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目前有《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西安商报》、《阳光报》等,但这些报刊儿乎是清一色的属于都市性报刊、都做都市社会新闻,也就是说都在做西安的都市新闻,因而竞争也很激烈。  相似文献   

2.
李爽 《新闻世界》2013,(9):26-27
报刊语言是报刊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载体,都市报新闻标题的口语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以及语言本身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我国报刊行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地分析了都市报新闻标题的口语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5,(4)
咬定都市不放松文/纪方陕西的报刊园地,又添一枝新绿──《三秦都市报》。身处都市,我对新生的《二条都市报》当然是有兴趣的。经过细读与浏览,感觉“味道蛮不错”,挺有看头、品头.首先,《三秦都市报》,是一张为城里人办的让城里人看的报.如果说党报以反映“朝政...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博对社会舆论影响力的不断增大,《新周刊》、《南方都市报》等报刊纷纷进驻微博,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微博化生存实践,效果如何目前尚难预料。本文主要从报刊微博化生存的原因、主要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更多的报刊微博化生存提供借鉴。 报刊微博化生存大幕拉开 就笔者视野所及,目前在新浪微博上进行微博传播做得比较好的报刊,有《新周刊》、《看天下》、《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具体详见表1,数据截止到2011年3月底。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在党报工作多年,那时觉得党报与党委和政府贴得较近,离老百姓有点远;现在到都市报工作后,又感觉都市报与老百姓贴得较近,离党委和政府有点远.由此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有了较深的感悟.本文结合《南京晨报》的实践做些粗浅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6.
2001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创办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晶报,掀开了都市报民生新闻崭新的一页。此后,一批以报道民生新闻为特色的都市报应运而生。晚报、都市报在民生新闻方面已经走了很远,党报如果亦步亦趋,不但难以超越反而会失去自身优势。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党报自身的特色,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东莞时报创刊于2008年3月26日.这是近几年国内唯一新创办的都市报.从发行上来说,我们大力倡导并践行整合营销做发行的理念.有许多亮点,有不少案例,值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媒体的话语模式基本分为党报话语模式(主要指党报党刊及部分行业报刊)、都市报话语模式(主要指都市报、晚报及生活娱乐类报刊)。  相似文献   

9.
《新闻记者》2007,(5):19-19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委托中国记协国内工作部组织的全国都市报(部分)质量抽样检查活动,经过近一年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目前已经结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调研员、质量检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金毅泉说,新闻出版总署开展全国都市报的质量检查工作,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实施监督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创办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晶报,掀开了都市报民生新闻崭新的一页。此后,一批以报道民生新闻为特色的都市报应运而生。晚报、都市报在民生新闻方面已经走了很远,党报如果亦步亦趋,不但难以超越反而会失去自身优势。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党报自身的特色,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农村是否有报刊市场,农民群众是否有读书看报的愿望,都市报进农村是弊还是利,如何发挥农村报刊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是当前报刊发行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做了近两年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提高农民素质入手。现阶段,建好农村报刊市场,加快农村报刊普及,对于培育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创建农民读报点、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5,(4)
适应读者需要办出报纸个性本刊讯已出刊470期的《三秦都市报》(含《三秦晚报》)怎样有能为广大都市读者喜见乐闻,办得具有鲜明的风格?7月5日,该报邀请陕西报界部分读者、编辑、审演员、报刊研究人员、报刊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讨沦。《三秦都市报》总编辑宋桂...  相似文献   

13.
方仁 《传媒观察》2007,(2):12-14
《南方都市报》走过十年,它开启了中国新一代都市报的大潮,新主流媒体的定位和“做中国最好报纸”的追求,使《南方都市报》脱颖而出,2002年3月,《南方都市报》推出“焦点”“时评”和“对话”。当时的焦点和对话都做本地题材,主要是为了广州和深圳两地的新闻本地化,深圳和广州各做各的,两地读者看到的内容不一样。2003年3月,《南方都市报》正式成立深度小组。2003年4月1日,报社取消“焦点”,正式推出“深度对话”,开始走全国化道路。“深度对话”的推出反映出《南方都市报》做新闻的特点:一则,体现了敢抢新闻、追求独家新闻的传统;二则,维护了报纸一贯的形象;三则敢于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南方都市报》跟其他报社在做新闻方面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像和洪水抢时间一样,有敢“闯”的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都市报的发展势头一直被广播、电视以及稍后崛起的互联网等三大对手所遏制。在“三大对手”的合围中,都市报已穷于应对,然而,现今冷不丁已又冒出电子报、手机报、电视衍生报等三大新对手,它们携着“阅报”更直接、更灵活、更形象之优势,步步紧逼,对都市报构成新一轮的冲击。作为多年从事都市报发行的笔者,深感其咄咄逼人的威胁势头。  相似文献   

15.
魏荣钊 《新闻窗》2005,(4):19-21
我加入《贵州都市报》记者队伍那年,报纸已经走过了5年的创业历程,而我已年过而立,7年多来,如果说我在都市报当记者取得了什么成绩的话,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三个重要因素:激情、责任、超越。  相似文献   

16.
邵忠 《传媒》2009,(1):23
创新,可以往上游走也可以往下游走。很多都市报、日报、周刊,基本上一直往大众市场里面靠,我们却一直往高端市场靠,高端时尚报刊是目前我们所做的周刊与杂志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都市报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在求大,做大影响力,做大发行量,做大市场,做主流大报,等等.大报风范,与都市报的自我求大,有其共同之处,但无论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明显不同.对都市报来说,大报风范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是要坚持党性原则,有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这与都市报注重为读者服务,追求贴近读者,其实是一致的.都市报以自己的新闻方式实现党的根本宗旨,关键是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兴起,都市报的风行以及各省级党报子报和分社的创办,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地市级党报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地市报如何接受挑战,迅速长成壮大,做强做大报业?把报纸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做到主业与副业一起发展,即在办好报纸的同时抓好报业经济,两个轮子一齐驱动。  相似文献   

19.
魏文欢 《今传媒》2013,(10):53+57
随着我国都市报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娱乐化倾向在都市报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很多报纸在报道中纷纷运用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手法。那么,为何都市报会重视新闻娱乐化,把其作为赢得受众、扩大报刊发行量和追求社会影响力的法宝呢?都市报新闻娱乐化产生的根源都有哪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都市报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与流行有其现实土壤和历史必然性,是受到媒介竞争压力、报业市场化推进、受众需求改变、对西方大众化报纸的借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邓洪涛 《新闻前哨》2006,(12):76-77
从理论上说,中国是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和城市新闻信息过剩相比,农村报刊市场远没有“饱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为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农村报刊结构看,农村报刊非常稀缺:党委机关报成了“村书记报”,一般躺在村委会,农民订不起,也看不到;都市报、晚报、晨报不愿去盲目扩大这种无效发行。农村报刊市场成为最后一个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成为传媒竞争“最后的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