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自主探究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如何把握语文自主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中教师多以讲授模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走的是"应试"路线。将政治课束缚于"应试"的牢笼中,只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一定的分数而无法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构建开放、自主、合作的初中政治课堂就是要让政治课堂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束缚中解脱出来,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来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技能培养,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开放、自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更新越来越迅速。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纷繁复杂的计算机世界如何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呢?新课程改革给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一次契机,让我们认识到了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完成我国基础教育的使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应试教育的不合理手段,而是要充分关注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核心,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上收获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初中数学学科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知识的难度较大,内容较多,部  相似文献   

5.
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使政治新课程改革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明天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师应不断转变自己,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当代社会形势的发展和教育的需要。新的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变化有: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教学工作都把学校教育理解成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更多是学生主体活跃性的压抑以及学习自主性的缺失。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教师放弃传统教学"支配者"的角色转而充当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已经是迫在眉睫。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真正合格的教师应当做到的就是"少教多学勤思考",真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一、提高教学起点,开展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9.
孙冬艳 《地理教育》2013,(Z1):25-26
<正>当今世界,信息化的浪潮以不可抵挡的态势席卷每一个领域,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人们最需要的是学会掌握信息,"求知"的意义已经从能够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向能够发展和使用信息。面对信息化的社会,教育要由原来的"受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技巧,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自己发展的知识。因此,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灵魂,它具有  相似文献   

10.
正一、活用教材知识系统化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并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智慧;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文章,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如苏教版四下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  相似文献   

11.
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明天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迈入了后工业社会即信息时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一改过去让学生复述和再现知识的传统学习模式,而是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主动的研究性学习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欲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研究表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知识是无限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真正的教育是教授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新课程改革,关键是教法的改革,而教法的本质是学法,即重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正>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获得必要的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上存在很大差异,承认差异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放在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马旭光  汪静静 《广西教育》2014,(45):108-108
正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教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变成真正的学习主体。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行汲取知识的营养,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乐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诱发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推进新课改必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参与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现教学相长;通过体验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性学习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改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出来。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方式由以前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在课堂上,教师由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学生将拥有大部分课堂时间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形成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浅论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角色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研究性学习以其日益凸显的时代性倍受人们的关注,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以达到学习目的,它着眼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教学整体设计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同时,应该突出教学中的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启发、点拨和解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及社会实践来自主获取新知识,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王彪 《考试周刊》2013,(37):143-143
<正>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让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有效地融合起来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真正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生活背景中学习,使物理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