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讲"有些偏见,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讲"就是"注入式",是"灌"的同义词。有的学校干脆规定每节课讲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更有甚者认为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一味地由学生自己"读",自己"讨论",再由自己编几段课本剧,来几个花样。一般说来,"讲"可能成为"灌",但不等于"灌",关键在于讲什么,怎样讲。教师的讲在学生阅读课文、接受语言信息,形成思想和能力的过程中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我认为很有必要研究一下语文教学中的"讲"。如何努力提高"讲"的质量和实效?首先需要明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讲”有些偏见,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讲”就是“注入式”,是“灌”的同义词。有的学校干脆规定每节课讲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更有甚者认为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一味地由学生自己“读”,自己“讨论”,再由自己编几段课本剧,来几个花样。  相似文献   

3.
姚友谊 《教育艺术》2003,(10):59-60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讲”有些偏见,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讲”就是“注入式”,是“灌”的同义词。有的学校干脆规定每节课讲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更有甚者认为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一味地由学生自己“读”,自己“讨论”,再由自己编几段课本剧,来几个花样,闹哄哄一节课完了。我不明白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充  相似文献   

4.
王伟革 《学子》2013,(6):168
在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不敢放手,担心过多,把自己当成主角,自导自讲,学生则是听众。与此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有些教师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该摆在何处了,几乎"全身隐退",让学生自由发挥,课堂成了无主题变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是教学中教师"不作为"的现象,没有尽到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责任。教师把课堂交给  相似文献   

5.
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更不像上新课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结构模式.在日常的科学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就是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使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复习课需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的理解,忽视了复习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高三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讲解习题为主,如何通过习题讲解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的习题讲解不但要讲好"标准答案",更要理顺学生的解答思路,帮助学生"走完自己的路",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以2013年泉州市质检文科22题第(Ⅲ)问为例,谈谈笔者对习题讲解的一点见解.1问题再现  相似文献   

7.
正"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不会的不讲。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变"讲"为"听",同时还要有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对课堂中生成的情况有着良好的融错心态,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教学对象及时地加以引导。近几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站东小学数学组积极推进"三不讲"策略,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整体上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奠定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长久以来,它却一直被高中语文教师视为畏途,认为是费力而少见成效的工作。如何改变作文疲软的现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笔者认为,高中作文教学要"提质增效",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以下七个方面大胆尝试。一、教师"下水",示范引领在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只是将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就让学生写作,所谓的讲评作文也只是读几篇范文就了事。平时,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的"不健康"现象,完全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我认为,书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师讲的都是书上内容,并且教师还把知识嚼烂了才喂给学生,只让他们吃"现成饭",不让学生自己看书,开动脑筋获取知识。这是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离开老师寸步  相似文献   

10.
邓翎利 《江西教育》2012,(11):12-12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辩证统一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因此,把改进教师的讲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讲"上下功夫是对头的。但过犹不及,凡事皆是这个理。如果硬性规定教师讲的时间,强行做出种种限制,笔者认为极为不妥,这不亚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  相似文献   

11.
<正>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教无定法",故对"高效课堂"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我认为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通过你的教学,使得学生在你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收效最高.开展"高效课堂",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故作为一名教师要使得自己的课堂高效起来,首先应该使自己的教学高效起来,如何提高课堂的高效教学,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打造: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纠错,才能使学生少出错,不出错?这一直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数学学习中的"错误",有时还可以是难得的教学资源,我们不妨称之为"错误资源".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变废为宝",使学生的数学反思和解题等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改善,数学思维得到相应的拓展.一、"错误观"产生的心理剖析1.教师的"错误观"许多教师认为自己教学有方,该讲的都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教师都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都在努力使学生真正做回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体现呢?这个问题着实让很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感到茫然无措,当前教学的现状就存在着几个极端:有的老师过分"导",教师设计好了一切,只需要学生做适当的填空或者选择;有的教师又过于忽视"导",学生自己在黑暗中行走,结果一节课下来连基本的学习目标都不能够达成.现如今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有一部分教师似乎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他们在"导"的形式上做足了文章,可是他们的"导"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换了汤却没有换药.以上几种教师的"导"都只能使学生"学会",不利于学生"会学".那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导",才能够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索,真正做到"会学"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跟大家交流一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导"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对有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对有的学生却是一件痛苦的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当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笔者认为能否让学生对学习形成愉快的心理体验,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所谓"自主学习",通俗地讲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但在实践中,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和上台表演就算了事,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评讲重在"升格引路".我将作文升格分为三个层次:学生小组升格,教师下水升格,同题拓展升格.最近一次练习作文,题目是"____之桥",学生普遍扣题不紧.有一个同学写"沟通之桥",通篇叙述自己的苦恼,最后一句才点了一下"希望架起一座沟通之桥".文章内容游离于文题之外,是乱贴标签式作文.讲评课上,我确定的训练点为"扣题"升格,让学生在作文互改小组内先展开讨论,确定详写情节,然后再动笔进行"局部点题"练习,要求学生围绕"直接点题"或"暗示点题"的方法给自己的作文进行点题升格.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阶段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自己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培养学生的语言潜在能力。毕竟,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依靠教师的"讲",更多的是自己的"悟",教师为学生指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才算是成功的写作教学。一、小学生写作入门教学存在的现状1.教学态度不正确,对学生否定太多小学生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刚刚接触写作,可能还不是太熟悉,没有完全学会写作的窍门,一些教师急于否定  相似文献   

18.
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小学英语教学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出现费时低能、高分低能以及聋哑英语等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改善英语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凝神思考,孜孜追求的目标!既为教学,一个是教师的"教",一个是学生的"学",即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融合,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把思维、记忆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1.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预热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20.
听课时,发现有些教师过度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的现象.教师该讲的不敢讲,本来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去进行所谓的"探究学习",似乎教师不这样做,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