更能体现小说的主题意义。表面上小说似乎描写了社会及人性的阴暗面,充满了对人生的失望。事实上,小说具有潜文本意义,这种潜在的主题意义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小梅体现。因此小说的基调不完全是悲观的。  相似文献   

18.
严歌苓的《扶桑》、《小姨多鹤》和《第九个寡妇》等作品及其评论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赴宴者》的评论却几乎为零。《赴宴者》的叙事话语颇具特色,叙事话语模式通过直接引语与自由直接引语的交替使用,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更能体现小说的主题意义。表面上小说似乎描写了社会及人性的阴暗面,充满了对人生的失望。事实上,小说具有潜文本意义,这种潜在的主题意义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小梅体现。因此小说的基调不完全是悲观的。  相似文献   

19.
重复叙述在严歌苓的新作《小姨多鹤》中被多次用到,并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主要体现在场景的重复和事件的重复上。在重复叙述的具体运用上,作者采用了递归式的重复叙述,并且通过视角的转换使重复叙述的叙事策略与文本叙述形成完美的结合。这种叙事方式在展现小说情节发展,凸现人物心理以及调节小说叙述节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7年1月13日,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改编自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小说《沉默》的同名电影在美国上映。这是这部作品第二次被搬上银幕,上一次是1971年由导演筱田正浩执导的同名电影。两次改编,且均多次获奖,可见这部作品的优秀以及其在日本和西方人心中的地位。从这部讲述了在日本禁教时期一位葡萄牙传教士来到日本传教经历的小说中,能看到江户初期日本打压基督教手段的残酷以及日本基督教发展之艰难。本文将以小说《沉默》为切入点,探寻江户时代日本基督教衰落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