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贝 《今日科苑》2006,(7):20-21
国王查尔斯二世死于1685年,他死得很突然——只有54岁,身体还很健康。据史料记载,他死于中风。但是在《谋杀的元素——毒物史》中,约翰·埃姆斯利(John Emsley)言之凿凿地说,查尔斯二世是在做炼金试验的过程中被他自己使用的水银毒死的。查尔斯一直承受着财政危机  相似文献   

2.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公元前1341-1323年)在18岁上就神秘地死了。自1922年,他的保存完好的坟墓被挖掘以来,在考古学界,他的死因成了争论的热点。有的说他死于谋杀;有的说他是被毒蛇咬死的;有的说他死于疾病,至于什么疾病,又有麻风病、疟疾、血友病和肺结核之争;还有的干脆认为他是从轿子里跌下来摔死的。但是所有这些死因猜测都忽略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图坦卡蒙死前拥有一副非常女性化的身材,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文化》2009,(4):19-19
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童年时期遭受的虐待,可能改变基因并引起终生损伤。他们通过对童年时遭受虐待的自杀者和未遭受虐待、死于事故或自杀的人进行对比,发现前者的大脑出现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徐彬 《科学与文化》2005,(10):32-32
7月6日下午,一代宗师物理学家黄昆不幸去世了。他死于肺部感染,享年86岁。  相似文献   

5.
确切地说,每个器官都会自行死亡.例如,一个人死于急性心脏病后,医生就说:"这个病人已经死了."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很正确.  相似文献   

6.
长歌 《科学生活》2011,(9):86-87
中风又名“卒中”,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溢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中风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460万人死于中风,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人。  相似文献   

7.
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提琴制琴师,他生于1644年,死于1737年,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工作。他制造的小提琴,能够奏出微妙、甜美的音色,同时又拥有足够的力度感。三百多年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小提琴制琴师超越过斯氏。  相似文献   

8.
何裕民 《百科知识》2007,(7X):27-28
有一位细胞形态学专家痰里微微带着血色,他让学生涂张片子看看。镜下的异样细胞让学生莫明其妙,因不便妄断便请导师过目。不料,他的导师只是往显微镜里瞅了一眼,随着一阵惊恐便猝然倒地,再也没有醒来。原来他看到的是癌细胞。这位形态学家的死因不仅是由于恐惧,而且是死于信念。  相似文献   

9.
相传,宋代有一位画家刚画一只虎头,就有人请他画马,他在虎头后面画了匹马的身子,别人问他是马还是虎?画家称马虎。后来画家的两个儿子受《马虎图》的影响,去野外狩猎,遇见虎和马,把虎当马,马当虎,结果双双死于马蹄下,虎口中。从此,人们便把办事不认真、粗心大意的人称为“马虎先生”。  相似文献   

10.
李耀和 《知识窗》2007,(8):12-12
美国大萧条时代的詹姆士屡屡失业,一家人苦苦挣扎.靠着政府的救济金,才勉强没有死于饥饿。对于詹姆士来说.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打拳.以养活老婆和3个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伦敦大奥德蒙街医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采用一种新的基因疗法——分子剪刀(基因剪刀)来编辑基因,产生设计的免疫细胞,用来治疗耐药性的白血病(血癌),成功治愈了一名一岁大的白血病患儿。利用基因剪刀来治疗罕见病、难治病,尤其是遗传性疾病,是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不过,基因疗法有多种,仅仅是利用基因剪刀的方式就有多种。基因剪刀修饰细胞一岁的蕾拉·理查兹患有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白血病。尽管药物化疗能治愈一些白血病,但化疗对于复发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0,(17):11-11
英国一项研究称,一个人的谋生手段可能会影响他的死因。研究人员花费10年时间对160万人的死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油漆匠、砌砖工和屋顶工死于滥用毒品的平均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商船海员、厨师和酒吧员工因酒致死的风险比一般人高: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蔬菜汤的来历吗?来自日本的立石和博士,一生致力于研究人体细胞的秘密。其父、兄均死于癌症,他本人也患上癌症,在切除了胃和十二指肠后,癌细胞又转移到了肺部。立石和博士利用中医  相似文献   

14.
封面故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基因病灶利用SNP微阵列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对DNA版本数异常进行高分辨率分析的方法,被用来识别与儿童最常见的癌症—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关的基因病灶。对来自242位患者的白血病母细胞所做的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5.
陆道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血液病学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起主要从事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他在异基因造血移植及中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方面作出了贡献。1984年以来相继被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当选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着国内8种医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以及《骨髓移植》(BMT)和《血液病治疗》等两种国际期刊的编委。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又称为中风,在我国是比较多见的,占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第二位,大约全国每年死于中风者约100万人,新发病者高达500万人以上。既使经多方医治或抢救病情好转者也大约有半数至3/4,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虽然中风病患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而以中年以上者最为多见。因此本病在临床研究中是一  相似文献   

17.
正基因是一个持久而广泛的研究对象。从人类认识到基因的存在开始,围绕它的起源、演化、修改等疑团层出不穷。当暴力基因、亲密关系基因、胖瘦基因、生物医药、基因安全等一系列热点话题愈演愈烈,如何在众说纷纭中认清真相,建立自己的基因观念?又如何在未来学会在基因的世纪自处?首先,人们需要了解基因。《基因启示录》给想要了解基因的人群提供了便利。作者仇子龙是一位真正的基因研究者。在书中,他系统地介绍了基  相似文献   

18.
肝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该症,因而,肝癌又有“癌中王”之称。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方法。然而,由于诸多情况限制了手术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在继微波疗法、冷冻疗法、基因疗法之后找到又一新兴治疗手段—射频消融术(RFA),并已逐渐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施他宁在高原地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分为施他宁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52),观察了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的含量,并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施他宁治疗组的血清淀粉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施他宁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病死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他宁能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在高原地区施他宁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一条美国批准"首个基因疗法"的消息吸引了媒体的关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表声明称,瑞士诺华公司的新基因疗法已获得批准,用于治疗25岁以下的复发难治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如果认真调研一下就会发现,美国批准的所谓"首个基因疗法"其实并非首个,此前已批准多个基因疗法。基因疗法及其多个"首个批准"基因疗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90年代有了突破性进展。基因疗法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引入患者细胞内,以纠正致病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