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亦即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班级中的“尖子生”群体,几乎都有着由于过多的优越感而带来的一系列人格缺憾,以至于在自己求学和人生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学业上的“一俊遮百丑”同时也“偷偷地蒙上家长、老师的双眼”,毫不客气地让他们成为“人格特困生”。如何健全“尖子生”的人格,达到学业与人格相平衡,本文就此对常见的几种现象进行浅析,与同行们交流商榷。  相似文献   

2.
每月谈     
蒋敦鑫莫以“一丑遮百俊”在学校里,对学生存在着“一好带三好”的“一俊遮百丑”现象,已为有识之士所关注;而对教师,常常出现“一丑遮百俊”倾向,似乎还未引起重视。笔者认识两位老师。一位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地理老师,曾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知识竞赛获团体一等奖和个人...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教材, 还是目前正在使用中的2000年版《高中语文》 新教材,在分析与评价古今中外的几个文学 形象时,往往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说到优 点时,总是无限扩大,使其一俊遮百丑;说 到缺点时,也往往会"抓住一点,不及其 余",使其"一俊遮百丑"或"一丑掩百俊"。 这种极端的做法,对学生科学全面地理解和  相似文献   

4.
这里的"一俊遮百丑"指的是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因某些人比较"特殊",就仅看他优秀的一面,而不看他的缺  相似文献   

5.
从教十年来,我总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学生”身上,总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的想把他们身上的“问题”给解决了,而对于“优秀生”,总以为他们学习自觉,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很有“安全感”,不会让老师担忧。因此就忽视丁这些成长在掌声和鲜花中的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正是我或者说我们的这种“一俊遮百丑”的教育误区,常常在我们身旁埋下一些“不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6.
周春林 《初中生》2006,(35):4-7
[亮点解读] 凡中考满分或高分作文,都要在"发展等级"中大显身手.要使整篇文章有新意,有特色,对许多考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文章中设置一两处亮点,还是可以做到的.在文章中有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所谓“一俊遮百丑”,在高分的光环下,许多尖子生的心理阴影被掩盖了。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我们也应该注重优生的转化。一、狂妄傲慢的优生此类优生往往成绩名列前茅,在公众场合下经常受到表扬,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加之班级、学校又要靠他们“支撑门面”,因而受到众星捧月的优待。久而久之,他们认为自己十分了不起,常常口出狂言,行为乖谬,甚至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姑息,应采取一定的方法促其自醒。我对这样的优生从不客气,在课堂上,我专挑一些高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答对了只作点头默许,答错了就先让全班讨论,…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职位高低,薪酬几多,身为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子女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父母的习惯、喜好、脾性像一面镜子,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照耀着他们的未来.如果你手不释卷,孩子牙牙学语就会把翻书当游戏,整日沉迷麻将无法自拔的父母,别指望孩子能平心静气埋头苦读.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中,尖子生学习优异,能够为班级增光添彩,给老师带来光环,因此老师们视之若掌上明珠,精心呵护培养,多给他们开小灶;后进生则是"麻烦制造者",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给老师、班级脸上抹黑带来不良影响,故老师常重拳出击进行差生转化,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加管教.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许多老师、班主任都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作法,即通过培养尖子生和抑制转化后进生来触动、促进中等生,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玲,女,12岁,某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班级学习委员。父亲是金融师,母亲是检察官。小玲从小酷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父母和教师对小玲的期望都很高,要求也很严。父母要求女儿门门功课必须在90分以上,总分在全年级前三名之内。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目标是琴棋书画样样通。  相似文献   

11.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许多家长的衡量标准往往就是一条——学习成绩好。一俊遮百丑。家长的这种价值取向,则助长了本来就是“小皇帝”的唯我独尊和对他人冷漠的不良风气。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曾进行过一次德育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家务劳动的中小学生不到70%,有2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和爱好,不尊重父母的劳动,不体谅父母的辛苦。针对这种情况,南关区教育局从2002年10月起,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了“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主题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亲情作业。  相似文献   

