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十年前,我在《新闻大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四社"——旧中国报业集团化经营的一次尝试》(载于1997年冬季号),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张竹平先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在上海集资  相似文献   

2.
熊英 《新闻界》2013,(13):66-69
抗日战争中创办的《大公报》汉口版,依靠丰富多样的广告表现形式、规范的广告经营组织制度、分层细化的广告价格策略、与"四不"主义编辑方针相统一的广告经营理念,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报纸的成功发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报业广告经营经验,显示出《大公报》人杰出的报业经营才能。  相似文献   

3.
报业传媒集团科学发展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报业集团的科学发展首先要坚持不懈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报业集团的体制和授权经营问题,才能进一步确立报业经营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报业集团内部以产权和业务流程为纽带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按照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相结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有关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李少华  曾林君 《新闻窗》2007,(3):116-117
1988年多种经营政策的颁布,为报业经营打开了面向市场的窗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的报业也在走向市场化、商业化经营。市场化经营给报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如娱乐化、低俗化等负面效应,对报纸的舆论监督功能造成了影响。有的报纸有意地淡化了舆论监督,尤其在面对广告客户时,舆论监督更显得畏首畏尾。  相似文献   

5.
“四社”——旧中国报业集团化经营的一次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报业经济的发展,上海报界于本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在经营体制上曾经出现过报业集团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中国最大两家报业资本的兼并和上海四家报社、通讯社的联营。1929年1月,《申报》业主史量才收购了美国人福开森手中占《新闻报》65%的股份,实际上掌握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两家报社。在此前后,张竹平创立了“申时电讯社”、合资收购《时事新报》和英文《大陆报》,并于1932年集资创办《大晚报》,成立了一个联合办事机构,即人们称之谓“四社”的报业组织。虽然史量才掌  相似文献   

6.
媒体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应运而生的。自2003年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尝试广告代理经营以来,每年有近百家广告公司和个人参与广告代理经营,随着广告代理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化经营的不断深入,许多广告代理公司围绕报业广告经营发展了与之相关的广告策划、创意以及相关的广告网站等,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模式。笔者就临沂报业广告市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网络的冲击,报纸纷纷创办报业网站。本文展示了国内报业网站发展概况,剖析网站在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报业网站的经验,寻求我国报业网站经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体发展之飞速,尤其是基于移动技术的流媒体,让"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是"报死"?还是"网活"?抑或是一种别的景观?的确,报纸早已进入到一个夹缝生存的状态,前有电视、电台、户外广告的步步紧逼,后有网络、手持电视、数字报纸乃至微博的包围。中国所有报纸的老总,除了对报纸产品质量产生焦虑之外,最大的焦虑还是在经营上。报业巨子默多克有一句名言:"报纸要永远拥抱进步,才能生生不息。"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突围的关键不仅在于做好经营,更在于创新经营。本期话题,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报业老总共同探讨中国报业经营的现状、趋势;思考报业管理和经营中的诸多问题,为中国报业的创新经营、壮大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报业没有经营人才","报业最缺经营人才",受这一观念影响,一些经营相对落后的报社不惜重金从业外挖高手,从其他行业寻找高参、引进人才.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报社的经营效率与经营质量却没有质的提高.报业真的没有经营人才吗?报业的经营人才要从哪里来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以及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报业面临着如何扩大经营领域,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严峻课题。本文试就报业经营领域如何拓展做一点粗浅的探讨。拓展经营领域是报业竞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多元经营教训多多 我国报业经营活动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88年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工商管理局联合颁布《关于报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之后,“开公司、办实业”成为时尚。报业由此进入了多种经营的时代。到1996年,逐步形成集团化、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专门研究报业的文章,本刊过去较少刊发,考虑到报业集团、报业经营与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出版经营、发行经营的共通性及多媒体集团正在酝酿之中,刊出一篇研究报业经营的文章,也许不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经营网络版: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当数字技术以眼花缭乱的方式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的边界、规则和图景的时候,惟有深刻把握其力量作用的价值底蕴的人,才能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数字报业.我们认为,从网络版的经营做起,是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报业借势“跨界经营”,不但是在为报业经营寻求出路,而且也是契合了当今营销界的热潮。跨界经营过程首先是经营决策过程。报业集团的领导大多数都是非经营专业出身,对经营处于一种敬畏状态,而在集团管理体系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所以对经营决策经常会处于一个反复无常、议而不决等矛盾当中。处于这种状态中,要么犹豫不决,贻误战机;要么盲目决断,带来灾难性后果,从而出现体制弊端给报业跨界经营带来的决策风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购成为网络经营的热门方式,国内大量的报业网站纷纷加入团网经营的热潮中。“1号店”——这个新兴的网上超市用短短3年时间创造了网上经营的奇迹,年销售额从417万元达到了8亿多元。它的成功给我们报业网站网购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2005年确实是中国报业经营的一个拐点的话,那么,到今年五六月份,迎来这个拐点刚好两年了。在这个时候,堪称中国报业高地的广东报业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报业广告经营从无到有,从低速运作到快速发展.广告经营对报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目前报业竞争激烈、政府已经终止或终止部分财政支持、报业多元化经营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的背景下,广告经营对报业集团的发展至庆重要,而体制改革也成为报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崔恩卿,1983年至1996年,任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京青年报业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并兼任中国青年报刊协会副会长和中国青年报刊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主任.在报业实践中,探索中国报业发展规律和理论,提出了报业大经营观,把<北京青年报>推入市场,形成报业规模.获"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奖".2000年至2004年,创办北京娱乐信报,并兼任衽长,北京信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报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家级到省市级大报都在纷纷拼抢市场,再加上因特网的普及,地市报纸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报业经营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报业的主体经济,也就是广告经营越来越困难,广告收入连年滑坡。因此,如何根据报业产业  相似文献   

20.
报业转型     
《青年记者》2012,(25):8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报业广告收入持续下滑,报业经营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国外,纽约时报的订阅收入持续增长并首次超过广告收入,给报业的经营增添了一抹亮色,让支持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更有了底气。面向未来,中国报业的出路何在?新的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