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也许因为我在做学生时,也有过视作文为"畏途"的经历,在自己做了教师以后,便特别理解也特别同情我的学生作文时"蹙眉搔耳、咬笔杆,下课急找作文选"的无奈与为难.和我的学生时代一样,我所任教的农村中学的学生也为"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难题所困惑.因此,唤起农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是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作文前的指导,应着重启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明确作文的要求,知道怎样立意,怎样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启发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变“要我作”为“我要作”。有经验的教师,有的在命题上尽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愿意写,喜欢写,有内容写。有的配合讲读课搞“一课一得”,使学生感到学有方  相似文献   

3.
农村学生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作文时,普遍存在选材狭窄,立意陈旧,词汇贫乏等现象。笔者以为,欲改变农村学校学生的写作状况,提高农村学校作义教学质量。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习惯外,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指导:一、教师李先写“下水作文”,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在确定作文题目后,教师应先写一篇“下水文”,然后念给学生听,并让他们评议教师的作文,评议时,逐步引导学生从作文的选材、内容、主题、结构等方面讨论,并鼓励学生谈谈“如果门已写会怎样写”,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学生的评议多给予肯定和…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消除障碍激发兴趣小学作文教学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不少学生认为作文难,尤其是作文刚刚起步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消除学生感到作文难的思想障碍。怎样消除这一障碍呢?我的做法是:先帮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作文。我在给三年级学生上第一节作文课时对他们说:“作文就是‘写话’,把要说的话用文字写出来。作文并不难,你们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作文。只要你们敢说、想说,老师有办法让你们会写、写好…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任。那么 ,如何让学生由“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呢 ?一、降低要求 ,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说 ,小学生作文是习作练笔而不是创作。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降低作文要求 ,让学生怎样想的怎样说的 ,就怎样写 ,并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童年写童言。从一年级的说话写话到二年级的写段 ,再到三、四、五年级的独立题作文 ,都需坚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  相似文献   

6.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出现了费时多、收效少的现象。作文教学要走这个出误区,必须在“授之以鱼”的同时,再注重“授之以渔”,以各种手段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写作训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怎样教会学生自主作文,提高写作能力,下面就自己的个人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消除恐惧感,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对作文大都存有一种恐惧感,一见作文两眉紧锁,死咬笔杆,仍无从下笔,穷于应付,写出来的文章寥寥数句,干巴得像个“豆腐块”。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作文过程也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作文指导应将创新思维贯穿于全过程。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这两个问题。“写什么”是解决作文内容的问题,“怎样写”是解决作文表达形式的问题。然而把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作文指导以点拨为好,但要点得有“眼”,点而有“引”;拨,要讲究艺术,讲究分寸,指出思考方向、方法,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感悟生活,提高兴…  相似文献   

8.
试谈小学生作文指导自治区文教局薜兰祖小学生写作文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如何指导,指导些什么?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难题。要搞好作文指导,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作文指导不但要指导学生“怎样写”,还要指导学生懂得“为什么写...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小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一提到作文就脑子一片空白,那么而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们愿意写、喜欢写、乐于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要变革传统的作文“难”,必须走出标准化的束缚,走向个性化的表达,以“立足自我,走向生活”为方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作文。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0.
“作文作文,一做头疼”这是许多小学生的口头语。出现这种现象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教的过死,使学生觉得作文课枯燥无味,无物可写;二是教师要求过高,期望过大,使学生对作文课产生畏难情绪,怕写也不敢写;三是对学生的作文批评过多,鼓励太少,使他们对作文失去兴趣,不愿去写。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继而大面积提高作文质量?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1.
利用录音,激情引趣。如在写小动物的作文训练中,我先播放预先录制的各种常见动物的声音,让学生听听是什么动物的声音,然后再问:你喜欢哪一种动物 ?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呢 ?学生们立即举手按老师要求流畅地说出了他们所喜欢的动物,并且在写作中对他们喜欢的动物的描写也比较生动、形象。   利用灯片,启迪思维。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是要求学生写一个人和一件事,并要求这件事必须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学生容易把美好的印象理解成为好人好事。因此在作文训练前,我打出一组灯片:有伏案工作的教师,有热情和蔼的商…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文》2005,(4):52-52
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有的作文老师便在讲解作文知识之后,进行“下水”作文。教师不仅“下水”去作文,而且做成之后还要讲解自己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要讲出文章的某些地方应该怎么写和不该怎么写的“为什么”的原因;要讲出写作时“我是怎么想的”:在评讲作文时,可以和学生谈“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呢?笔者认为 ,在发挥学生主体性能量方面做到一个“突出” ,二个“结合” ,三个“合作”是发掘创新潜能的有效方法。一个“突出”一个“突出”就是突出师生互动。它能调动学生愉悦的情绪 ,消除顾忌心理。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发表创见 ,引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有位教师指导学生写“颂扬母爱”的作文时 ,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妈妈的故事。学生感到老师也和自己一起写同一篇作文 ,感情上和老师亲近了许多 ,消除了顾忌心理。无形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设想。作文教学,入门须有章法可循,学生才会觉得能写、可写。我从任何章都必须思考“写什么”和“怎样与”的常理出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曾努力探索着“有话写——写得出——写得好”这种序列训练作文的模式而本课例的教学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一次尝试,我的设想是:在语文新课标倡导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画小白兔”的实践,在思考“怎样画”和“为什么这样画”的过程中,与作文教学的构思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本次序列训练作文的模式能为学生搭建可以充分发挥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于艳荣 《辽宁教育》2007,(11):48-5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有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儿童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大多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他们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童话作家,他们关注更多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怎样顺应这一儿童思维特点,放手让学生去写他们眼中的“有意思”的作文,写他们愿意写、高兴写的作文呢?“有意思”和“有意义”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申,形成一种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的局面,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变“怕”为“喜”,变“苦”为“乐”呢:我的作法是在命题前作一番调查,加强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研究,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做作文的主人。因此,命題就要能体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绳之以规的原则和方法,为他们创造最佳的作文境界,使学生“有话写”、“乐于写”。  相似文献   

17.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仿写颍上县新庙职高黄家兴在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中我觉得指导学生仿写,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指导学生仿写呢?回答是仿写必须从实际出发。有不少学生,如让他们从周围常见的事物中选一种来写,但他们往往会觉得无从写起。甚至,会抓耳挠腮,...  相似文献   

18.
作文“内容要具体”,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在作文教学中,作文内容具体不具体是作文写得成功的主要标尺,可是目前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可见作文内容写不具体是他们写作道路上的一道“拦路虎”,教师常在这样的作文批语后写上这样一句话:“写得不具体。”其实学生看到这样心里也很着急,不知道怎样写具体。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的心情,要想方设法闯过这一关。  相似文献   

19.
我教的是农村学生 ,他们整天有干不完的家务活 ,说的全是当地壮话 ,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发怵犯难。对作文 ,教师不得不教 ,学生不得不写。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主要原因是 :教师忽视了作文教学的规律 ,走进了作文指导的误区。一、教师“一言不发”一到了作文课 ,教师心里就发虚 ,很不情愿地进到教室 ,讲话声音也由以前的高八度变成低八度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来写作文 ,作文题目是×××” ,把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 ,“现在大家开始动笔写作文。”学生看着作文题目 ,一脸茫然 ,有的抓耳挠腮 ,有的玩起手中的笔 ,有…  相似文献   

20.
提到作文,如果班里有不少学生说“没什么内容可写”“不懂从何下手”,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深刻反思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当作文成为闭门造车的“应试作文”“教室作文”时,学生视野狭窄,自然写不好作文。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写“生活作文”,才能真正让他们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