12.
一个华人家庭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天资平平,学习成绩一般,不被父母看好.小儿子聪明过人,灵气十足,父母为之感到自豪,也因此格外宠爱小儿子,并花大力气培养小儿子,让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然而,从哈佛毕业后,小儿子却告诉父母,自己考上哈佛大学已经让他们够有面子了,今后要放松一下,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最终,这个哈佛毕业生闲荡多年而无所事事,反倒是那个不被父母重视的大儿子事业有成,成了父母的骄傲.这个华人家庭教子的故事广为人知,而这样的悲剧却在我们周围不断上演.现如今,很多学校、老师格外宠爱尖子生,不惜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向他们灌输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的思想,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害了这些孩子.  相似文献   

13.
小旭变了     
小旭生得虎头虎脑,颇讨人喜欢。可是他却有个不大不小的毛病——好走神,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曾以各种方式向其家长郑重其事地指出过这个缺点。小旭父母为此也动了不少脑筋,但收效甚微。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练武术强调意念集中,还可以强身健体。因此,征得孩子的同意,他们替孩子报了名。 小旭家离训练点较远,且中途要换两  相似文献   

14.
学优生的心理剖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优生,也即一般意义上的"好学生",通常指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学优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学业有成、遵纪守法,他们成绩好、分数高,常常是"三好学生"、"奖学金"的获得者。"一俊遮百丑",周围人往往只关注学优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其  相似文献   

15.
引航人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虽然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往往不及学校里的老师更有威慑力,但是在人生的关键处,往往是父母为他们拨云见日,使他们看清自己,坚定信心,驶向胜利彼岸。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从读小学起,我就一直努力地学习,但成绩总是平平。有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应该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在我们苏北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育几乎陷入了困境。"应试教育"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音乐教育思想认识落后、师资不足、教学设施缺乏等也严重阻碍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致使农村与城区孩子的音乐素养差距越来越大。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陷入困境目前,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音乐教育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智育第一,语数英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学校领导中认为音乐课可有可  相似文献   

17.
我已经当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感觉到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育.装配一新的实验室、姹紫嫣红的花园,总会遭到个别学生的破坏;学校为他们提供的良好学习条件,他们不知感激;老师为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常常熬夜为他们批阅作业,他们无动于衷,不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有的孩子住校,总是要求父母多给零用钱,尤其是毕业离校那阵,好好的鞋子和衣服就随便扔掉了,他们不知道这是父母的血汗凝成.  相似文献   

18.
"优生"由于学习成绩好,往往受到"众星捧月"般的优待,自我感觉良好,久而久之,他们的弱点便会发展成如下缺点:不愿与别人合作、喜欢讽刺挖苦、不会宽容别人、缺乏同情心、劳动不认真……但由于他们学习好,"一俊遮百丑",人们看到的是他们头上的光环,而忽略了其不足之处.这样的学生在一个时期内学习不错,但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吗?作为班主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不同类型的"优生"及时做好相应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社会是独生子女的时代,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任性、傲慢的"小皇帝"们为时代造就的,他们心理脆弱,受不得批评,老师稍有言辞触动,就立刻产生逆反对抗心理,甚至对老师报复;他们缺少责任心,很难理解老师的苦心。然而这一事实却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正>心理学中有一个"火炉法则":把"火炉"烧得红红的,放在那里,本身并不会主动烫人,但只要有人敢于触摸,它就必烫无疑,不会顾及触摸者的身份,人人平等,谁摸烫谁,而且立即处罚,没有下不为例。校规何尝不是学校中的"火炉"呢?大家之所以无视校规这个"火炉",一是因为应试教育之下,学校办学秉持"以分为本"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常常推崇"一俊遮百丑":谁学习成绩好,谁就是学校重点保护对象,并且有单独教师辅导,学校还发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